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陈 珉**
目 次
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在中国业已成为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在全球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网站上键入“价值链”这一关键词,便可找到至少50篇以上的中文的研究文献的链接,是关于价值链管理和价值链会计的。笔者也是通过这一方法了解到这一新近的热门领域的研究成就的。可喜的是,沉寂已久的管理会计领域因为这一课题的升温似乎又焕发出一线生机。然而,作为一名职业管理咨询顾问,从个人眼光看来,现阶段中国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对“价值链”这一战略管理范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透彻,从而导致对价值链分析在理念、方法上存在偏差,由此造成在价值链会计定位上的谬误;
其次,由于缺乏对西方工业化国家价值链管理应用实务的历史和最新发展的了解,从而使得研究始终停留在管理理念的阐述和应用前景的规划设想层面上,缺少能够对我国管理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最后,也是真正促使笔者撰写本文的直接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研究未能建立起一套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法直至管理工具的学理研究模式。为此,始终无法建立起这一管理和会计相结合的新领域的研究框架,更无从说起在这一框架下逐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笔者深感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其价值应当定位于为管理和会计学术界、实务界提供了一个引发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的契机。
创造的价值必须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如图1所示,消费者的利润为P—C,代表了生产者在创造的价值中所获得的部分,价格P决定了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作为利润被生产者获得,以及有多少作为消费者剩余由消费者占有。
不创造正的价值,企业就无法生存。为了超过同行的一般水平,获得竞争的优势,公司不仅要创造正的价值,而且要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这样,公司就能通过比对手提供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胜过其它公司,即使对手降低价格重新达到相等的消费者剩余,公司仍然比对手挣得更高的利润率,从而取得竞争的优势。
价值的创造体现在生产过程的各个具体活动中,价值链是分析一个组织各个运作活动在创造价值贡献大小的有用工具,同时,它也从根本上将公司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综合体来考虑,这些活动包括生产操作、营销与分销、后勤等。价值链中的每一活动既会增加消费者从公司产品中获得的收益B,也会增加公司在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成本C。在这些不同的活动中,影响创造的利益与发生的成本的力量是很不相同的,通过价值链的分析,就可以评价公司竞争优势来源来源于哪些活动环节。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用来分析企业的竞争态势,有助于企业认清在运作活动链上的优劣环节,调整价值链结构,补强薄弱环节,保持原有的强项,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有许多,如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创新优势等,但归根到底,只有两种:一种是成本领先,另一种是不断创新。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这就必须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这些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就是价值链分析法的内涵。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有其目的,都是为了取得价值的最大化。为了达到其目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运作活动,包括设计、生产、营销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综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
图2
企业的价值链可总结出如下的特点:
战略选择决定着企业的行动。成功的企业将它们的资源投入到那些能带来最大战略利益的行动当中。作业基础成本法和作业基础管理(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 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 ABM)便是帮助企业管理者制订企业战略以及为将战略落到实处所需要的行动及其与企业资源之间关系的一种管理方法。换言之,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目标已经远远超越了会计上的成本分摊和计算,扩展到对企业活动、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的计量从而对分配于上述这些企业活动和业务流程直至产品和服务上的企业资源予以定价。
例如,成本领先是一种实现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作业基础成本法和作业基础管理对这种战略的筹划和实施便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辨别了关键作业、成本动因及为降低成本而改善业务流程的途径。提供卓越的顾客价值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另一种经营战略。这一方法能帮助管理者发现价值增加的机会。通过识别和分析关键作业、业务流程及改进方法,还能够帮助发展客户战略、支持技术领先战略或者辅助支持定价策略的制订。
尤其,通过作业基础成本法和作业基础管理,对如下战略管理问题给予了回答:
作业基础成本法引入了作业这一新概念,图3显示了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基本思想框架。
引入“作业”这个成本计算的中介,建立“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假设,力图揭示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使得成本的计算对象更加明细化和精确化。作业基础成本法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确定作业,找出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是将资源和作业成本进行分配的依据。
