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0-05-09 来源:独旅网


初中语文目标教学探究

探究目录

一.理论依据

二、实例

1、记叙文初中作文的教学目标取向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写作主体的人格养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非常深广,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价值观的核心。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表现出个人思想品格、心理品质、行为反应的特殊性,主要从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反映出来。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各种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不仅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而且能从思想方面反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健全、

高尚的人格应当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重视写作内容的生活化

长期以来,为什么而写和写什么,一直是学校写作教学争论的焦点。我们以往对学生的写作虽然也讲“真实”,但由于习惯于命题作文,要求两堂课交卷,这种作文脱离了学生的

生活,隔膜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情,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久而久之,学生作文变成想当然,本来应该反映生活而作文,结果本末倒置,变成了为了作文而编造生活,甚至伪造生活。比如一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许多学生就会不约而同地编写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到汽车站帮助老弱病残等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众口一腔,丝毫没有创新的可能。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这种笼统的提法,新课标强调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将写作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突出了作文内容生活化的价值取向,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有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素材,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我们把人的头脑比做一个“加工厂”,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原料”,文章就是从这个“加工厂”制作出来的精神产品。写作,则是制作精神产品的一种形式。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和自然,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

怀,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热爱生活,关心生活。

三、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只讲结果,不重过程。为了纠正这种偏向,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要求“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材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的形成。学生作文一般要经过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第一重转化是由材料积累到构思酝酿的转化,即学生真实地将通过观察、阅读等途径获得的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构思酝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打腹稿”;第二重转化是由构思酝酿到表达修改的转化。即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修改润色。从这两次转化过程来看,一篇文章的完成,一般要经历材料积累、构思酝酿、表达修改三个阶段,不论哪个阶段,一刻也离不开思维,作文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晶,而

不是感觉材料的任意涂抹和原始材料的直接堆砌。因此,作文教学过程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所决定的。写景类记叙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研究结果

西安高新第三中学 罗琼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对学生阅读能力水平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落实阅读教学的要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体现出层层递进的提升,并且能够有效落实,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写景类记叙文在近年中考中也有涉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文字的感悟能力,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这样的要求显得大而空,在阅读题目训练和考试中几乎无法落实。所以针对写景类记叙文的考查要点,设计合理而有效的教学目标,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且容易落实,落实之后在阅读题目练习和考试中能够有所体现,提高学生阅读题目的正确率,才能够使阅读教学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在2014届5班的语文教学中,针对初中阶段出现的写景类记叙文,在分析了写景类记叙文考查要点和分析、赏析的切入点之后,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从三维目标的要求出发,尝试有针对性地设计具体且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以目标为导向,对学生实验前后的阅读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实践证明,在具体细化了教学目标之后,落实起来较以前更加容易,学生也比较容易把握,不再盲目,凭着感觉去答题。针对写景类记叙文的各个考点及赏析要点,由易而难,分阶段,层层递进地设计目标进行落实。针对每一个具体要点,每一个具体目标,对学生进行思维切入点、思维方向训练,及答题思路组织整理训练,从而使原本觉得无法把握,不太好捉摸的阅读要求更加有方向性,更加有方法性。实践中,学生的阅读训练正确率不断提高。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类记叙文的阅读,首先在于情感的把握,或者说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且大部分写景类的记叙文不单纯是写景,更有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等。所以在写景类记叙文的目标设置上,首先要训练关于作者思想情感或文章主旨的归纳和概括。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可启发引导学生借助查阅资料,获得关于文章写作背景的知识,从而促进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在阅读题目的练习中,尝试抓住关键语句,尤其是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文中议论和抒情的结尾部分,都是解题的钥匙和关键。在借物喻人或者托物言志的文章中,作者由此景此物所联想到的人和事,便是作者真正要言说的人物和精神品质。

在教学中,首先做到目标明确,其次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要有具体的思维方法引导,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从哪里去找。在文章和目标之间架好桥梁是最为关键的,否则就算目标设计的再好,教学效果依然不能提升。作者的情感通常会以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哪些部分通常是中心主旨点透的地方。对于作者由写景的写实到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如何去区分,进而对想象和联想部分进行分析概括,对于写实与写虚之间的联系进行挖掘,从而明确作者的真正所指和思想情感。

写景类记叙文的亮点在于写景的优美与精彩,这是情感得以抒发和寄托的基础。所以对文章写景方法和特色的分析也应该是此类文章教学需要设计的目标之一。在此大目标之下,写景方法涉及的方面也很多,比如写景的顺序,空间上,时间上等等;写景时各种感官的协调与共用;写景时的衬托与对比;写景时的虚实结合;写景的条理安排等等。在具体的文章中,突出的是哪一方面就将哪一方面设计为教学目标。每一篇文章落实一个或者两个方面,之后对曾经出现的所有写景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将最常见到最不常见按照顺序排列。每一种写景方法都有哪些特征,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如何去分析。分析这种写景方法的作用,从哪些角度切入,大体每一种写景的方法对于表现景物特征所起的作用都是基本一致,对此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在面对具体的题目,学生便能从最常见的,特征和

表现特别明显的地方看出具体的写景的特色,然后再根据已有的对于写景方法作用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文章稍加阐述即可。

写景类记叙文的中心主旨或者作者的思想情感得以表现,跟所写景物的特征、特点有较大关联。景物的主要特征或者景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正是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引子。所以对于写景类记叙文中景物特征的把握也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着情感目标的挖掘。对于归纳和概括景物特征这个教学目标的落实,首先要明确文中直接描写或者叙述所写对象的段落文字,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甚至就直接用原文中的话语或者词语来概括。另外景物特征的把握要结合全文,在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之下,在整个文章语言环境之下,作者展现了对象哪些方面的特征,突出了哪些方面的特征。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目标的实现和落实直接指向的是写作训练。所以对写景类记叙文写作特色的分析,具体到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分析等,也是教学目标需要设计的方面。在初中阶段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上。因此在不同的写景类记叙文中分别落实各个修辞手法的分析,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在一篇文章中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去落实,做到节节课堂都有效落实即可。修辞手法的判断对于学生没有任何难度,主要在于修辞手法效果的分析。所以在文章题目要求和目标之间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于比喻修辞手法的分析,给学生一个分析的模式,首先分清本体和喻体,其次说清楚比喻是为了写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者什么状态,再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因为写景都是为抒情服务的,最后再说在文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上的表达效果。这四个分析的层次和角度明确以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练习。其他的修辞的手法也是如此。

