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的
手抄备课阶段。从教多年,原来当教导主任时就对手抄备课心存反感,有些领导思想固化,备课以字数多少,字迹是否工整,节数是不是多,作为衡量老师常规工作的好坏,这样逼迫老师们变成了“誊写先生”。手抄教案,对于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来说,实际作用有限,无非是将教学内容再抄一遍,熟悉下而已。有点变相浪费时间之嫌,假若将老师们从繁重的誊写任务中解放出来,用在钻研教材,仔细批改作业上,那样的效果会更好。
电子备课阶段。三年前,有一个到新的学校负责,实行全面电子备课,也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实行电子备课将某些老师养懒了,电子备课本来是想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和批改上,但实际上大部分老师并没有用在这上面,很多年轻的老师哪怕没有教过的新教材也不钻研,网上下载教案,有的甚至不加修改,教学效率可想而知。现在我越来越怀疑当初实行电子备课是不是搞错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