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构成要件包括:前后两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前罪需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时间在前罪刑罚执行或赦免后的5年内,犯罪时需年满18周岁。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5年内再犯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时,构成累犯,需从重处罚,但不包括过失犯罪和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期限从假释期满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5条规定。
法律分析
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
(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如果前后两罪或者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是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
(3)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的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4)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必须年满十八周岁。如果犯前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即使犯后罪时已满十八周岁,也不能构成累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累犯罪行的法律后果
累犯罪行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多次犯下同类或相似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累犯罪行的法律后果是相对严重的。首先,累犯会导致犯罪人的刑罚加重,法院会根据累犯的情况适用刑法中的累犯加重处罚规定,使刑罚更为严厉。其次,累犯还会对犯罪人的社会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被认为是多次犯罪的惯犯,给个人声誉和职业发展带来不利。此外,累犯还可能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和社会关注,包括更频繁的警察监视、社区矫正等。因此,累犯罪行的法律后果对于犯罪人来说是十分严峻的,应当引起广泛的警惕和避免。
结语
累犯罪行的构成要件包括:前罪与后罪必须是故意犯罪;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也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或赦免后的5年之内;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必须年满18周岁。根据我国刑法,累犯罪行将导致刑罚加重、社会评价负面影响和更严格的监管。因此,我们应当高度警惕并避免累犯罪行的发生。
法律依据
(二)受刑事处罚;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11号)同时废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