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 基本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一) 专项资金设立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二) 资金额度及分配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3 -
(三) 资金用途和扶持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 4 -
(四) 绩效目 标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二、 自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三、 专项资金支出及目 标完成情况 . . . . . . . . . . . . . . - 11 -
(一) 专项资金支出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二) 绩效目 标完成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三) 专项资金分用途使用绩效 . . . . . . . . . . . . . . - 14 -
四、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
(一) 存在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
(二) 改进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
为检验 2019 年省级乡 村振兴战略专项(农业产业发展类) 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 使用绩效, 考核专项资金预期绩效目 标的实现程度、 支出效率和综合效果, 全面推进我省乡 村振兴战略工作,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开展 2020 年省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 相关要求, 我厅对 2019 年省级乡 村振兴战略专项(农业产业发展类) 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自评, 评价基准日为 2020 年 3 月 31 日。
一、 基本情况
本部分主要介绍专项资金额度、 分配方式、 主要用途、 扶持对象和绩效目 标等情况。
(一) 专项资金设立背景
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2019 年专项资金的设立服务于我省乡 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以及我厅年度重点工作需要, 主要政策依据包括《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 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16 号) 和《农业农村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东乡 村振兴战略实施 2019 年度工作要点》 (粤办函〔2019〕 276 号) 。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 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指出, 我省乡 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农业产业效益质量不高,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 农村稳定基础较为薄弱,乡 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等。 为此, 有针对性提出了 推动我省乡 村振兴的十项政策任务(43 个子项) , 首要即是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推动乡 村产业振兴。 《农业农村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东乡 村振兴战略实施 2019 年度工作要点》 强调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加强乡 村治理、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健全促进城乡 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内容。 专项资金的分配、 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 及《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试行) 》 有关规定执行。
(二) 资金额度及分配方式
2019 年, 我厅主办的省级乡 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中, 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共计 591334 万元, 各项政策任务的资金分配情况见表 1-1。 从政策任务角度看,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占比最多(250000 万元) , 保留省级审批权限资金 303253 万元。 下达给市县专项资金中, 约束性任务资金 161305. 4 万元。 本次绩效自评范围包括保留省级审批权限资金和对下转移支付中的约束性任务资金, 共计 464558. 4 万元。
表 1 -1 按政策任务专项资金分配情况
(三) 资金用途和扶持对象
1.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 二是促进生产要素集聚, 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 三是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 四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 五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核心区。六是创新城乡 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设乡 村振兴的样板区。