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贪多,不求大,而是注重可操作性,甚至能够给出明确的思维步骤和思维方法,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思考的角度和层次,思考的方向,基本上就能

指向正确答案。每一个目标尽可能细化,细分,一次或者一篇文章只落实一点或者两点,而且将以上四个大方面的目标每个再细化到具体的课文中,按照由易到难的层递关系,一点一点落实。后一个目标的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前一目标的基础之上,并且对前一个目标进行巩固。

目标的设计只是这个课题研究中探讨的第一层次问题,更深入一些之后,为了目标的落实,就需要进一步探讨目标落实或者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引导和架桥问题。将指向每一个具体目标的思维过程展开,细化为有条理的,可操作,可复制,可模仿的具体思维步骤,将每个思维过程的方向固定化,给出一些普遍的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再强调个人的感悟及个性化的解读,及个人文采的发挥,从而有效提高了阅读题目的正确率,克服了阅读练习中的盲目性,克服了阅读理解考试中完全凭感觉答题,完全没有章法可循的现状。也改变了阅读能力薄弱学生面对阅读理解题目,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的困惑。

综上所述,写景类记叙文的目标设计应从以上四个方面切入,给每一个方面再细化目标,针对具体的文章进行设计。目标设计的是否有效,要给出目标落实或者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引导和架桥问题,从而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练习答题的有效性和正确率。这样的目标设计才是有效的。

2、议论文初中议论文教学现状初探

安宁市实验学校 刘四平

一.《新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

1. 初中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

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2.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二.初中阶段议论性文本的基本教学目标

1.对论点类型的认识、分析。 2.对论证方法的辨析、理解。

3.对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 4.对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

5.对文或段的结构进行理解或划分,快速辨识文或段的中心句、关键句;

6.对文或段一些表达手法的理解,如语言特色,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等。

7对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 8.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想。

三.教学重点(以八年级下册议论文单元为例)

1.单元主题词:道德修养。

2.教学内容。《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陋室铭》。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3.单元目标:了解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在讨论中,能够听出讨论的焦点,能够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初中议论文教学现状

(一)《纪念白求恩》——时间久远,因其高大上,师生只能虔诚膜拜。

1.突破口:(1)寻找或概括语段中心句。(2)辨析对比论证方法和理解其作用。(3)文章夹叙夹议,记叙文的“叙”与“议”的区别(议论文的叙事简洁,多用概括性语言。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引导学生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2.教学困惑:(慢进快出)忽略语文味:如文中的成语生动简洁,感情色彩鲜明,句子富有音韵美;排比增加气势,增添雄辩力度;双重否定句。

(二)《敬业与乐业》——内容复杂,语言文白夹杂,说理性过强,云遮雾绕,激情再次暗淡,谈何敬业乐业,谈何敬学乐学。

突破口:作者是如何论述“敬业”?理清文章局部的写作思路。什么是“敬”——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敬业。尝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并写微型议论文。如:传统节日的衰落。压岁钱由谁保管。做家务要否收劳务费。上课瞌睡病的蔓延。

(三)《多一些宽容》——文章内容接地气,教学稍微平和。

1.突破口:(1)分析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的区别。A.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讨论的范围,如《爱莲说》、《陋室铭》、《马说》、《谈骨气》、《小议“忍”》、《论谦虚》、《勤奋与成功》、《敬业与乐业》;B.《由“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想到的/说开去》交代写作的原因、由来……(2)理清议论文的写作思路。为什么要宽容——怎样做到宽容——补充论证宽容讲原则。(3)小宽容,大胸怀,铸和谐。

2.教学补充:文章以讲道理为主,基本没有摆事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说服力。围绕“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列举典型事例证明观点。

(四)《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真正能被师生悦纳的一篇“纯正”的议论文,师生淡定,教学融洽。

1.突破口:(1)中心论点的得出:引用名人名言——解释分析名言——生发中心论点。(2)理清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提出中心论点——列举实例证明——再次重申中心论点。(3)如何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材料?(4)辨析并理解举例论证、引用论证。(5)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教学困惑:事例如何概括?叙和议之间如何缝合,而不是材料的堆砌?

(五)《陋室铭》——初中第一篇议论性的文言文,句式工整,富有音韵美。骈散结合,具有错综美。君子之风,山高水长,洗礼思想,普度师生。

1.突破口:(1)运用比兴手法,得出中心论点。(2)从多个角度(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由浅入深证明中心论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学习作者逆境中的超然豁达。

2.教学困惑:在议论文写作中,“怎么办”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论证。文言文教学如何避免先疏通文意,再走出解读文章内容的怪圈,达到两者的水乳结合?

(六)写作能够模仿《说勤奋》这篇范文写作即可。

五.原因分析

1.教材文章缺少人气,挫败师生热情。

2.听从中考指挥,带着铁链在跳舞。不敢越考点雷池。

3.对《新课标》中的议论文的基本教学目标不明确。过于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4.师生的功利性产生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师生“不阅读”“伪阅读”盛行。

5.教师职业倦怠导致责任的缺失。

3、说明文、说明文教学概说

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责。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的科目,而“语言”有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日常语言等分类,因此,语文学习的疆域中,必须有科学语言的一席之地。

(一)什么是说明文?

