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习报告收获 篇9

2024-07-18 来源:独旅网

  一、开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如果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就会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得不理想。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就可以得到巩固和提高,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方面就可以得到巩固,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选择

  今年学校安排了社会实践课程计划,分散式实践,我选择了家乡县城的一家电脑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我之前也曾在本县的另一家电脑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实习,a、b两家公司均是本县名气比较大的电脑公司,但是两家公司的管理模式却有所不同,因而在此次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比,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将我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工作实践相结合,还使我在工作中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于现在社会上各个企业聘用人才时处处讲究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这些经验能对我毕业后初步踏入社会作铺垫。

  a公司和b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架构也相同,设有三个部门,销售部、技术部、后勤部,销售部也可称之为店面,技术部也可称之为维修部或售后服务中心。公司总经理负责管理、发展,很少在公司出现;副总经理负责监督、财务、进货;销售部的职责是销售、清洁、盘点、物流,物流主要是指收货与返厂发货。技术部的职责是对客户进行技术支持,主要工作有检测硬件、更换硬件、组装兼容机、重装系统、处理软件疑难、组装电脑桌椅,其中又分为三种工作方式——现场服务、上门服务、远程协助,远程协助就是通过电话和qq进行技术指导;后勤部就是负责提供伙食(主要指午餐)与运货。在a公司中,我是在技术部实习,而在b公司,由于销售部与技术部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是销售部和技术部两头学习。

  三、体会

  其实在电脑公司的工作是很轻松的,除了碰上批量兼容机订单和盘点外,每天的工作并不是很多,或者也可以说是“多而简单”。我自己也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就是哪里缺人手就到哪里、哪个部门需要帮忙就过去帮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杂”,当然了,我不会这么认为。

  每天早上9点上班,下午18点下班,公司提供午餐,各部门分两批人轮流就餐,所以一天上班9个小时是没有休息时间的,而习惯睡午觉的我刚开始觉得很难受,不过之后还是慢慢撑了过来,加上公司比较人性化,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自行安排,可以选择到休息间小睡一会儿,所以每天只要能按时晚睡,第二天白天还是能适应过来的。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熟悉环境、不熟悉人,事情也少,与老员工的交流也就很少,交流少学习也就少。不过幸好我有在a公司的实习经历,所以我知道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多问、多看、多学,尽管会的也要多看、多学,保持一颗谦虚、学习的心,这样才容易破冰,才会学到更多东西;平时也多问候,多参与聊天,就这样没过几天我就融入了这个组织,真正的开始工作了。

  销售部的工作,除了盘点是每月一次之外,销售、清洁、物流就是每天做得比较多的工作。每天早上到公司就是打扫卫生,接通电源打开所有展示商品。其实直到来这里工作我才发现,原来电子产品店面一天的灰尘量是非常大的,每次做这些都能做上40分钟左右,下班前还得再扫地、拖地。清洁后就是等待顾客销售,不过实习期的我没有折扣权,所以只能做商品介绍、展示功能。销售时经常能碰到一些很有趣的顾客,例如有些顾客问“能不能试用几天再付款”、“这里的电脑能使用以上吗”等,有些顾客还用着去普通购物的思想,开口就把价格压半……至于物流,基本上每天都会有进货,我们得搬货、拆箱、摆放,而返厂发货偶尔才会有,送货则是后勤部的事。

  技术部的工作最多的就是检测硬件和重装系统,重装系统自然是非常熟了,检测硬件到是有一点技术,不过也挺好学,不过我还略显经验不足,还需要更多积累。每当有兼容机组装或电脑维修时,我就会跑到技术部去维修、学习。技术部每个正式员工都有一台自己的电脑,所以其实他们都很“忙”的,小问题一般都由我来解决,大问题能指导就指导,不能指导再上阵。有时候会需要上门服务,上门时的个人形象其实就代表着公司形象,虽然维修不是什么大的事情,但却丝毫不能马虎。客户满意自己的同时,也就是满意公司,客户不满自己的同时,也就是不满意公司,一个合格的员工就是要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与形象。

  在销售部,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有一些自己并不懂的东西,说得多了就显得是真的了、做得多了就显得是掌握了。刚开始来的时候,看着女销售员滔滔不绝地向顾客解说,我心里很是佩服,觉得这些女销售员的电脑水平还真不错,可后来才发现,其实她们对一些所说的话、所做的操作也并不是很了解,只是自己总结了一套显得专业的语言或步骤而已。而在技术部,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细心,否则失误率只有0。1%的操作也会常发生,例如重装系统可能会把硬盘弄坏、加内存条可能会把内存条烧坏等,以前从没想到这些操作会造成严重后果,上一次实习也没有遇到过,这一次实习幸好有老员工处处提醒,学习到了更多知识,避免了犯错。