2. 科技兴农。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 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现代种业成果孵化示范园;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种畜禽场及种畜禽质量监测与检测能力建设等。 二是现代种业提升,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完善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科研项目 库) 建设, 遴选推介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开展农业科技下乡 服务等。 三是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和农业农村干部培训, 包括组织开展农业农村人才调研; 组织开展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专题研修班等。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一是动物疫病防控方向: 强制免疫疫苗、 疫病监测和扑杀等动物防疫工作。 二是植物疫病防控方向: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阻截与防控; 红火蚁综合治理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示范县建设等。 三是屠宰管理方向: 屠宰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检测、 追溯;“三品一标” 工作。 五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补助, 用于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六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七是偿还世行项目 贷款本息,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省级配套资金。
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构建新型乡 村助农服务体系。
一是支持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 二是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实施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和省市县示范社培育工作;三是支持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发展; 四是支持合作社发展等。
5. 农业生产能力提升。
一是粮食考核: 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 开展粮食产业发展支撑项目 。
二是支持设施大棚、 良种良法示范基地建设;
三是现代农业装备提升: 支持建设特色农业装备示范基地, 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乡 村振兴战略规划、 展示、 示范、宣传、 培训, 举办农民丰收节等。
6. 创建“粤字号” 农业知名品牌与交流合作、 市场体系建设。
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工程、 “菜篮子” 基地及定点市场建设,对省品牌企业、 “菜篮子” 基地及我省定点市场开展监测管理,开展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复审等名牌评审工作及“粤字号” 品牌推介活动; 实施农业“走出去” 、 “引进来” , 农产品贸易促进及研究, 对外科技合作, 对外农业投资, 区域农业合作, 省内外农业交流活动; 农业成果展示、 交流和推广优先保障由省组织承办的有关展示、 交流和推广活动。
7.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农村改革补助。
现有 22 个省级农业保险品种, 除了 森林、 渔民人身险、 渔船财产险之外的 19 个险种, 由本专项负责给予省级财政补贴;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强农民负担监测、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8. 发展“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 。
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和贫困山区, 兼顾惠州、 江门、 肇庆等农业大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通过做精一批特色产业, 推广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 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9. 现代渔业发展。
主要支持现代渔业新技术应用、 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渔业应急救灾以及渔业公共服务等。
10. 土地整治。
高标准农田建设, 续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 区, 土地整理。
(四) 绩效目 标设定
1.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建设 50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实现产业园建设规划合理,产业集中度高、 精深度高和聚集度高, 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农业总产值 50%以上; 实施主体与农民建立了 利益紧密的联结机制,产业园内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15%以上; 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 形成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 企业运营、 农民受益、 共享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2. 科技兴农。
一是收集保存荔枝、 海水稻等种质资源 200 份以上; 完成农作物种子监督抽查样品 500 份以上; 试验农作物新品种约 600 个(次) ; 完成种猪生产性能检测 400 头以上, 奶牛生产性能检测4000 头以上。
二是建设 30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增加 300 项农业科研成果储备库入库项目 , 建立 10 个左右农技推广试验示范点, 推广黄羽肉鸡主导品种父母代种鸡 100 万套、商品肉鸡 300 万只, 完成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 300 个样品检测。
三是认定 10-20 家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组织培训农业行政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约 500 人; 组织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约 1800人; 组织培训农业重点行业业务骨干约 3600 人。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一是禽流感、 口 蹄疫群体免疫密度达到 90%以上, 抗体水平达到国家标准。 二是建设 1 个红火蚁综合治理县和 3 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县; 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准确率 92%以上。