目前,一些论者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是否存在,产生了质疑。

董水龙等人认为,“说明文”的文体概念,混淆了实用类文体(说明书等)和科学作品的界限,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文体辨认,从而对实用类文体和科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把科学作品限定在“说明文”即主要是科普作品的范畴内,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言语,造就学生养成逻

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和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陈红军、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 2006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在阅读板块独列说明文,而是谓为“科技作品”。阅读板块第 9 条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但是在写作板块的第 5 条,又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这里,我们不去思辨“说明文”是否存在,单就文章内容来看,我们暂且把客观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视为“说明文”。

广义地看,只要是把事物、事理说明白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请大家参考阅读北大学者孔庆东的文章《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大都有主观成分,所以社科题材的文章多视为议论文;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有相对的客观性,所以说明文多为科技类文章。鉴于“说明文”的内涵模糊,也有人用“科学文本”的概念取代之。

那么,“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

南开大学的徐江教授指出:说明就是介绍。说明文的作者是一位“二传手”,他的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旧体系写作原理对“说明”的解释,没有抓住“介绍”知识这一本质,所以关于说明的说明,总是说不明白。

人们很少以“说明”来发表、公布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对事物的思索,而是以“论”来阐明自己的“科学见解”。复杂的社会问题且不论,即便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反映,人们撰写实验报告,这本来看似具有强烈的“说明性”,因为它像是“介绍”实验的基本情况,不是靠逻辑推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证明”,是对相关科学研究结果的特殊形式的阐述证明。它的宗旨是让人们相信这有关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所以,

人们习惯上也把科学实验报告,视之为科学研究论文,而不视之为说明文。比如,《关于 xx 地区地方病成因调查报告》,这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属于科学论文范畴的。撰写这种报告的写作行为就属于“论说”,因为这种报告是在论证那种地方病的成果的确凿性,让人们相信,认识。凡是作者的某种“发见”,都面临着“证明” , “说明”所传授的知识虽然也是“科学”的,但不是首次发表的,不是作者直接研究所得的。它不需要证实,而是已被证实的。这是“说明”在内容上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介绍性”、“讲解性”、“解释性”的根本。

这样我们可以给“说明”下定义了 :所谓“说明”,就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非作者科学研究所得且已被确认了的或其他不需再确认的有关对象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价值等属性的写作行为。载有这些信息的文章是说明文。( 徐江:《说明“说明”》,《学术争鸣》,

4文言文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和优秀的文化,也是华夏民族优秀思想的载体。同时,学习文言文也能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通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要以帮助学生积累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提高阅读和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论文网 /9/view-3095475.htm

一、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能力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全都是浅易文言文里的精华,是从中国悠久而厚重的历史积淀中筛选出来的精髓,学生只有从文言文的内容和形式去感知,才能更好地提高文言文水平。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不二法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传统的私塾教育

是特别重视诵读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对诵读也极其重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原则,有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了,即“宁可少教,必须熟读,必须字字依着国音熟读”,“文言文比白话文更需要口耳训练,声入心通”。汉语言是单音节的语言,而且古诗文都讲究押韵,这样的特殊规律决定了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重要的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也符合人们对语言的感知规律。诵读需要眼、耳、手、口四种器官同时运作,故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用于眼睛的文字,经过大脑和口变成声音,再作用于耳,只有这样自己建立起来的古代语言环境,反过来全方位的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加速语言和感官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诵读,可以保证学生与文言文反复接触,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主旨,体味文言文的语言,融入文章的意境。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吟诵是综合的感受、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将内容和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进入一种最可贵的境界。”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调动起丰富的想象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老师在教学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情怀,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文言文的印象,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他们的心灵。

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文言文一般都比较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诵起来也比较快。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言文积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必须重视文言文的积累。增加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扩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面,不仅让学生熟读背诵《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文言文篇目,还应该找一些课外材料来让他们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组织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被动接受式的。由于文言课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被动接受的现象就更普遍了。不管是文言文教学活动还是其他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质疑和提问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他们如何查阅资料,让他们掌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学习文言文,教师只需对重点语句进行提示或辅导。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就事半功倍了。当然,学生如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并且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是一个接受、处理文言信息的过程,学生从产生疑惑到向教师质疑,再到教师解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佳径。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有的学生对“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这一注释有疑问,学生的观点是,如果桃花源的人已经与世隔绝六百年,桃花源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人的衣着服饰怎么可能和外面的相同呢?对文中的“悉如外人”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从秦到东晋已经600年,桃源中的人衣着不会跟外边人一样。可能原文有误,“悉如外人”当为“悉异外人”或“有异外人”;第二,“悉如外人”乃是“如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第三,“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时人;第四,“外人”即桃源以外的人。学生了解了“外人”的四种说法后再来讨论书本上采用第四种说法的理由,认为作者是想告诉读者桃花源并不是仙境,而是一个真实的安乐社会,它与外面的乱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培养学生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我们祖先的礼仪人伦、道德情操、思想哲学都包含在了里面。文言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文

言文也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代汉语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文言文简约精美,对于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授任何一篇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文言文时,都要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内蕴,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鉴赏技巧,培养学生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或骈散结合、气势磅礴,或音律和谐、娟秀优美,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认真阅读,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流露出来的丰富感情。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都包含于文学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理解文章,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5、散文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重新审视教材。

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7、一、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8、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年,我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已经经过三轮的初中教学,送走三届学生之后,我再次拿起教材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茫然无措,当然也少了跃跃欲试的好奇与冲动。“熟套”、“麻木”,这是最为可怕的感觉。所以,重新学习新课标,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显得特别有必要。而对于散文教学,我认识到平时备课时,首先思考的是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9、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就有11篇经典的散文。面对初一新生,如何将他们引入到这些文质兼美的散文之中,去体味散文语言的精美,结构的巧妙,思想的深邃与博大,关键在于深挖教材,认真深入领会每篇文章的精髓,找准文章的突出特点,如何据学生具体的学情,设计出最为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合理、具体、明晰,才能使教学的整个过程重点突出,才能教学真正有效。

10、1、以前,设计教学目标时,是带有很强的盲目性,更多的是人云亦云,多参考一些别人的教案。因为总觉得教学中很重要的是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我翻看着前面三轮的教案。对于散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的确是这样的。比喻《行道树》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三轮的教案分别是这样的:

11、(一)

12、知识目标

13、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绿酒、繁弦急管”等词语。

14、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15、能力目标

16、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品味形象而充满哲理的语言。

17、培养合作的学习习惯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9、体会学习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0、(二)

21、 知识与能力

22、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3、 2.学习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4、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25、过程与方法

26、观察法、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27、情感、态度、价值观

28、培养学生稳重处事行事、甘于奉献的精神。浅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29、——以《想北平》教学为例

30、潘文富

3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所有教师备课时必须思考、确定并在教学中

落实的三个重点。教学内容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三者中最为重要。而教学方法,是学习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其运用是否得当,也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依据什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怎样的内容和方法才是适宜的呢?笔者结合叙事抒情类散文的教学,谈谈这两个问题。

