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后进生个案研究报告

2024-06-26 来源:独旅网

后进生个案研究报告

留守后进生个案研究报告

阳山县南阳中学黎惠玲

一、个案的基本状况

邹,女,现高二(6)班学生。母亲长期在珠三角务工,户籍在阳山县XX,从小由家住阳山松荣大道的外公、外婆照顾和抚养长大。现在,鉴于外公和外婆身体方面原因,已无法继续照顾她,只能让其在校住宿。家人忙碌很少过问其生活、学习情况,有点放任自流。学习上,思维能力较弱,成绩较差,考试成绩总是排在班的后几名,在学习方面有问题从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性格上,比较胆小、多疑、自卑、内向,不敢与老师和同学交往;纪律上,上算可以但是出勤没有按要求去做。总的来说,她现在的情况的确令人担忧。

二、后进生成因分析

对该生进入高中一个多月来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邹只是和附近的一两个同学玩,而与多数同学不交往,出现遇事手忙脚乱、压抑内向自卑等现象。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我主要归纳以下几种:

1、隔代亲情的溺爱

生活上,从小有外公和外婆两老照顾,出现什么状况都有长辈挡着,在学习上爷爷和奶奶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就是只要能长大成人就可以了,农村不识字的人多着呢,对农村老年人来说体会不到读书的重要。这一切使得她长期处于溺爱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一厥不挀。这种成长环境,造成其性格的缺陷,遇事手忙脚乱,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和压抑自卑的心理。

2、父爱与母爱的缺乏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邹家庭父母离异,母亲常年在外打工,父爱和母爱完全被她的外公与外婆代替,当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和外祖父母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爱是无法直接代替的。在学校学习期间,与同学交往时,他们都有父母的关怀和照顾,这是邹非常羡慕的事情,但自己这方面确实又存在着缺陷,导致邹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关于父母的话题,1

有些想法原本可以与父母交流的,却不想与外祖父母交流,导致这些想法无法交流,只好放在内心里,压抑心理逐渐产生。

3、同龄人的排斥

邹所在的宿舍和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是很活泼,性格乐观外向。很多次她被老师叫到回答问题,都没有回答正确,而且普通话有不准,结果部分学生总是明里暗地的取笑,使她失去了自尊,因此自闭,内向脱离群体之外,她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孩子时期是个争强好胜的时期,若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心理总是怕其他同学嘲笑,内心定是十分的痛苦与无奈。

4、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该生一直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从小学习基础就比较弱。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在生活上不断的引导和帮助,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学习的兴趣,心理逐步健康,成绩逐步提高。

三、转化个案的策略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转化这些孩子,给予她相应的疏导和帮助,促使其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信心,自由、大胆地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成绩逐步提高。主要有以下策略:第一、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留守后进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有可能造成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因此,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加强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探讨转变“后进生”的方法。例如定时召开家长会,启发家长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沟通孩子的思想,消除孩子的失落感,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全面提高“后进生”的各方面能力。在现今网络的时代,定期用电话、校讯通或家校通等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共商转化策略。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活动,为亲子搭建沟通桥梁,实现情感交流

第二、搭建平台,激励其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也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别人。留守后进生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等个方面的原因总是处于失望、焦虑等紧张状态。要转化他们,就要缓解学生的不良心理,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

老师切实关爱每个学生个性的张扬,并加以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进步,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发光发亮,克服不足,不断获得进步。

第三、开展“一帮一”活动,携手合作互帮互助。留守后进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不敢大胆与其他人交往,我们就为其做做牵线人,让一些性格活泼、乐观的同学和老师与其开展“一帮一”活动,携手互助,共同进步。在学校中,让一位老师和同学与某留守后进生结成对子关系,经常观察后进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或开导,促进“后进生”成才、成人。在这一活动中,利用课内外时间帮扶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而对于行为较差的学生,则开展各种丰富的集体与有益的读书学习,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熏陶,逐渐将不良的行为得以改变。从而使后进生时时处处都生活在和谐、温暖、向上的学习氛围之中,使学生间的友谊不断加深、加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小组合作的力量与精神,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第四、利用日记、面谈等进行交流,适时沟通,定时反馈,及时解决。

随着高中学生身心的成长,接触到的新事物不断增多,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日趋丰富、复杂起来,本来天真幼稚的童心变得日益成熟复杂,开始不太轻易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在言语上表露出来,更何况是这些留守生呢他们会选择情感的替代品——日记本,把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顺心之事,受到的委屈,甚或是同学复杂关系,师生关系,家庭等都写进自己的日记,收藏起自己的喜怒哀乐。要走进这些孩子的心坎里,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把日记本交到老师手上,老师及时阅读并批改。无论是日记里发现的问题,还是日常观察和了解的情况,教师都应与学生本人进行交流,适时沟通,定时反馈,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促使留守后进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利用“成长记录本”,实时跟踪转化情况。

评价一个学生应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作出科学的评价。利用“成长记录本”,收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材料实时跟踪学生转化情况。对他们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认识自己的和能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足迹,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然。不断完善学生的成长记录,我们可以加强与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沟通,如有需要,及时帮扶,提高转化质量。转化留守后进生,是一个长期奋斗的任务,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决不能因为他们出现动摇、反复,就放弃教育,更不能泼冷水,而应该坚持不懈的工作,磨练后进生的意志。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