三是屠宰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置达标。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建设: 确保农产品合格率 96%以上。 五是依法查处农业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 区域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事件。 六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68%以上, 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80%以上, 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100%。 创建 10 个现代化美丽牧场。 100%完成申请的饲料行政许可事项, 对全省 1/3 生产企业进行质量安全监管。 七是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2019 年计划实现 COD 减排33750 吨, 氨氮减排 3750 吨。 治理农田 40 万亩(次) , 项目 区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减少、 利用率提高。 预计建设 150 家规模化养殖场牲畜废弃物治理系统。
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构建新型乡 村助农服务体系。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 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发展, 构建新型助农服务综合体系及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5. 农业生产能力提升。
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000 万吨以上; 全省建成区域性良种良法示范基地不少于 10 个, 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不少于 30 个;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值比上年度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甘蔗机收提高值比上年提高 3 个百分点。 及时、 圆满完成农业部等中央部委和省委省政府临时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6. 创建“粤字号” 农业知名品牌与交流合作、 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完成 2019 年度“粤字号” 品牌省内外宣传推介活动。 完成 2019 年度品牌企业、 菜篮子基地及定点市场监测管理及省名特优新评审; 二是通过实施促进农业交流合作项目 , 加强农业对外交流, 建设农业对外合作园区、 基地, 促进农业对外合作, 加大力度培育我省农产品出口 示范基地, 促进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 , 推进国际、 省际及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交流合作, 推动广东农业企业“走出去” 、 “引进来” 及农产品贸易等; 三是推进农业成果的展示、 交流和推广。
7.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农村改革补助。
全省政策性水稻保险承保覆盖率 80%以上, 农房保险应保尽保, 其他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的承保覆盖率均比上年提高; 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强农民负担监测、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土地流转率稳步提升。
8. 发展“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 。
扶持 480 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支持 48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 扶持产业产值提高, 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 48 万亩, 带动贫困人口 增收,参与项目 农民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 农民提高 10%以上。
9. 现代渔业发展。
推动渔业发展从注重产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从注重资源利用向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转变, 从注重物质投入向更加注重科技进步转变。 通过对渔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应用、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省级实验室建设、 渔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投入, 大力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我省渔业集聚发展, 着力构建广东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10. 土地整治。
续建田园综合体项目 1 个、 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区 2 个、 优势特色产业示范项目 区 1 个。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少于 150 万亩, 其中高效节水灌溉不少于 4. 73 万亩, 实现项目 区农田灌溉排水保证率不低于 90%、 受益乡 镇村和群众满意度不低于 80%。 珠海横琴新区和高栏港区土地整理。
二、 自评情况
(一) 总体自 评结果
根据省财政厅自评工作通知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2019 年省级乡 村振兴战略专项(农业产业发展类) 资金从投入、过程、 产出和效益等四个维度进行绩效自评。 通过对我厅各处室、各地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其他资金使用单位提交的自评材料进行汇总、 整理和分析, 2019 年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得分为 93. 7 分,绩效等级为“优” 。
三、 专项资金支出及目标完成情况
(一) 专项资金支出情况
专项资金可以分保留省级审批权限资金和对下转移支付两部分。 保留省级审批权限项目 数量多, 在有限时间内全部统计难度大, 此次抽取 220 个项目 作为样本, 该 220 个项目 下拨资金 219375万元, 截至评价基准日, 共支出 105662. 83 万元, 支出率 48. 17%。另外, 根据 20 个地市上报的基础信息表, 计划用于约束性任务专项资金支出率为 52. 84%, 见表 3-1。
表 3-1 对下转移支付约束性任务资金支出情况