32、一、叙事抒情类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3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言俗而文不甚深”的文章,它们并没有浓妆艳抹的娇容、发人深省的哲思、力透纸背的见地,对这样一类文学作品,师生常常缺少热情,如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孙犁的《亡人逸事》、老舍的《想北平》等,这类叙事抒情类散文常常给人这样的感觉。这样的作品,它们的教学内容该如何确定,教学方法该如何选择呢?以下是笔者拙见。

34、1.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

35、王荣生教授认为,依凭文体确定教学内容,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根据之一。我认同这种观点。

36、叙事抒情类散文的主要内容一般是叙述或描写人、事或景,在叙述或描写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想北平》就是通过叙写北平的景与事,抒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深切的忧虑之情。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着眼点应该是:第一,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及其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二,体会语言风格和魅力。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一提起北平(或北京),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通常的答案是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香山、八达岭长城等名胜古迹。老舍作为老北京人,为什么在《想北平》中不写这些,而写一些寻常而细小的事物,如胡同里的房子、院子、树木、花草、蝴蝶、蜻蜓、新鲜的蔬菜、

水果等?为什么还写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这四座欧洲历史都城?为什么说“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些问题是本文的重点、难点,提出这些问题也符合文体的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这些问题如果明确了,学生就基本上能够理解北平的特点,理解作者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的深沉的思想情感了。

37、2.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38、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无可置疑的。学情包括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经验、对作品及作者的熟悉程度、质疑问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因素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选择学生有阅读困难、有疑点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那些学生没有经历过、没有阅读过的不熟悉的材料,也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确定为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或容易出现偏差的文本内容以及与文本、作者有关系且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文本以外的知识都可以列入教学内容。例如大部分高中生都是在自己故乡的学校学习,有的人甚至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因此很多学生无法体验到那种离开故乡后的深深思乡之情;而老舍的《想北平》写于1936年,正值动乱之秋,这种思念北平的心情中更带有一种担忧之情,这种担忧之情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无法体会到的。教学时可以通过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真正理解老舍的这种情感,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去体会这份深挚的思念之情与忧虑之情。

39、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40、“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两句话在《想北平》中多次出现,为什么多次表达“说不出”的意思呢?怎么理解它的意思呢?

41、这些问题是文本可能产生的难点、疑点,也是学生的兴趣点,应该作为教学中重

点讨论的问题。

42、二、叙事抒情类散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43、一篇散文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往往是文中的思想之光和感情浪花。所以,教师应注重散文的教学方法,让散文教学体现美的特质。

44、1.从语言入手,披文入情,品味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

45、这是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也是课堂教学中“语文性”的体现。

46、首先,要抓关键语句,披文入情。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的语句以及段落中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还要找准“文眼”,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是“文眼”。

47、其次,抓感情的凝聚点。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老舍在《想北平》中写到:“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两句话也是全文的文眼,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这不是一篇介绍北平的游记,而是思乡的散文。

48、2.深情朗读,唤醒人生体验,让读者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

49、想要在散文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读出蕴涵的丰厚意蕴,首先就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初步感知散文语言之美的最好方法,它能使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深入体味文章丰富的内涵。深入浅出的文章,言简意丰的语言,要知其“深”,知其“丰”,就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细心玩味。只有不脱离文本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因此,作为以本色语言感染读者的散文,更要重视语言的品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50、3.知人论世,探幽访微,探究作品背后的故事或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51、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散文中的情,往往打上了作者独特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并且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会的、时代的烙印。因此,我们在品味作者的情感时,不仅要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多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生活经历等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52、下面的教学片段就是典型的例子:

53、师:我们看到最后一段:“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从这句话中大家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54、生:思念家乡。

55、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感情呢?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何梅协定》,北平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作者这句话除了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外,还体现了什么感情?

56、生:担忧。

57、讨论到此学生才真正懂得老舍为什么“要落泪了”,才知道“真想念北平呀”六个字的分量。

58、散文是个性化体验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是人类心灵的袒露,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心去鉴赏。能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作者的感情有所沟通,才能读懂散文,读深散文。

59、(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

60、诗歌《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是以“古诗文”这一概念来统括的,由此可见,诗歌和散文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录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了古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体裁。再从内容来看,其中的“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和以叙事抒情为主的文学性散文。顾之川博士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绝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古代的书信等应用文,其实也可以看作文学作品”(《语文教材既要守正又要出新》《现代语文》2004.7)。

61、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而言,《语文》(七年级上)课本中选录了古诗1课,选录古诗5首;散文5课,17篇(段);另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由此推知,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约占六分之一。再看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历史散文4篇(段),诸子散文4篇(段)。第二册文言文两个单元,选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12篇(段);第三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散文8篇(段),古诗两个单元,25首。第四册文言文一个单元,古典小说一个单元,选录散文2篇,文言小说2篇,白话小说2篇;

此外,还选录了古代戏剧2部(节选)。第五册选录古诗一个单元,选录诗歌8首,诸子散文一个单元(《孟子》专题),文言文5篇(段)。第六册古典小说《红楼梦》专题一个单元,选录文言小说4回(段);文言文一个单元(《史记》专题),文言文4篇(段)。高中阶段,古诗3个单元,古代散文8.5单元,古典小说2个单元,古典戏剧0.5单元,合计14个单元,64课,高中语文34单元,136课。可见,高中阶段古诗文占五分之二左右。

62、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方面,要特别注意研究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二是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63、一、古诗文教学目标:语言、文学与文化的整合

64、(一)从整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目标以从语言、文学、文化这三个维度来分解

65、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就必须弄清楚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语文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高考语文大纲》)等重要文献,并根据这些文件来进行分析和梳理。通过梳理和归纳,我们发现,从整体上说,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语言(准确地讲就是“文言”或“古代汉语”)、文学和文化三者的有机的统一。

66、具体说来,古诗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67、1.背诵与积累。

68、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积累”,这不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也非常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背诵”是为了“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同时,背诵也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性地运用。

6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7~9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70、《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明确要求。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在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从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以及白话诗文等方面分类列举了一些篇目供学生背诵。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练习中也要求学生背诵《兵车行》《蜀道难》《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古代诗词以及《过秦论》《师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段)。

71、《高考语文大纲》也明确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72、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

73、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联系也有区别。现代文是现代汉语的典范,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典范。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