  经过一个月工作,对于销售、对于维修、对于企业运作,我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而在不断的人际交流中,我也更懂得了如何去与别人交往、如何与客户交流。也许这些东西以后都用不到,也许我所得所感都是很简单、很细小的,但水滴石穿,每一次的获得都是一种积累,这些都是我此次实习以及今后发展的宝贵财富。

  四、感悟

  1、实习不能仅仅是为了报酬

  其实在大学期间里,不管是实习还是兼职,都不应该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取报酬为目的,而是要体验生活、体验工作,最重要的是培养工作的激情、培养责任感、培养事业心,把自己当成是公司的一员,与其他员工密切合作、学习,维护公司形象和创造最大的利益,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行业的发展。

  2、实习是一个接触社会的过程

  通过这次实习,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电脑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业务,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顾客,也主动积极的和谦卑学习,这些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社会、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3、实习就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就业能力

  都说就业难,那到底是岗位少,还是人才缺乏足够的知识,还是人才缺乏足够的就业素质?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工作人员吗?实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什么是硬性标准,什么是弹性标准,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标准,所以说实习实际上就是一次就业的演练,而我的这次暑期演练也证明了我是一个合格的工作人员。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实习不仅仅是找一份工作然后去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实习来为以后的职场、事业做铺垫。

  4、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好人际网络

  电脑公司要想发展得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例如怎么能拉到网吧、政府、事业单位的订单呢,这就得靠一定的人际关系。不管各行各业,建立好人际网络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发展,机会是均等的,人际网也不是无缘无故就有的,这就要看你自己以前所种的果是多还是少。人多力量大,多和别人交流,就能从中吸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与经验,就能从中获取更多支援与帮助,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5、我们要克服惰性

  人是具有惰性的,区别只是惰性存在的范围的大小。很多人在电脑方面就存在惰性,不愿意去了解电脑的基本维护知识,一遇到问题就向电脑公司求助,其实很多时候,技术员只用几分钟时间,甚至几个操作就能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不是技术员的技术强大,而是这些问题太简单了,动一动鼠标就能解决,特别是如今搜索引擎如此强大,再难的问题搜索一下就能解决。惰性会使我们依赖别人,惰性会使事情由易变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克服惰性。

  6、工作中要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不管是哪行哪业,都会有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支撑。正如电脑维修方面,虽然常用的东西都很简单,我也基本都会,但这方面的知识体系却是非常庞大的。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的常用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大体系寻找新知识,再把其运用到实践来,使其日常化,达到深入、创新的目的。

  五、认识

  这一次的实习,对于管理知识方面,理论得以实践,收益颇多,例如波士顿矩阵(pc并不一定就是明星)、基本发展战略(成本领先)、定价策略(边缘价格、两极定价)、领导理论(利克特管理方式),这些都能在这次实践中得到体会。但是我个人觉得收益最大的则是“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博弈。

  如何正确协调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使管理方式刚柔并济,既保障企业的效率和利润,又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是现代企业管理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a公司是以制度化管理,b公司是以人性化管理。a公司的制度化管理就是一切按程序走、按规定办事,例如打卡上班,不打卡、迟到、旷工均扣工资;维修费用按规定的范围收取,即使维修时间只用1分钟,或者解决问题只需几个步骤,收费也必须严格执行;技术员维修时客户必须在场,客户若有事则需签字负责才能离开;进行维修有一定的流程,员工违反流程产生的后果自负;试用期员工、实习生不能上门维修;维修电话只能由部门经理接通,部门经理有事外出需委任一名正式员工接线……

  而b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各司其职,其余的听从副总经理安排,在完成工作或没有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上班的时间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自行安排,例如上班可以晚到、上班时间可以睡觉、玩游戏,而诸如上述所说的a公司的制度,在b公司完全没有,以至于刚来之初,每次让我上门维修时我感到很受宠若惊,维修费用也只是看问题的大小、简易来定,没有固定要求。

  那两种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会带来什么差别呢?从外部方面来说,a公司的优点是很容易让消费者有信赖感,制度严明、服务周到,公司外在形象好,因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的批量订单大多选择a公司。而b公司的外在形象一般,服务也不够周到,但人性化管理可以使得销售员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报价,商品价格弹性大,售后服务费用也较低,因而网吧、工作室等的批量订单大多选择b公司。