专项资金支出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或部分项目 需跨年度实施, 专项资金下达时间较晚也是重要因素。 例如, 2018 年 12 月 , 我厅印发了 《关于印发 2019 年省级乡 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第二批(省级项目 ) 入库申报指南的通知》 (粤农农计〔2018〕 12 号) , 及时组织了 项目 申报、 审核、 评审工作。 2019 年 5 月 28 日省财政厅印发了 《关于安排 2019 年省级乡 村振兴战略专项(农业产业发展类—省级组织实施项目 ) 资金的通知》 (粤财农〔2019〕 73 号) , 正式分配下达专项资金预算指标, 专项资金下达时间较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又如, 项目 承担单位农业农村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 , 项目 经费到达省农科院时间是 2019 年 8 月 , 需要申请将该笔经费转拨至省农科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账户 使用,再加上申请认定为科研性质项目 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该项目 经费实际到达其中心账号的时间已是 2019 年 11 月 份。 另外, 鉴于农业科研对季节要求的特殊性, 在项目 经费到账前承担单位已先行开展工作, 部分费用已发生但尚未结算。 本打算 2020 年初结算的费用, 因疫情影响, 将延期至 2020 年 12 月 前对 2019 年度已发生的设备购置费和试剂耗材费、 劳务费等结算完毕。 再如, 经费下达项目 承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时间是 2019 年 8 月 , 正处于放暑假时间, 学校管理部门科技处、 财务处等无法及时办理经费卡, 等到办理完项目 经费卡已是 2019 年 11 月 份, 项目 经费到 12 月 20日需要收回国库, 实际报账时间不足 50 天。 学校采用建卡管理模式使用项目 经费, 而办理经费卡需要提供资金拨付证明、 项目 申报书和任务委托书等一整套材料, 花费时间较多,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项目 的实施进度和经费使用进度。
(二)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各地市提交的自评报告、 基础信息表及相关佐证材料。
总体上, 2019 年专项资金预设的绩效目 标完成情况较好, 大多数地市已经完成约束性任务。 各地市约束性任务差异较大, 不便于量化统计汇总。 在众多约束性任务中, 仅有个别地市极少数约束性尚未全部完成。 例如, 江门市高标准农田处于竣工验收阶段;惠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需要跨年度实施, 梅州和茂名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在紧张进行过程中。 另外, 云浮市预计于 2020 年 10月 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定改革; 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 湛江市部分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尚未全部完成; 茂名除禽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项目 由于种种原因进展较慢外, 其余约束性任务完成较好。 除上述少数地市个别约束性任务外, 其他地市各项约束性已按照预期进度和要求基本完成。
(三) 专项资金分用途使用绩效
1. 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建设进度达标。
2019 年 50 个产业园中种植业类 38 个, 总面积 549. 39 万亩,平均每个园面积 14. 46 万亩; 畜牧业类 7 个, 分别年出栏家禽 1500万羽、 1860. 9 万羽, 出栏生猪 9. 19 万头、 35 万头、 34 万头、 40万头, 存栏肉牛 3 万头; 水产业类 5 个, 分别养殖水产 3. 48 万亩、35. 14 万亩, 养殖对虾 3. 56 万亩、 2. 5 万亩, 养殖桂花鱼 5. 5 万亩。 共涉及 216 个镇, 平均每个产业园 4 个镇。 共有 428 个实施主体, 平均每个产业园 8. 56 个实施主体。 带动农户 1646274 人,平均每个产业园带动 32925 人。 累计总投资 1237938 万元, 其中,省级财政投入 250000 万元, 市县配套资金投入共计 136130 万元,实施主体自筹资金共计 851808 万元。 平均每个产业园总投入资金24758. 8 万元, 其中, 省级财政投入 5000 万元, 市县配套资金2722. 6 万元, 实施主体自筹资金 17036. 2 万元。
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 2019 年 50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已经开工 1478 个, 开工率为 93. 13%, 较上月 新增开工项目 18 个, 环比增加 1. 23%, 其中, 已完工的建设项目 232 项,完工率为 14. 62%, 较上月 新增完工项目 31 个, 环比增加 15. 42%。已投入建设资金 428900 万元, 占总投资额的 40. 05%, 较上月 新增建设资金投入 34100 万元, 环比增加 8. 64%。 其中, 已投入省级财政资金 114200 万元, 占省财政资金总额的 45. 69%, 较上月新增省级财政资金投入 12700 万元, 环比增加 12. 54%; 投入地方统筹资金 118800 万元, 较上月 新增地方统筹资金投入 4500 万元,环比增加 3. 92%; 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195900 万元, 较上月 新增社会资本投入 16900 万元, 环比增加 9. 43%, 省级财政资金撬动地方统筹和社会资本投入比达到 1: 3. 75。 2019 年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年, 目 标任务要求省级财政资金进度达到 30%, 目 前已经达到 45. 69%。
2. “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 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扶持了 480 个村发展农业特色, 扶持产业产值比实施项目 前提高了 30%, 通过项目 带动, 做优了 丝苗米、 蔬菜、 鸡、 生猪、罗非鱼、 对虾等传统产业, 做强了 荔枝、 菠萝、 沙田柚、 茶叶、花卉、 南药、 鸽、 鹅、 鲍鱼、 生蚝等特色产业; 支持了 48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 所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 48 万亩以上, 带动了 农民增收, 参与项目 农民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 农民提高 10%以上。 2019 年全省有 24 个村镇获全国“一村一品” 示范村镇称号, 新增数量从排名靠后跃居全国第一; 66 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数量跃居全国前列; 认定了 100 个省级特色农业专业镇。 推动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 乡 村旅游、 康养、 智慧农业、 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3. 推动了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并带动农户 增收。