感受文学的意蕴,就必须结合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第四阶段的“阶段目标”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明确地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识记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74、《高中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要“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必修课程”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举一反三”;在“实施建议”“阅读与鉴赏”中提出,“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在“评价建议”“阅读与鉴赏的评价”中提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

75、《高考语文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方面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方面的要求是:“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6、这说明,古诗文教学必须要求学生要学习古代汉语的初步基本知识,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不太艰深)的文言文,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这些“古汉语常识”,高中《语文》课本中也附有相关的“知识短文”。

77、3.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78、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都是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其中大多是感情真挚、文笔优美“散文”。我们让学生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80、相对而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鉴赏评价”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一些,强调“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81、《高考语文大纲》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方面要求“识记中国重要的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的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82、4.培养学生理解和评价中国古代文化著作的能力。

83、“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周一良先生曾经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宗教等;二是广义文化,指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三是深义文化(又名“深层文化”),指的是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东西,也是难以“言传”的东西。深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的充分体现。

84、注重发掘和探究古诗文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这一要求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感受·鉴赏”部分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在“必修课程”中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在“阅读与鉴赏的评价”中提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还要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此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在高中阶段开设“文化论著研读”的“选修课程”,其中自然包含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论著。

85、《论语》《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选入中学《语文》,除了可以让学生以这些“典范”的“文言文”来学习“文言”之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化著作,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为重点高中所编写的教材中《文化读本》和《文化作品选读》更是非常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理念。

86、(二)不同阶段古诗文教学目标的重点各不相同

87、从整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整合,就一首诗歌、一篇课文或一个“专题”的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也必然包括这三个方面。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就一首诗歌、一篇课文或一个“专题”的学习而言,其具体目标又会因为诗文的自身特点、教材结构和学生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肯定是各有侧重的,同时在整体上又大体上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

88、1.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重点在于朗读和背诵,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读”了一辈子也不能领悟古诗的意境和玄妙。举两个例子略做说明。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至少要让学生明白“但”的意思是“只,仅仅”,“响”的意思是“回声”,“景”的意思是“影子”。特别应当注意“响”的意思,很可能解释为“响声”,实质上,在古汉语中,“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回声”的意思。不然,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即使能够背诵,也无法真正接受艺术的熏陶。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传世名篇。茅盾曾经将其化用为长篇小说的题目《霜叶红似二月花》。但是,有人却是将“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的意思理解错了,认为是杜牧把车子停下来,“坐”在小径旁的嶙峋怪石上,欣赏者深秋枫林的景色。甚至有人为本诗所作的插图就是以白云为远景,以枫林为主体,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斜斜地穿过画面,而诗人杜牧则是“坐”在小路旁的石头上。显然,这是对学生的误导,甚至可能会贻误学生的终身。因为这个“坐”是“因为”的意思。杜牧是因为枫林的美才停下车来,忘情山水。

89、2.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古诗和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阅读古诗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意,为创造性的阅读积累经验。比如,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意象和表现手法,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结构;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差别。这样可以使学生积累一些阅读的经验,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为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探究读打下基础。

90、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言”的基本特点,理解汉字的特点,积累一定数量的古代汉语实词,了解最基本的文言虚词的主要用法。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根据“文本”结构去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

的情感态度。

91、3.高中阶段应当以文学和文化为重点,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个性化地阅读。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研讨、评价文化著作的能力。《文言读本》前言中指出:“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来看,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和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92、仍然以《山行》为例,如果将这首诗放在高中阶段来学习,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寒山”“石径”“白云”所构成的宁静、幽深的自然境界,联系杜牧的身世来感受他对这种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因为时世的艰辛和仕途的曲折使他在“理想”失落的痛苦中转向了对自然深处的闲静和无为的爱慕与向往。这让人自然就会联想到李白《望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还会让人联想到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句子:“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甚至,我们还可以由此而联想到一种人生的态度:当你在失意或失败的时候,甚至是遭受种种打击的时候,你不妨改变一种态度,在“自然”中去寻求一种清净和满足。这不是回避,不是畏缩,而是智者的选择。

93、再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从描写的层次上看,这首诗描绘的是生活的一个“细节”,写出了“牧童”的天真、率性、闲雅。这是对生活的真实而美好的描绘,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乡村的喜爱,对牧童喜爱,也引起了作者和读者对“童年”的回忆,对无忧无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喜爱。这是就着诗歌本身的内容而开展的适度的“联想”,这也是欣赏诗歌必需的“品味”。但是,这还

不够,我们还可以再“延伸”。我们可以由“鸣蝉”联想到生命。“鸣蝉”声音是动听的,是自然的,是纯美的,这是自然的力量,是生命的美丽吸引了“儿童”,吸引了诗人。

94、高中阶段学习古代文化专著,目的在于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合理地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批判精神。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散文和《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散文的时候,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其文学价值,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

95、李白和杜甫的代表作集中在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比较李杜诗歌作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比较李白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豪放旷达的人格精神和杜甫忧时伤世的爱国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精神,并且使学生从而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志趣。

96、《史记》作为一个专题安排在高中《语文》第六册,还配有韩兆琦的文章《司马迁和〈史记〉》。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语文读本》中所选录的《史记》中的文中组合成一个“专题”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重要的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从“古代汉语”的角度,结合课本中的练习,从常用实词、常用虚词、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文章涉及的重要的语言知识进行整理。二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的文学常识(如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史记》的体裁和分类等),指导学生分析《史记》在刻画人物、叙述情节方面的主要成就。三是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这几篇作品中所包含的正道直行、忍辱负重的人格精神,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诚实守信、礼贤下士的君子风范。这些目标的落实与背诵《史记》中的名句和重要段落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撰写读书札记、文学短评等形式的短文来促使学生深入地研究课文。

97、再以《庄子·逍遥游》“庖丁解牛”为例,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感受和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对蕴涵其中的“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进行研讨,引导学生对隐藏在文章所表现的“养生之道”背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进行评价。

98、二、古诗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99、目标决定方法。中学文言文教学目标决定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必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文言文教学要体现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现代文教学,也不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或古代汉语教学。要按照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必修)《文言读本·前言》2003年6月第1版)

100、(一)朗读与背诵、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101、1.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通过诵读来感受和理解古诗文的内容。

102、从总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的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尤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要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韵味。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读”为中心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和实施教