  不过在维修服务方面有一点特别,那就是a按制度进行维修服务,时常会产生一些维修纠纷,即当出现一些客观失误或损坏时顾客会降责于技术员,而b公司不按制度进行,技术员经常不与客户商量就自行选择方法解决,这样反而从来没有维修纠纷。这让我想起了一些电脑安全软件公司经常被网友批评,产品主打大众群体,“智能且强大”,但是遇上病毒、木马时,却总是提示让用户选择处理方法,为什么不默认自动清除、清除失败后隔离?总让消费者去选择、去操心,那还是主打大众群体的产品?

  其实这种现状验证了这么一个道理——优质的服务不是指为顾客提供什么,而是指为顾客解决什么。正如b公司认为,客户电脑出了问题,送来维修必然是客户自己本身不能解决的,你只要帮他解决就好,技术员有自己的判断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虽然维修时或维修后可能会出现客观异常,但客户不会降责于技术员。而在a公司,技术员首先是登记、然后询问出现什么状况、出现问题前有过怎样的操作、接着询问是否有重要文件、直接解决还是重装系统(直接解决的效果不稳定)、维修期间离开需签字等,复杂且流程化。其实顾客是来寻求帮助的,企业应当以简单有效方式为顾客排忧解难,顾客不在乎你提供多么完善的服务,只在乎你的服务是否简单、有效,只在乎是否能让他省心、放心。

  从内部方面来说,a公司效率很高,职责明确,公平公正,能让员工找准自己的定位。员工的自律性很高,工作很负责,也很少犯错,发展前景很好,但呆在里面会感觉呆板,职责明确的后果也造成员工有时候不愿意互助,缺乏团队精神。而b公司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氛围,加强了员工的忠诚度,员工很开心很愉快,具团队精神,但很容易产生惰性与钻管理漏洞,也容易滋生“公司理应如此”的思想,鲜明的例子就是有一次副总经理要求按时上班时却受到了员工“抵制”。

  a公司的前身是联想专卖店,所以继承了一些联想文化,走制度化管理。而b公司则是家族式公司,公司里的员工大多是总经理的亲戚、好友的儿女,所以走人性化管理。两个鲜明的模式都让我遇上了,并且还是同一行业,那到底制度化与人性化该如何博弈呢?很多书籍、专家都说“管理既要制度化又要人性化”、“制度化要弹性、民主”,博弈的结果就是平衡发展,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高层管理团队,平衡发展经常会沦为缓慢发展,甚至是不发展。我想,企业较好的管理发展模式应当是“独裁式或平衡式管理―→严格公平的制度化管理―→进行制度化下的人性化管理”,这也是我对b公司的发展建议。企业在发展初期,可以是独裁式管理,也可以是初步的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发展。但当企业站稳脚步之后,就应当注重管理,通过管理推动经营。不过严格、公平且具有执行力的制度化,这是一个难题。

  我们可以想想美国的国家发展或企业发展,为什么他们能人性化管理,而中国、中国的企业却很难?从管理方面来看,这是因为美国走的是“严格公平的制度化管理——制度化下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而中国则一直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平衡发展。美国有着完善的法律制度与社会信用体系,法律严明、诚信为上,所以推行人性化管理很容易实现。而在中国,东方国家的特点是“人情社会”,中庸之道为主流,在管理上注重人际关系,这决定了从一开始就进行制度化与人性化协调管理,但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平衡发展具有容易沦为缓慢发展的特点,所以在制度化方面做得不够完备,在人性化方面也做得不够合理。中国是该继续抓住21世纪的发展契机,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该开始注重管理、健全法律法制呢,这也还有待研究。

  我想,对于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制度化都必须是管理的重心,严格公平的制度是每一个想走得更远更大的组织都必须做的前提工作,在我实习快结束时b公司也出台了相应的维修制度,这也更论证了这一观点。制度明确了,才容易稳固根基;根基稳定了,才容易发展人性化;人性化发展好了,才会走得更高更远!

  六、终篇

  总的来说,整个的实习过程是紧张而愉快的,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之一,这次的实践我获益良多,不仅能在工作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在以后工作中又多了一个很重要的砝码,我的工作态度和成效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这次实习一方面让我接触到了几个部门的工作,进而让我对整个电脑公司行得到了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样有利于我明确今后的学习的方向和动向,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根基,让以后的工作能过更加能如鱼得水、轻松自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