首先, 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共奖励新认定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132 家, 主要用于发展生产以及开展仓储、 物流、 加工、 冷链、 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建设支出。 例如, 东莞市对有农业对外合作的 3 家企业(东莞市供联惠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东莞市银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万达丰农投蔬果有限公司) 进行补助, 用于支持企业系统平台升级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等, 进一步促进农业对外交流合作, 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 。 其次, 支持30 余个休闲农业与乡 村旅游示范点项目 。 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每家销售收入均达 4000 万元以上(不含科技推广型) , 每家带动农户数超 1500 户 , 多则带动高达 3000 户 左右。 单个休闲农业与乡 村旅游示范点直接吸纳周边农民就业人数超过 20 人, 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套率达 100%。 最后, 根据试点方案启动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建设, 扶持提升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总之, 本项目 的实施推进了 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 推动了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档次规模不断提升, 惠及了 广大农户 ,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化发展,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 推动了 农业科技研究进步并提升了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项目 的实施使我省种业产业发展的设施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种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成效显著,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具体来看:
一是加强了 种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了 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通过现代蔬菜种业成果孵化示范园项目 建设, 收集种质资源 871 份, 培育新品种 11 个, 新建了 柑橘等特色果树母本园30 亩、 育苗大棚 150 亩, 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 60000 亩, 培训果农 200 人次。 收集、 引进和创制种质资源 2120 份, 培育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42 个, 培训农业人员 2080 人次, 建设新良种示范基地18 个, 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 503650 亩。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选育出一批优质、 抗逆(耐热) 、 高产的蔬菜新品种, 其中 22 个蔬菜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 件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部分品种和专利实现了 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开展种畜禽质量监督检查, 以水稻、 玉米和大宗蔬菜作物种子、 蚕种为重点, 开展了 种子企业和种子市场抽查, 抽取农作物种子样品数共 744 份, 合格样品数 733 份, 农作物种子合格率为 98. 52%; 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检测样品数 156 份,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完成了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 100 头、 4000 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三是农业科技研究取得新进展,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发展。 围绕水稻、 玉米、 花生大豆、 番薯马铃薯等产业, 以及现代种植业、 农业农村大数据、 精准农业、 畜禽机器人等领域打造了 51 个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研发出新品种(系) 、 新技术、 新机具、 新产品、 新工艺等共 1007 项,申请专利 971 件, 获得专利 469 件,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 183 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193 项, 在 SCI、 EI 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933篇, 出版著作 101 部。 第三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数量扩充至 51 个, 共遴选聘任首席专家 51 人, 岗位(专题)专家 442 人, 示范基地负责人 146 人, 辐射带动核心团队成员近3000 人, 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 人才支撑。
5. 提升了 农业生产能力。