学。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各种阅读方法的特点。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因其阅读目的不同,阅读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参见拙作《文言文:阅读方法、练习设计与教学程序》,《语文教学之友》月刊2000.12)二是要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创立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模式。比如,“五步阅读教学法”(即“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就是一种很实用很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参见拙作《五步阅读法与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学之友》月刊,1997.12)

103、吟诵也是古诗文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传统方法。前人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更重要的还是结合教学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 特点和需要来引导学生吟诵。这让我想起高2004级在高中《语文》第三册“古典诗词”单元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那次语文活动。都是三五个同学一个小组,有的是以歌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的是用联句的方式将古典诗词中的名句组合起来朗诵,有的则是用现代流行歌曲的曲调来演唱古代诗词,有的甚至从古典诗词中的名句选录出来组合为一体并在其中隐含了对老师的祝愿(“安全好”,因为鄙人姓李名安全),有的则扮演成屈原、李白、杜甫、李煜、苏轼、辛弃疾等“角色”来吟咏“自己”的作品。总之,形式是多样的,感情是充沛的,理解是基本准确的,“展示”是十分投入的。这是让我难忘的一次“语文活动”。

104、2.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是语文学科综合性特征的要求。

105、李密的《陈情表》虽然是一篇“表”,但其中的“情”却是感到古今,动人肺腑。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还要让学生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不但有助于促使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课文,还有助于促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忠”、“孝”和“义”等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行理性的思辨和研究,而且,在课本“练习”中也涉及有相应的写训练。

106、再如,在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孟子》专题”,在指导学生学习《孟子》专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自己作文一篇,立意不限,题目不限,文体不限。结果,学生不但都完成了作业,还表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有的从其中选择一个片断进行改写,写出了曲折动人的情节,血肉丰满的人物;有的就其中的名句所包含的哲理发表议论,“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作品”,表达自己对“仁”的理解和批判;有的将孟子与孔子比较,分析二者在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方面的异同;有的用“戏说”的笔法,采用荒诞的艺术技巧来表现孔子和孟子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尴尬和喜剧;有的用孟子、韩非子和屈原(因为他们大体是同一时代)的“对话”来表现不同的思想和个性的“冲突”和“对立”;有的则用“梦”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以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向孟子请教所遭遇的困惑。形式不一而足,内容“千奇百怪”,“答案”丰富多彩,这些都表现了学生想像力的丰富,创造力的旺盛。

107、另外,结合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在广泛地查阅资料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编写“中国古典诗人小传”“中国古典散文家小传”“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等方面的短文,甚至编写这一方面的词典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108、(二)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语言”

109、1.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1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阅读与鉴赏”提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作为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钻研精神。与此同时,对于语言上的重点和难点(有些是语文课本的注解也不太详细甚至不太科学的),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力求获得准确理解。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准确”,要注意古今异义的文言实词,要注意古今汉语的细微差别。“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

都是一大功绩”,胡适的话固然是为了证明学术无高低之分别,但从另一个角度则说明要“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也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要真正准确地理解一个“古字”的意思确实也是十分艰难的。现已发现的5000多个甲骨文字不是仅仅只大体“解释”了2000来个吗?

111、比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一句中的“能”并非一般注解和翻译中所说的“能够、可以”,而是与“能言善辩”“能工巧匠”“能歌善舞”的“能”意思相同,当是“擅长”的意思。

112、又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哄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按照传统的注解,这里的“鼓”是一种乐器。《语文》课本练习的答案也是采用的这种理解。但是,细心体会,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鼓”应当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振动”。为什么呢?第一,文章中所写的种种声音“款坎镗嗒”“噌哄”都是钟声,没有鼓声。第二,文章意在考察为什么石钟山叫石钟山,而且是从声音的角度在考证,其结论是因其“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有如钟声。第三,在古汉语中,“鼓”作“振动”也不乏实例,如“微风鼓浪”(《石钟山记》)。

113、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接触”课文。

114、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除了诵读之外,非常重视“串讲”。客观地说,串讲有时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尚书》《左传》《诗经》等艰深、古奥的文言文和诗歌,教师不给学生适度的“串讲”,一味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能使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收到相应的成效,还可能“消磨”学生的士气,甚至使学生因此而畏葸“文言”,甚至丧失了对于语文的热情。

115、但是,我们也要明白,除了诵读与串讲之外,我们还要创造种种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接触”课文。比如,在指导学生欣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反复欣赏王菲演唱的这首词的MYV;在指导学生阅读陆游的诗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剧或电影;在引导学生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英雄》(也可以是片断)。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创作歌曲、MTV、改编课本剧并表演。

116、(三)引导学生运用文学的眼光去欣赏

117、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大多是情文并茂的“散文”。我们不但要借助这些“散文”来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来欣赏这些“散文”,从而培养学生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散文的能力。

118、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人生经历”去想像、感受和体味。

119、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古代散文的名篇,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领会其中的琐碎细节中所包含的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迨至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不是写大家庭的热闹,而是形象描绘“诸父异爨”之后的杂乱。不该有门的地方有了很多的“小门”,不该有墙的地方到处都是墙,客人要穿过一个个厨房到另外的地方吃饭,家禽住在迎接客人的厅里堂,还有东家西家都喂了狗来相互“防范”。平整空阔的庭院被篱笆和围墙隔得乱七八糟。这种种“反常”的情景中包含着的是大家庭败落之后的杂乱和凄凉,其中也暗含了作者的无限哀伤和凄楚。

120、李密《陈情表》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性岁四年,

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自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幼年丧父失母,疾病缠身,九岁了还不能走路,可谓孤苦零丁。祖母刘年老力衰,疾病缠身,无依无靠,晚景凄凉。读着,想像那相依为命的难堪情景,谁不黯然泪下?谁不为之悱恻?

