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施展示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3-03-25 来源:独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施展示课堂教学的策略

作者:李艳英 陈克旭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年第06期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来获得。引导学生高质量、全程地参与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而有效课堂展示是解决这一关键的最好手段,也是打开学生乐学的钥匙。 [关键词]课堂展示;激励;点评

“自学、展示、反馈”已成新课堂基本流程。而展示环节是有效课堂中最重要的部分,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打开学生乐学的钥匙。展示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的暴露,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课堂抵达“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保证。展示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课堂展示又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可能会出现“失控”局面,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无所事事等,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展示课堂,教师要充分准备课前问题预设,让学生有话可说。除创新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趣外,教师还应在“展什么”方面多加琢磨。 一、适时点燃与激励

人天生就有求知欲、表现欲,有获得成功、得到肯定与赏识的愿望。教师要用创设情境、启迪心智等方式,适时点燃学生学习情感,为学习活动顺利开展营造和谐、轻松、积极的情感气氛,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心态。

真正的教育绝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之道在心灵。教育者应有一颗柔软的心,正如林清玄在《心的菩提》中说的:“在人世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会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越自我。”教师的心变得柔软了,学生的心灵才有依靠、有安全感;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才愿意敞开心扉,尽情地展示最真实的自己。

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多用激励赞扬之声,多用欣赏的眼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驱力;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点滴进步,并及时、恰当地鼓励,很可能会点亮一点,照亮一片。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鼓舞。既满足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又激活学生沉淀的潜力,师生心灵相通,必能提高展示的有效性。 二、适度点拨与质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学生展示出现困惑时,教师要以专业的眼光,及时、适度地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教师及时提示思路或举出实例,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中。在学生“想说却说不出口”时,教师要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当学生的展示出现似是而非或错误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讨论、分析、对比。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时,教师要提出质疑,少提“是什么”,多问“为什么”。通过适度的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中层层深入。“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让学生在动动脑筋中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三、适当点评与提升

学生展示后,教师要作点评。及时、恰当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除不断更新评价方式外,还可建立学生评价机制,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首先要评价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规范性、流畅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倡导学生发言大声、说话大方,敢说、敢问、敢争。当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时,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让他们都积极参与。教师还要评价学生答问知识的正确性,当学生只是对问题本身进行回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零散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形成规律,对所学知识加以归类提升,或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责任编辑 一 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