首先, 丝苗米富香提质增效项目 完成了 丝苗米富香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取得了 相关技术发明专利, 实现了 含香量提高15%以上, 平均每亩实现节本增效增收 200 元以上。 水稻田间长势监测系统完成实施监控布点, 覆盖示范面积 200 亩, 辐射周边10000 亩水稻种植区域。 举办了 丝苗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培训班, 共培训全省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丝苗米和种业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共 200 多人。 农作物绿产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已完成集成水稻、 玉米、 马铃薯等粮油作物各 2-3 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 并在关键季节组织专家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县开展巡回指导超 150 人次, 开展了 2 次现场观摩活动, 培训 200 人次以上。其次, 市县级粮食考核项目 主要用于优质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和高效(冷) 加工线、 创建品牌。 如博罗县惠州九优粮油通过项目 实施, 实现了 机械化烘干, 提高了 稻米加工质量, 精米加工率提高 8%左右, 每吨加工效益增加 240 元; 项目 辐射周边农户 , 并开展稻谷机械化烘干服务, 提高了 农户 种粮积极性, 增加了 农户的种粮效益, 带动农户 2000 户 , 实现订单生产面积 6 万亩。
最后, 良种良法设施化工厂化育苗基地项目 实施有效地提升了 育苗技术和育苗能力, 有效地推进了 项目 区相关产业发展, 有力推进了 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通过多种模式合作增加了 农户 收入, 取得了 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源城区通过项目 实施,实现产能单次最大出苗达到 50 万株(包) , 按每株(包) 4 元计算, 每株成本 3 元, 年收入 200 万元, 利润为 50 万元。 经济效益可观。 在社会效益方面, 项目 年产 50 万株(包) 食用菌苗的生产能力, 供给 50 亩食用菌基地生产, 辐射带动全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聘请专家对农户 进行技术培训和种植现场指导, 让农户掌握食用菌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学习食用菌工厂化育苗技术, 提高农户 的种植技术和水平, 带动周边 200 户 农户 参与种植, 户 均增收 4000 元,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助推“粤字号” 农业知名品牌与交流合作、 市场体系建设。
该政策任务涉及项目 承担单位较多, 项目 内容差异较大, 不便于统计整合, 这里主要采用案例说明。 东莞市对 2018 年度新增获得省级“菜篮子” 基地称号的 3 家农业企业以及 2018 年经农业农村部复查通过的本市规模最大的 1 家定点市场进行补助, 用于支持农产品品牌的改造升级、 开展“粤字号” 品牌省内外宣传推介活动、 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等,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华南农业大学承担多个相关项目 , 目 前已经取得初步成功。
例如, 华南农业大学的中国-肯尼亚蚕桑产业园规划设计与合作交流项目 , 资金用 于支持派驻肯尼亚埃尔多雷特的常驻工作组( 2名技术骨干) 近 1 年的工作: 通过试验调查和总结分析(28 个“周工作简报” ) , 启动建立埃尔多雷特“珠江经济特区” 1 个标准化蚕桑产业小试基地, 建设 300 亩桑园种植区; 边试验、 边总结完善, 形成“肯尼亚现代蚕桑产业园埃尔多雷特示范基地规划设计与技术方案” , 并付诸实施, 相关成果形成了 2 篇研究论文;肯尼亚 5 人来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丝源集团, 进行了 为期 28 天蚕桑技术与管理的理论培训和生产实践学习。 又如, “一带一路”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建设项目 , 组织召开了 “一带一路科教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 , 组织开展了 “一带一路” 蚕桑科技创新与管理研修班。 项目 成员于 2019 年赴马来西亚、 塞内加尔等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对接, 并接待来自印度、 泰国等多个沿线国家专家学者。 并且组织专场成果对接与交易会, 包括 1 场科技成果对接与交易融资会, 协助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每周
二、 四举办常态化湾区农讯路演交流会等。
7. 提高了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和执法业务水平。
2019 年开展了 全省种植业产品、 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 例行监测、 专项监测和风险监测等监测工作,累计完成抽样 9549 批次, 其中种植业产品抽样 5234 批次、 畜禽产品抽样 4315 批次; 总样品合格率为 98. 8%, 其中植业产品样品合格率为 98. 72%、 畜禽产品样品合格率为 98. 9%。 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4618 批次、 例行监测 3860 批次、 专项监测 610批次, 农产品高通量风险排查 461 批次。 项目 的实施, 使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得到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检测、执法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基本完成年度绩效目 标。 具体而言: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检测、 追溯。 2019 年完成“三品一标”产品续展质量检测 203 批次; 完成种植业产品例行监测 1780批次、 畜禽产品例行监测 2080 批次; 完成高通量风险排查和预警监测 461 批次; 高通量药物残留风险评估样品 720 批次; 完成畜禽产品高风险兽药残留检测 150 批次, 蔬菜产品高风险农药残留200 批次; 完成畜禽产品应急监督抽检检测 204 批次, 种植业产品应急监督抽检检测 150 批次; 早稻、 晚稻样品重金属检测 203批次; 完成农产品监督抽查 2991 批次。
二是全年完成“三品 一标” 产品 认证 3371 个, 同 比增长11. 7% ; 扎实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工作, 召开 1 次无公害产品评定专家评审会, 完成 618 个产品评审并颁发证书; 严格把好“三品一标” 质量关, 2019 年度累计年检企业 210 家, 抽检产品 400个。 组织举办了 第二十届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 中国绿色食品宣传月 广州站活动。 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加强体系队伍培训, 培训了 各级工作机构检查员、 核查员、 技术员和企业内检员近 1100 人次。