121、2.知人论世,联系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来解读。

12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23、以柳宗元《愚溪诗序》为例。从文本分析,作者以愚溪“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将“愚溪”与“予”联系在一起,实质上是以愚溪自喻。换言之,愚溪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其流甚下”实质上暗喻自己了出身的卑微,也暗示了作者的被贬;“峻急多坻石”暗喻自己性格鲠直不阿,棱角分明;“幽邃浅狭,蛟龙不屑”则是暗喻自己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实是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以入”,“不能兴云雨”,是具体地表现愚溪之“无以利世”,是暗喻作者之无所作为,换个角度思想,则是暗喻的怀才不遇,志不获骋。从另一方面看,愚溪“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似乎就象征了柳宗元美好的品德和才能——他慧眼独具,了悟事理,明辨是非;他人格高洁,晶莹透彻,白璧无瑕;他才能卓著,深谙“经济”,擅长诗文;他接人待物,平和冲淡,善良厚道。“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一句则是非常直接地表白了自己的高洁德行和坚贞人格。

124、然而,作者“以愚触罪,谪潇水上”。“以愚触罪”,这是什么罪过啊,难道“愚”也是罪过吗?联系下文,“今予遭有道而违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这里的“愚”当是不识时务,“不合时宜”,有违当道。联系柳宗元的生平,其有违当道者,就是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受到牵累,与唐顺宗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由此可见,作者为文的用意是借自己的不幸命运来讽喻时政。

125、文章写到:“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而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将自己与历史上的宁武子和颜子相提并论,意在证明自己是“真愚”,因为当今是“邦有道”。实质上,作者是正话反说,隐含着多么深重的激愤和沉痛,是对当今现实的无情讥讽和嘲弄。

126、3.瞻前顾后,把作品放在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127、不管是解读一篇作品,还是认识一个作家,我们都要联系文学发展的历史,瞻前顾后,在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这就是说,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与文学发展史上的相关的作品和相似的表现手法“接通”,联系起来理解。

128、比如,苏轼的《赤壁赋》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苏轼面对人生的不幸,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香草美人是象征,这已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屈原。屈原楚辞中的香草大多是象征自己不凡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而“美人”则常常是象征理想中的君主或帝王。对这一文学传统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理解苏轼是希望受到帝王的赏识和重用,才要“望美人兮天一方”的。然而,现实中的苏轼却是“不得志”的,于是他“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于是他希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虽然是“客曰”,但实质上是苏轼变化了一个角度来表现自己的心境),其中隐含着的怀才不遇的幽愤。最后,苏轼由“逝者如

斯,而未尝往也”的水流和“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明月领悟到人生的感慨:“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去奢望,包括功名利禄。这就是豁达开朗,乐观旷达。这里,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从孔子感叹生命如流水开始,后世的文人就以此为通用的技巧来表现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而“明月”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至少在陶渊明和李白的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意象。苏轼在此也是由“明月之诗”引出人生的感慨。

129、又如,要真正地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自然也会“瞻前”,联想到先秦的神话传说,联想到屈原的浪漫主义,联想到魏晋风骨。这是追本溯源。同时,我们还会联想到李白的豪放对苏轼的旷达的影响,联想到李白的洒脱对关汉卿的放浪的影响,联想到李白的游仙对《西游记》的神奇想像的影响。这是“顾后”,是从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来理解礼拜的浪漫主义精神。

130、(四)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观念去审视

131、1.引导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13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优秀作品更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133、(1)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34、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并不仅仅是要培养形式阅读和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还有一

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哪些著作,有哪些著作还特别需要现代的中学生学习,这是我们深入研究的。“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史记》《资治通鉴》等中的一些精彩篇章无疑应当是中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也有不少的文章是这些著作的精华。

135、这里,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关键是“正确认识”。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悲观的一面。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精华,学习其乐观开朗、经济上进的精神品格。比如,学习《论语》,要让学生领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要让学生理解孔子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中的民主精神;学习《孟子》,要让学生感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崇高理想,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舍生取义”的积极意义,要让学生懂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学习《庄子》,要让学生明白,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可以顺应自然,你可以“明哲保身”,你可以用“无为”的躯壳来掩护你的孤傲的精神;学习《韩非子》,要让学生懂得,治国有道,既要德化天下,也要以法度绳墨来规范社会。

136、(2)让学生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概括归纳出优秀的文化传统。

137、文化传统是对传统文化的概括和抽象。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能够兴旺,我们的文化为什么能够发展,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中包含着怎样的“灵魂”?我们的民族文化所包含的“深层文化”精髓何在?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掘和提升的。概括地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克己奉公、舍生取义、勤俭节约、亲亲敬长、宽厚待人、慎独自律等方面的内容。

138、于此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对文化传统进行科学客观地辨析。比如,“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基本的品格之一,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为基本的表现之一,是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赖以生存、奋发抗争、有所作为的精神品格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讲,“勤”即勤劳、勤奋;“俭”即俭朴。“勤俭节约”是在事业上要勤奋努力,在生活上要节俭朴素。可是,这种“节俭”的品格发展到“极至”则是吝啬是自私,是临死也会因燃烧了两根灯芯而不瞑目的严监生,是爱财如命冷酷至极的守财奴。这样的辛苦积攒一辈子却清苦一生甚至自己对自己刻薄的“节俭”与时代相悖的,应当倡导、引导合理适当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才是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挣钱”,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的。

139、又如,“亲亲敬长”,《孟子·尽心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其本来的意义是说,要亲敬自己的父母,实行孝道;要尊敬兄长,躬行悌道。《孟子·梁惠王上》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我们必须明确,孟子的主张认为最重要的首先必须做到的还是尊重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子女,这实质上是维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道德规范,显然与当今的时代精神不完全一致。我们现在更加需要的是:尊敬所有的老人、长辈,爱护所有的儿童、下一代。另外,传统意义上的“孝敬”、“孝顺”除了亲近、敬奉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意思是“顺从”、“服从”。这也不利于培养青年一代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时代品格。

140、再如,“慎独自律”,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自省”、“自讼”、“内省”。非常强调自我反省,自我反思,一日三省,这在当代来说无疑仍然是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中国的今天,正处于改革开放之际,一个国家不能闭关自守,要广泛地学习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长处。一个人呢?当然也应当勇于、善于吸取“外援”,向他人学习,向他人请教,主动接受别人的帮助乃至批评,积极地投入群体之中,与人合作,团结互助,这也是21世纪的青年必须具备的品格。

141、再如,“宽厚待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宽厚”即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亲切大方。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要“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要“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显然,这里非常强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强调忍让谦和,上下和谐,“一团和气”,宽厚温和,《论语·阳货》中强调“恭赏信敏惠”,《论语·学而》中强调“温良恭俭让”,其中的“恭”、“宽”、“信”、“温”、“良”、“让”等都是说的要宽厚、诚恳、善良地对待他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一传统美德也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忍让、宽恕、谦和,甚至发展到不言他人是非,以致于没有原则可言。这样的行为规范当然不利于同志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时甚至有害于对敌斗争,容易使人放弃是非观和原则性,然而,明辨是非和坚持真理恰恰又是当今社会尤其需要的。