从上述可见,作业基础管理是从作业基础成本法发展而形成的,在思想理念上属于成本导向的;而价值链管理的长处在于对产出的重视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利益导向的战略思维观念。与此同时,恰是因为两者在分析方法上,都将视野集中于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活动(作业),因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设想:互动有机地应用价值链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优势,通过对企业所在产业链和企业内部整个价值链的分析,寻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增值环节,通过对企业资源的战略性整合和集中配置实现价值增值,营造竞争优势,同时对微观作业活动进行成本价值分析,消除资源浪费,节省投入,实现投入/产出两个方面的价值增值。
图4和图5指明了价值链管理和作业基础管理的逻辑关联的基础在于业务流程。构成价值链的是企业运作中互有差异又相互联系的各种流程和作业,作业基础管理所针对的对象就是这些流程和作业。价值链高度概括并抽象出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并揭示出了这些活动的目标本质——价值增值;作业基础管理则为价值链分析和企业竞争战略的策划和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也正因为此,会计便不可或缺地参与到了价值链管理当中。
“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can’t measure. 你无法管理你不可计量(测度)的对象。”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西方管理名言。正是这句名言所包含的理念,促使不少学者开始价值链会计研究的尝试。会计能够对价值链管理做出贡献,或者说,在会计领域拓展出一片价值链会计的新疆域,并非不可企及。因为长于计量是会计的天然属性,会计能够为价值链管理提供富有价值的数量分析方法。
然而,在管理实务中,价值链分析和管理还难见会计的身影。具体而言,作业基础成本法和作业基础管理在现实的应用中,至今仍是一件令人敬畏的屠龙术。换一种思维方式的话,作业基础管理这一先进的方法在实施工具上还存在诸多未尽如人意之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在于,至今,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中,缺乏对作业这一至关重要的管理对象的确切定义和描述,缺乏对作业的标准化分析规范。
正如上述,价值链管理和作业基础管理都涉及到了流程(或者活动)。那么,从流程管理及其分析工具当中寻找资源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
图4
图5
流程,英文“Process”,中文也有翻译为“过程”。流程是随着业务流程重组的兴起而被人们所熟知并加以研究的。业务流程重组最初于1990年由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教授在“Reengineering Work: Don’t Automate, But Obliterate”(《重组工作:不要自动化改造,而是彻底铲除》)一文中提出,后来哈默教授与CSC Index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于1993年发表了《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随后,BPR这一新的管理思想,便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整个美国和诸多工业化国家,并大有风靡全球之势。BPR曾被认为是“恢复美国竞争力的惟一途径”,并将“取代工业革命,使之进入重组革命的时代”。在它的影响下,各种重组之声不绝于耳,如Redesign(重新设计),Reorganization(重新组织),Reposition(重新定位),Revitalization(重新充满活力)等等。企业似乎进入了一个“重组一切”(Re-everything)的时代。
迈克尔·哈默博士的创新思想主要在于,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重组”和“流程企业”这两个重要的理念。流程管理的对立面是“hierarchy management”,中文译作“科层制管理”,也有译作“层级式管理”。根据“流程管理”的逻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不是哪一个独立的部门或者个人,而是企业的流程,流程的变化或者通过“改进”或者通过“重组”,也都不能限制在现有部门设置的框架里来进行,而是需要根据流程的增值性要求来配置资源、形成适应于流程需要的新的组织机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流程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流程决定组织,而不是组织决定流程。
关于流程是什么,可以给出多个定义:
不同的定义,强调了不同的要点,但归结起来可以发现,“流程”的定义包括了这样六个要素:输入资源、活动、活动的相互作用(即结构)、输出结果、顾客、价值。
分析这些要素,我们可以发现流程具有以下特点:
按照上面所说的流程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活动一直细分下去,那么,分到什么程度才停止呢?对于这个问题,哈默博士曾经提出过一个实用的原则:如果一个流程没有让三个不同岗位感到很烦恼的话,你就不要把它作为一个流程。其实,他所强调的是一个通过协同来发挥流程效率的意思。如果完全是依靠一个岗位、一个个人的技能和能力就能完成的活动,那么,我们说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切入的问题,即怎样通过提高他的技能、培养他的能力,使得这个活动圆满地完成。因此,到流程已经细分到各活动的完成效果已经可以由单个岗位来保证的时候,我们就适可而止了。
通过对流程管理的回顾,我们知道,企业的流程具有多个层级。图6高度概括了各层级流程之间的结构关系。
图6
流程管理中的流程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流程层次结构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国外学者William J·Kettinger,James T·C·Teng,Subashish Guha三人对流程重组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终归集出可以用于流程重组的25种方法、72种技术和102种工具。其中,方法大都大同小异,Guha等在诸多方法基础上提出,整个过程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6个阶段,即构思设想、项目启动、分析诊断、流程设计、流程重组和监测评估。需要强调的是,72种技术并非流程管理的专用技术,许多方法由来已久。其中,具有最具有流程管理代表性的技术工具就是IDEF流程图分析法。
IDEF是ICAM(Integrate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definition method的缩写。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分析设计工具。系统分析是复杂系统设计的重要步骤,它将复杂系统分析成相对独立的较简单子系统,再把子系统分解成更简单的模块,如此自顶向下层层分解,直到最底层。图7展示了三层结构的IDEF分解过程。
图7
不难发现,无论业务流程还是经营活动,都可以自整个企业一直到单个岗位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结构分解并据此做出分析和优化。图8和图9分别从两个方面揭示了适用于各层级流程、活动的分析的思想方法。
图8
图9
经过上文大量的铺陈,已经不难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如果要让作业基础成本法和作业基础管理在价值链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换言之,价值链会计的有效应用,必须借助作业工程法这个有效地分析工具。