三是指导推进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2019 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2. 4%, 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4. 9%, 大型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均达到 2019 年度考核任务目 标。
四是 2019 年我省强制免疫病种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 90%以上, 其中免疫注射禽流感疫苗免疫率 99. 51%, 口 蹄疫疫苗免疫率 99. 19%, 猪瘟疫苗免疫率 98. 3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率 97. 65%, 小反刍兽疫疫苗应免群体免疫密度均达 95%以上。 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及 2018 年度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发放率 100%。 从免疫和监测结果看, 全省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 70%以上, 畜禽抵御疫病能力较高, 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总体可控。 在农业农村部 2018 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的工作延伸绩效考核取得优秀, 全省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未发生大规模随意抛弃病死猪事件。
8. 保障了 农村改革试点任务完成并改善了 基层治理局面。
实现了 108 个涉农县(市、 区) 全覆盖, 对 648 个村和 3240户 农户 实施农民负担长期定位监测。 2019 年我省 29 个试点单位共有村组两级集体经济组织 107303 个, 29 个试点单位基本完成各项试点任务, 确认集体成员身份 635. 39 万人, 量化集体资产总额 1447. 02 亿元。 在粤东西北地区 12 市、 惠州市、 肇庆市以及恩平市、 台山市、 开平市共 91 个县区(非建制县区除外) 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奖补试点,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2019 年, 14 市流转面积 1072 万亩,比 2018 年增长 44 万亩, 增长率 4. 28%。通过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试点, 进一步解决了 农村土地“碎片化” 问题; 缓解了 农村土地抛荒撂荒问题; 促进了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 有利于资本进入农村, 提高农业规模经营面积, 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技术、 新品种推广使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019 年, 流向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共计 492 万亩, 有效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土地瓶颈问题。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得到了有效确认; 集体资产股份权能不断完善;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财务管理逐步规范。 通过开展农民负担监测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的减轻了 农民和村级组织的负担, 推进了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制度化、 规范化、 信息化, 民主化、 公开化, 保障了 集体成员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 管理权、 监督权和收益权, 改善了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局面, 促进了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9. 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2019 年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 126. 51 万亩, 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9. 35 万亩, 已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 2019 年高标建设任务为 120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 7 万亩) 的目 标。 续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 区 4 个, 新增粮食作物和其他作物产能超过规划设计目 标, 全部超过年度预期目 标。 高标项目 管护主体责任落实率、 工作任务进度达成率、 项目 验收合格率等指标符合规划设计。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财政资金亩均补助标准接近 1800 元(其中高效节水项目 亩均 2000 元) , 全部超过预期目 标。 从经济效益来看, 亩均增收和推动全省农业经济同比增长率等目 标均已完成, 受益乡 镇、 村和群众, 以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均达到 80%, 全部达成年度预期目 标。
10. 提高了 现代渔业生产力水平及其健康稳定发展。
2019 年用于现代渔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少, 其中下放到市县用于完成约束性任务专项资金 700 万元, 已经支出的资金部分在全省已扶持 30 余个纯渔村或渔民专业合作社, 扶持建立专门的渔业协管、 生产组织、 渔业统计、 信息报送、 政策宣传、 贫困渔民情况跟踪等制度, 定期(每月 ) 向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报送一次扶持情况和效果。 该部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渔业统计信息报送的办公设备、 印制渔业政策宣传资料、 安全生产组织和慰问贫困渔民,购买鱼苗给贫困渔民养殖, 并举办培训班, 等等。 另外, 保留省级审批权限部分资金则主要用 于支持现代渔业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等。 通过扶持渔业专业合作社建设, 对渔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应用、 渔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持续投入, 推动了 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有助于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总之, 专项资金通过支持建立健全现代渔业发展的各项制度和管理组织, 更新相关的管理设备和技术,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渔业的生产力水平, 进而能够带动现代渔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高渔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为市场提高优质安全的鱼产品。