142、2.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4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提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这里最关键的是“作出自己的评价”,就是要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用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像张远山《韩非寓言札记》(《名作欣赏》月刊2004,4)就是一个非常典范的实例。下面举两个例子略做分析。

144、“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开头的文段。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的意思,要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去体味那热闹而自由的情景,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文化风尚去体

会蕴涵于其中的人生情感和人生观念,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观念对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评判。照文章的注释,“禊”是一种祭祀,“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福消灾仪式”。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王羲之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去记述和描绘“祭祀”活动,而是集中笔墨描述“群贤”“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热闹而且悠闲的场景。这里的“幽情”当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对宇宙万物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这其中固然有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包含了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共同的人生情怀,那就是对自然万物的体察,对人生荣辱的忘怀,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45、庄子的《逍遥游》以前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现调整到第五册,意在引导学生探究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和谐与统一,追求人的精神的自由和宁静。庄子不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家,庄子的“自由”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要平等,要和谐相处,庄子的“自由”中所包含的身处逆境和困境中要旷达,要通达,要超脱。这不完全是逃避,不完全是放弃,也不完全消极。这是一种舍弃眼前而着眼未来的“圣贤”风范和智者选择。“逍遥”包含了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为而无不为等多层次的内涵。《逍遥游》所表现的“无所待”的绝对的自由则是超越物欲、超越感性甚至超越生命的一种绝对的自由,是一种精神上绝对的“无所待”的极至。我们学习《逍遥游》不是要一味地继承这种绝对的“自由”的人生理想,也不是要简单地否定这种包含了强烈的个性的哲学观念。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分析,甄别。当然,庄子的世界也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分析,要批判更是困难。值得庆幸的是,《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有一些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像《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使我上瘾的几个理由》《永恒的乡愁》等都是很典范的实例,必要的话,还可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资料,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究。

146、小说

147、戏剧

148、名著

149、基础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学习方式变革和创新教育四个最基本的理念,构成了课程改革的核心,成为各学科的所共享的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为根本.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以社会为本”发展为“以人为本”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反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使中小学培养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个发展”(即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就充分具体地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三个发展” 是在传统的“全体”和“全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个性发展”的人文内涵,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2、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相对于知识本位而言的.知识本位教育观倾向于知识与灌输;而能力本位理念则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倡导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是新课程的一个崭新理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表现为能力的培养又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与速度.但知识与能力并非同一个概念,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并非同步,知识的接受与能力的发展也非一个层面,所产生的意义也不同(知识是即时的,能力是久远的;知识容易过时,能力则受用终身).所以我们既要突出能力本位,又不能削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根据新课程所提出的“双基”概念(现在的“双基”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它整合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许多新要素,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素养)实施教学.

3、学习方式变革: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多样化地、富有个性化的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包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爱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三种途径.学习方式变革的理念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就是将“学会认知”(其余为学会做事、学生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放在首位的.

4、创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注重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实践、发现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是因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力匮乏的民族意味着缺乏最根本的竞争力;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它需要长期的教育与培养.长期以来,一提及创新,人们就以为是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申请专利,这是一个误区.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培养模式上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全面推广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环节、在学校管理工

作中强化民主性原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改革决不是教科书的修修补补,而是从培养目标、课程功能、价值取向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全新的教材就不会有全新的教法,而全新的教法又必须建立在全新的课程理念之上.语文新课程体现了以下四个基本理念:

5、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自从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专家教授都对它展开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讨论。各个学科的权威也都对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看法。为了深入贯彻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理念,田宝华局长在5月7日专门撰写文章《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以引领郑州教育界与时俱进,更新理念。田局在文章中指出21世纪的学生要具有九大核心素养分别是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田局认为“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说这么多,无非想证明核心素养很重要,这是教育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否要考虑什么是语文的核心素养呢?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显然,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能力体系中的核心能力与态度体系中的核心态度构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这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语文的核心知识包括哪些呢?我认为应该包括字词、句式,修辞等语言知识;立意与选材、段落与篇章、结构与思路、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等文章学的知识;体裁分类,表象与意象

等文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无意识的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学习,但是随意性强,没有层次性,只是因考试为导向,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并且文选式的教材选编,也忽略了知识的层次性与连贯性。建成相应的语文知识体系,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除了语文核心知识,接下来谈谈对核心能力的认识。我认为,对于语文而言,语文的核心能力包含了沟通交流的能力,阅读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它是个体在事实、情感、价值取向和意见观点等方面采用有效且适当的方法与对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本领。在如今地球村的社会,这种能力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应具备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阅读能力也很重要,信息化社会面临的是海量的信息。面对海量的信息必须学会从中筛选、提炼、概括,这是初步的阅读能力,然而又是一种比较难以掌握的能力。据说北师大一硕士生导师招收研究生,考题就是阅读10万字的文献资料,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献的主要信息。结果一小子就筛去了百分之八十多的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语文教师的应有之意。那么如何培养写的能力呢?除了写文章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能力。总发现一种现象,越是高度文明的国家越重视传统文化。日本科技发展,社会高度文明,但是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就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中国是书法之源,我们没有理由不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也决不能干那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事。沟通交流、阅读与写作这都需要动脑筋,所以这一切的基础是思维能力。思维的发展与品质构成了一切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的核心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对于核心态度,语文课程标准这些话就说的很好,“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认识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我想在语文教学中就会找到方向,找到教学的着力点,就不会干那些“耕了别家田,荒了自家园”的傻事。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也不是知

识的讲授者,更不是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今社会的多元开放,信息资源丰富,学习渠道多样,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比拟的。学生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刊物、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能从中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其中有些知识、信息有可能老师还不知道,而学生却早也知道了。所以,在拥有知识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当然也就不具有知识的"垄断"优势。面对这些新情况,教师必须和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学习,这样与传授知识相比,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寻求知识的态度显得更为重要。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再搞"知识本位",而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过去传统的"教教材"转变成现在的"用教材",用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把学生从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以语文教材为平台,潜心挖掘优质的课程资源,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去讨论、去理解、去处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