浅谈“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教学模式”
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学教学改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组织者”虽已成为一种时髦的流行语,但很多时候,这个理念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落到实处。为了取得新的突破, 我校至2009年起开始提出“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并在邻水县立项进行课题研究,我们研究的核心理念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三分课堂模式(每节课“1/3时间自主学习、1/3时间启发点拨、1/3时间应用拓展”)是在“个性化的有效性教学”思想的引领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全新教学模式,努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题词:小学数学 三分课堂 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自2009年9月起开始实施“三分课堂教学模式”(即每节课“1/3时间自主学习、1/3时间启发点拨、1/3时间应用拓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实施“五步”教学流程。即“明确目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启发点拨——应用拓展”五个教学环节。“三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汲取了“自学──辅导”模式、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精华,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启发点拨、拓展应用的教学模式,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完成知识横向建构和纵向建构的教学设计。
1
2009年开始,我校全面开展研究 “三分课堂教学”模式,各个教师也积极参与实践这一模式,从初试到熟练再到运用自如,最后到无模无法,作为实验教师的我略有一些想法与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初试时的改变
经过几个月的尝试和听课交流,我和老师们在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备课时做到了重心下移
备课重在备学生:备学生学什么,思考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怎样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怎样学,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具体的学习方法。备学生的年龄特征,思考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水平属于哪一层次。 备学生的学习方法,思考学生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什么是对孩子有用的学习方式 。
(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讲得少,点得精,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与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思考。
(三)、当堂训练、巩固消化
课堂上设计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让学生能讲练结合、当堂消化。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2
经过这几个月的尝试,“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老师们已是基本掌握了。但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把控?怎样进一步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原来的教学模式来说,现在的这一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其实更高。这要求教师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前要深钻教材,把教材及教辅上的题都应该先做一做,通过教师的先做去感悟、去挖掘、去把控例题中所体现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度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多追问几个“为什么”。第二、在上课时要有一定的措施激励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保证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思考,并有所收获。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发现后能巧妙地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或开展合作探究。第三、课堂上教师要少讲,多让学生讲,学生争辩等。教师只做精当点拨:要点得明,点得透。
二、再试时的纠结与灵活
三分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跟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得少,点得精,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与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思考,学生学习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拨指导。经过这一年多的大胆实践与总结,这一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堂气氛显沉闷,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讲得少,并且开始的1/3时间里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讲授。这样一来与传统教学相比课堂气氛显得较为沉闷,少了教师激情的讲解,显得课堂并不那么吸引人,不
3
精彩、不生动。长期下去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二)、学习主动性差的孩子怎么办?
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在开始的1/3时间自主学习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环节学习的有效性,那整堂的效率将会大降低,甚至于无法完成预计的教学任务。当然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自己主动学学习知识比听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这样的坚持对于培养优生是很有好处的,甚至对于学生以后的一生都是非常好的,但那些学习主动性差的孩子怎么办呢?他们可能在这1/3时间自主学习时间里根本就没学习、思考。当然也不会有所收获了,而后面的老师的点拨时间及点拨内容都非常有限,他这节课恐怕就云里雾里没啥收获了。这类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很不理想了。不知这类孩子该怎么办?
(三)、检测过关如何有效跟进?
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那学生的自学效果到底怎么样?作为教师该如何把控呢?光有课堂上有限的当堂训练是不足的,即使进行了当堂训练而那一部分对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理解得不够透彻的学生怎么办呢?所以如何跟进过关检测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有效检测呢?
面对这种种的困惑,我们不能退缩,只能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落实和改进。第一,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第二,建立小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第三,定期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集集体智慧为一体,达到备课的深度和广度。第四,精心设计每章节的过关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对不合格者给予加餐。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相应要求。
4
这样一系列的措施实施以后,发现学生变了,变得更爱学、更会学了;发现老师也变了,变得教得更轻松,更快乐了。
三、运用自如--无模无法
现在的教学模式繁多,譬如:情景激情模式、设疑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自学互评式、微格教学式、讲解式等等,其实教无定式,重在有效,让学生会学才是硬道理。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有三种: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者的不同组合,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而我校之实施的三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原则,那么,根据不同的课型,三分课堂可以分为大大三分、大三分、小三分三种。其中,大大三分,是指教师把某一段时间的教学任务或某个用时较长的活动任务,有计划地分成自主学习、启发点拨、练习拓展三个环节来分别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大三分,即教师把某个教学任务(如解决问题)的多节课堂时间当成一个整体而改变所谓的一堂课三个三分之一的时间安排;小三分,则是指通常状况下,教师根据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把每节课的时间分成“1/3时间自主学习、1/3时间启发点拨、1/3时间应用拓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实施“五步”教学流程,即“明确目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启发点拨——应用拓展”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整合在“自主学习”时间里;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目标必须突出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点必须有明确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情景(影像、音像、图片、文字)的创设要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开展,教师必须精当地给出问题进行导学,布置好学习任务;启发点拨要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做到“三讲三不讲”;应用拓展要与“四类”作业整合推进(巩固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养成性作业、实践性作业)。
在一系列操作的细化和熟练下,老师们对“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可谓是得心应手、灵活自如了。慢慢的这样的模式也逐渐脱离了形式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将这样这样的教学理念内化成了教师的一系列的自觉行为。自觉地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学习的主
5
体地位,自觉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引导学生的学习,自觉的彩有效的措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一来老师们完全没有受到模式的局限,觉得似乎不存在什么死板的模式和方法,只有灵活有效的教学行为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