作业基础成本法和作业基础管理的难点有二,一是如何定义作业,二是如何确定与各种不同的作业相匹配的成本动因。但是,在学理上,作业基础成本法并未认识到作业具有不同的层级,并且不同层级的作业之间结构方式也存在相当的差异。为此,在管理会计的实务应用当中,由于这一问题必然导致被定义的作业可能包含着多个子作业,甚至子作业还包含了多个孙作业,由于子作业可能存在的性质上的差异,需要确定不同的成本动因与之相匹配,从而影响到了成本分配、作业分析和企业资源定价的混乱。并最终影响到价值链分析的导向性错误的存在。
而借助流程分析技术,我们能够自上而下系统地解构企业的全部流程。最具价值的是,通过流程分析,能够清楚地确认并定义作业的层次和相互关系。借用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工程(Reengineering重组,即再工程,其前提应该是Engineering,工程)概念,笔者提出作业工程(Activity Engineering)作为价值链会计的应用技术工具。而最小作业单元(Minimum Activity Unit)是作业分析的基础性单位。
最小作业单元(MAU),是最底层流程的构成要素。最小作业单元自身并不具备上文所描述的流程的性质和特点,也就是说,最小作业单元不是一个流程。这里有个形象的比喻,在生物学上,人体器官被认为是维持人提供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细胞才是构成生命的最小单元。一个细胞本身是无法发挥出,但细胞的结构化组合形成了器官和人体组织,而器官之间的有机结合最终维持了生命的正常活动。与此相类似的是,最小作业单元就像细胞一样,构成了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目标和作用的流程,而不同流程(注意,企业组织机构是为流程服务而不是相反)的有机组合支撑着企业的运转和营利活动。与流程的目标性和价值效用导向相区别的是,最小作业单元则以任务为核心,以成本耗用为导向。
图10是最小作业单元的结构模型:
图10
更进一步,在本质上,最小作业单元也具备了输入、控制、输出和机制这四个要素。并且(ICOM)需要具备明确的定义。图11描述了最小作业单元的基本要素:
图11
最小作业单元耗费资源并以其完成的任务作为输出,一系列任务的达成便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流程并达到流程所设定得目标,从而创造出价值的增量。图12展示了最小作业单元组合成流程并通过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流程所应达到的目标。
图12
会计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而产生的。但是,自从财务会计从管理会计分离出来之后,作为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管理会计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50年代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阶段。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ective),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iciency),强调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不过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已,其本质都一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
因此,无论是执行性还是决策性管理会计,都是围绕“效益”而展开的。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管理会计又致力于如何为优化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服务。可以说,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的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如何为优化企业“价值链”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的。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value-added)而展开。
进入90年代以后,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搜集信息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使用这些信息的使用者。管理会计不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行为,而变成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产生,而它们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corporation reengineering)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则发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从宏观上说,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从微观上说,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这样的宏微观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核心能力包括以下要素:
如果说20世纪是“竞争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竞争力的世纪”。从价值链通用模式出发,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包括研究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相比之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短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向顾客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这个过程强调对顾客灵活、及时、有效、连续地提供产品或服务。在今天的竞争中,时间变成了一种主要的竞争性武器。“时间就是市场份额”,对顾客的要求做出快速、可靠的反应是获得并保持有价值顾客的关键。因此,时间、质量、风险和成本是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的业绩评价指标。作业成本管理会计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以产品设计(成本)、适时生产系统(时间)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等基本环节为重点,优化企业“作业链——价值链”,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管理会计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了以作业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作业基础的成本形态研究、作业基础预算方法的诞生、作业基础本量利分析等一系列围绕作业这一核心概念的管理会计方法正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管理会计在微观方面向着作业层深度推进。
图13
正如生物学由器官组织级发展到细胞层次一样,当管理会计由企业、流程、职能层面推进到作业(最小作业单元)层面的时候,必将给整个学科的发展带来无可限量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