四、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本节总结归纳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发现和反馈的问题,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项目 的专项资金使用率较低, 如农业农村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广州 ) 承担的项目 , 资金支出率为26. 24%;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 承担的项目 , 资金支出率为 41. 91%。 另外, 部分对下转移支付的指导性任务专项资金由于没有强制性, 导致使用效率低下, 专项资金得不到专款专用。
二是部分项目 管理有待规范。 受疫情、 招投标进度影响, 部分项目 建设任务完成进度有滞后。 如农作物生长信息感知与示范项目 受新冠疫情影响, 设备加工进度减缓, 影响到项目 任务完成进度。 又如, 由于农业基本项目 建设前期审批环节繁多, 项目 承担单位缺少项目 建设管理经验, 对申请流程不熟悉, 导致审批时间较长。 同时, 有部分项目 承担单位存在内部单位或职能部门沟通不畅, 重申报、 轻实施的现象, 对项目 实施工作不够重视, 项目 建设抓得不紧, 推进不力, 导致项目 实施进度被延误。 个别项目 承担单位对项目 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管理不够规范, 在网上报送信息方面存在缓报、 报送信息不够完整等问题。
三是部分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绩效理念有待强化, 绩效目 标设置不够清晰具体, 项目 库建设滞后。 部分项目 绩效评价指标细化程度不够高, 无明确具体绩效目 标。 部分市县存在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相关政策、 申报流程理解不透的现象, 不敢于转变“先谋划事、 再安排钱” 的工作思路, 依然存在“先安排钱, 再研究事” 、 “钱等项目 ” 的工作理念, 项目 库建设进度缓慢、 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系统安排和长远考虑, 部分项目 实施单位存在畏难情绪,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二) 改进建议
针对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资金下达和资金管理方面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 多举措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 针对部分项目 预算与实际支出偏差较大的问题, 应加强项目 库储备, 加强对项目 预算的审核, 预算编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依据, 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为保证专项资金申请及使用准确合理, 要细化预算执行环节, 尽量对所有可能产生的费用考虑周到, 避免在执行过程中一些费用无法归口 , 要结合其他同类项目 的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 并依据项目 的特点调整编制预算。 其次, 督促项目 单位, 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及计划推进项目 , 克服困难, 全力以赴,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加快项目 建设进度, 特别是加强对重点项目 的督导, 确保按时、 保质、 保量完成项目 建设任务, 早日发挥项目 的投资效益。 再次, 督促落实配套资金。 严格按照项目 初步设计批复的投资规模, 落实配套资金, 保证项目 建设内容和进度如期完成。 同时, 建议对事业单位承建的公益性项目 取消地方配套。 最后, 完善项目 储备库建设并统一入库。 现有项目 库系统有待完善, 市级农业部门无法查询监控各区项目 申报及进展情况, 建议加强不同部门项目 库系统之间的衔接与统一, 统一入库的文本与程序, 减少基层人员的重复劳动; 开发完善项目 执行信息报送,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开展项目 申报、 审批和资金支出的全流程监控。
2. 优化财政专项资金审批管理流程。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流程, 简化资金审批程序, 考虑一些项目 实施单位的特殊性, 适当将下达项目 经费的时间提前, 从源头上保障项目 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使用单位反映的专项资金使用存在操作难的问题, 组织相关专家论证, 在实操层面上制定规范的实施方案。 建议组织相关项目 实施人员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 孰悉项目 管理流程, 学习财务工作相关的知识, 提高业务素质水平。
3. 持续完善资金管理。
粮食考核及良种良法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需要考虑农时和工程建设周期, 相关项目 研发也对农时有要求。 建议项目 资金下达最好结合项目 实施要求, 能够在不耽误农时情况下实现项目 任务和目 标; 对于确实耽误农时的项目 , 建议适当延长建设期限; 在项目 实施管理方面, 允许项目 根据农时需求调整完成期限。考虑新冠疫情影响, 适当给予项目 延期。 另外, 部分项目 有一定研发或实施周期, 投入资金需求有持续性特征, 建议给有潜力的项目 予以一定的延期资助措施。
4. 健全项目 监督管理制度。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促使项目 承担单位重视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强化项目 承担单位的主体责任, 明确项目 承担单位在得到使用专项资金权利的同时, 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 的监督管理, 落实监管责任, 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 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 按规定做好对专项资金项目 的检查、督导、 整改、 考核验收等, 确保专项资金安全有效地使用, 发挥专项资金的预期使用效果。 对进度较慢的项目 , 采取督查、 通报、约谈等方式, 督促项目 承担单位加快建设进度, 完成目 标任务。敦促项目 单位, 完善项目 管理制度, 强化对项目 各个环节的管理,并及时完成网络系统信息上报等工作, 进一步规范项目 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