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12月份党员学习材料

2021-08-03 来源:独旅网

  为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一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提出20xx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滨海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塘沽加快发展转型、实现功能定位的重要之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塘沽作为新区的核心区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充分体现新区速度、新区质量、新区效益;广大干部群众必须把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和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对天津工作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的总体要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不畏艰难、不懈努力、不断超越,力促塘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提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努力成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排头兵。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达到43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25%,达到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320亿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2%以上。

  二、千方百计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完善经济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于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渔农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大项目好项目、总部经济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引擎”作用,全力打造园区经济、街道经济与城镇经济三大发展平台。丰富融资手段,拓展融资渠道,化解债务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组织实施塘沽“”规划,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速度,创新开发模式,改善服务环境,全力发展园区经济,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临港工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完成围海造陆、开挖深水航道、建设码头泊位等任务,建成大机车、大船舶、大粮油等重大项目。中心商务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项目开工总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按进度完成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区楼宇建设任务。海洋高新区实现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43.5亿元,增长30%。加快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奥特莱斯等13个在建或拟开工项目建设,推动落实在谈重点项目;集中完成一批市政工程建设,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北塘经济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建设组织与项目建设管理;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重大项目早注册,注册项目早开工;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开始运营,北塘小镇旅游项目开张纳客。

  加快街镇经济发展速度,夯实强街强镇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都市型工业为基础,以生态休闲和农业为特色,大力发展街镇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扶持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引进和发展特色经济。全力发展总部经济,发挥税收贡献效应;强力发展楼宇经济,力争打造一批“亿元楼”。盘活海洋高新区街镇经济园资源,拓展街镇经济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街道经济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对街道经济的协调和指导,提高招商引资服务水平。强化街道财政所和税务稽征处职能,做好协税护税工作。 紧抓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推进全市重大工业项目、重大服务业项目和区县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尽快竣工投产。积极引进高水平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大项目投资向民生领域倾斜,建设维护好一批便民利民的精品示范项目。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加强对民营

  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实施市场公平准入政策,进一步放开民营经济的经营领域。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强方向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园的集聚效应,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链。实施民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吸纳国内知名民企落户。引导民营企业家科学治理、合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贯彻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探索建立科技融资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模式。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认真做好体制改革后续工作,细化事权划分,理顺部门关系,提高运作效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工作程序、简化办事流程。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提升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服务水平。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向深度推进、向广度拓展。搞好农村城市化土地改革试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证开发建设用地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国有资产运营监管新机制,实现保值增值目标。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与权益保障机制。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加深与新区各功能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扭转出口增长乏力的局面。深入开展与国内外友好城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滨海新区及塘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集中力量提升城市环境面貌

  完善城市规划设计,优化城市总体布局。加强规划工作,提升区域规划水平。深化规划编制体系、审批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引入新的规划编制理念,建立“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规划编制体系。修编于家堡9地块详规,编制塘沽产业园区、大沽地区等控规。推行规划方案征集招标制度、专家评审制度,不断完备国内外专家库、顶级设计单位和设计师信息库。建立塘沽生态城市规划标准体系。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地籍调查等工作。加强土地资源储备和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处置清理闲置土地。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区载体功能。积极参与滨海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海河隧道、海滨大道、津秦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延长线、于家堡中心站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道路养管工作。整修重点道路和桥梁。加大地下管网改造、维护、升级力度。完成西部新城中心桥引河等河道改造整治工程。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解决“停车难”问题。

  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宜居生态城区。加大“三旧”改造力度,提升城乡环境面貌。继续奋战三百天,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改造和平路、学校大街等道路环境。继续实施无主管单位房屋维修、旧楼区综合整修和“平改坡”等重点工程,整治改造旧小区。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依法加强环境监管,提高污水处理率,确保辖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完成道路园林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探索开展“植树认养”活动,形成爱绿护绿长效机制。深化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快园内游客接待中心及桥梁、道路、码头等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开园纳客。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城市功能,明确权责定位,提高城市行政执法管理水平。加快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地域覆盖、全时空监督、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城市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探索建管分离、养管分离模式,构筑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制定市政、环卫、园林等管理标准和公用事业服务标准。完善综合执法规章制度,加强城市动态管理。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城市化地区延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