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973计划200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2024-07-16 来源:独旅网

 

 

973计划200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一、  农业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1.农业植物品种、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

(1)油菜籽油脂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代谢调控。研究油菜籽中油脂形成与含量的调控机理及其与环境互作的分子机制,为油菜乃至整个油料作物的高含油量育种提供科学基础。

(2)农作物骨干品种(亲本)遗传构成与利用效应的基础研究。研究农作物骨干品种(亲本)遗传机理与亲本效应,阐明骨干品种与亲本间基因互作、质核互作、基因环境互作的网络系统和遗传物质传递机理,建立农作物遗传育种新理论和新方法。

2.农产品安全的基础研究

(1)农产品有害物质形成机理及控制途径。研究农产品中危害人类健康的外源性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机制、演化规律和控制原理,为建立农产品有害物质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2)重要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研究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流行机制和宿主的免疫机理及免疫防治途径,为防病、治病提供新原理和新手段。

3.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形成与调控机理研究

重要农作物抗病性形成的分子机理与重大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其可持续控制。研究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为作物抗病育种和新农药开发提供基础;从分子、种群、生态系统多层次研究害虫成灾机理,提出害虫可持续控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4.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

北方草原与农牧交错带生产力与生态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研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维持原理,重要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重要物种的综合生态适应对策, 构建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大尺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型与范式。

5.家养动物复杂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

重要家养动物复杂经济性状和品种形成的遗传机制。利用基因组学等技术,发现影响畜禽等家养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或基因网络,阐明其调控性状表型的分子遗传基础,为畜禽品种的可持续改良提供基础。

二、  能源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1.我国煤的成藏规律、开发及高效清洁利用的有关科学问题

我国深层煤资源成藏规律及开发有关的基础研究。研究我国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揭示影响深部煤矿开发的构造应力场、地温场、煤层瓦斯、深部岩溶水的赋存和运动规律,建立高效找矿和快速精细探测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深部煤炭的高效安全可采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2.我国石油资源、开采、加工有关的科学问题

(1)我国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发育规律的基础研究。研究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成藏过程和成藏效应及其叠加和复合,提出叠合盆地油气形成与分布预测理论,为我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层类型及储层流体的分布特征,揭示油藏流体流动及渗流规律,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2)绿色高效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的基础研究。以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工艺为对象,研究相关的新反应、新转化机理、新催化材料及新反应工程,为我国石油资源的绿色高效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3.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某些关键基础科学研究

(1)低价、长寿命光伏电池有关的基础科学问题。研发低价、长寿命新型光伏电池的制造技术,揭示影响光伏电池效率及稳定性的因素,为建立大规模有效的光伏储能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我国大规模,有效地发展风能及生物质能的有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在我国大规模发展风能有关的基础科学问题,材料问题及必要的基础技术。

研究在我国具体情况下有效地开发生物质能的途径或生物质废料利用的基础科学技术问题。

4.节能降耗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研究

(1)高效洁净燃煤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研发高效的燃煤技术及先进的燃烧器,揭示燃煤污染物的生成机制并形成其控制技术,推动我国燃煤技术向高效、洁净、节能的方向发展。

(2)高能耗领域先进节能理论和方法。大幅度减低如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能耗行业能耗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研究,降低国家电力输配系统能源消耗的基础研究,发展建筑节能设计理论和先进节能供热系统的基础研究。

三、    信息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1.纳米尺度硅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基础研究。

针对未来5-15年大规模集成电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适用于纳米尺度硅集成电路的新器件,新结构,新工艺等的基础研究。申请者可选择以下部分内容:

(1)研究高速低功耗的新型逻辑器件:采用新的器件结构、工艺、材料来实现纳米CMOS器件;构造基于新原理的可高频工作、高密度集成的新功能半导体器件和电路。

(2)研究新型存储器件:通过设计新型器件结构、引入新材料实现高性能的存储单元,实现速度、功耗、密度、可靠性等的优化。

(3)研究新型互连技术:提出新的互连方案及隔离方案,改善目前互连延迟日益增大的问题,提高电路性能。

(4)纳信息功能器件的基础研究,包括纳尺度多场耦合及纳智能性质、纳信息功能器件原理和概念设计、纳功能器件的构筑方法等。

2.宽带光纤与无线信息网络中的集成光电子器件与新型微纳光电子器件基础研究

面向国家对宽带(10-40 GHz)光纤与无线信息网络的重大需求,开展关键集成光电子器件的科学问题和基础制备技术研究。申请者可选择以下部分内容:

(1)围绕射频,微波与光子作用机理、线性和非线性可控的材料人工改性设计与生长制备技术,研究高速、高线性度DFB半导体激光器/电吸收调制器集成光源和宽带、高线性度光探测器。

(2)围绕微波光子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宽带高速无线信号的线性光传输和光控制理论及实现,开展支撑微波波束形成和智能天线的微波光子学器件与技术研究;开展基于微腔电动力学、光子晶体等微纳结构的多通道复用与解复用器件、微波延迟线和单光子光源等的研究;在超快过程中的载流子动力学、硅基超晶格材料能带工程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固态材料的THz波的产生、探测器件与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功能器件及应用的基础研究,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理论、材料物性、正向设计、材料和器件的制备和表征等;基于介观光学的新一代纳/微光子学器件研究,探索新功能、微型化光子学器件与集成技术。

3.新的网络体系基础研究

当前传统的电信网难以适应宽带化和流媒体业务,互联网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安全性挑战以及对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问题,宽带移动通信对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终端的广泛使用和传感器联网将网络的异构互连和泛在性要求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网络体系需要变革,新一代网络成为研究重点。申请者可选择以下部分内容:

适应上述应用环境的安全可控的网络体系及新的交换/选路模式;多域多层多颗粒性的传输网的资源优化和生存性机制与算法;支持异构互连和协同应用的新一代无线移动网络组织理论与关键问题;逼近Shannon极限的新的调制、编码和多址复用无线通信理论和算法。

4.需求工程—对复杂系统的软件工程的研究

自本世纪初以来,由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飞速发展,旧的“软件危机”尚未彻底解决,在“新形势”下又出现了新的“软件危机”。

所谓“新形势”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的规模尺度和复杂程度的剧增;下一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和逐渐成熟的网格技术;软件中间件、预购件、Agent技术的逐渐成熟和Entity 、Ontology等概念的发展;基于语义网络的资源聚合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信息安全、确认和验证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等。 解决“新形势”下的“软件危机”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问题,从软件技术的领域而言,应研究针对这类复杂系统的软件工程,即:需求工程。

“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行之有效的需求获取方法;实现“用户主导、面向领域”的需求建模过程;形成促进协同工作和逐步优化的需求规格;构建真实可信的需求验证理论、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科学的需求管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5.智能信息处理的科学基础与前沿问题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处理要求,当前信息处理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信息的载体到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地模拟人的智能来处理各种信息。人工智能学科与认知科学的结合,会进一步促进人类的自我了解和控制能力的发挥。研究具有认知机理的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探索认知的机制,建立可实现的计算模型并发展应用,有可能带来未来信息处理技术突破性的发展。申请者可选择以下部分内容:

以图像和自然语言的理解为基础的感知信息处理理论与算法;机器学习的理论、机理和方法;学习与记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基于知识的协同工作环境;基于环境认知的人工智能系统;“基于内容”的智能化信息安全和可信的基础研究。

四、  资源环境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1.水资源与生态过程

(1)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机理。以北方干旱区、长江上游、西南喀斯特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揭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动力学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构造多尺度的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研发适应自然生态过程的水土调控技术,建立水土流失及其环境效应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

(2)湿地生态过程与水环境效应。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机制,从湿地生态水文过程阐明生态需水规律,基于湿地水生态和水环境过程建立湿地生态安全模式。

(3)缺水区域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缺水地区水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相互适应机制,人类高强度干扰下水文循环模型,人-地关系变化及其作用下的水资源时空变化机理,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综合调控。

2.大陆演化与成矿

大陆边缘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以大型矿床聚集和具有找矿潜力的碰撞造山带为对象,探讨大陆边缘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与金属元素巨量聚集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和成矿机理,研发识别隐伏大规模金属堆积体的理论、技术。

3.环境污染与控制修复机理

(1)环渤海地区复合污染、生态退化及其控制修复原理。阐明区域性水资源短缺与复合污染联合胁迫下导致的大规模区域生态退化及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的机理,揭示复合污染界面过程及形成原理,提出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2)高放射性核污染的环境修复的基础研究。研究高放射性核污染的生态安全性评价,阐明高放射性核污染生态环境修复机理。

4.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变化及气候影响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提出我国大洋环流预报模式,阐明大气-海洋界面能量交换规律,揭示云与飓风形成发展的物理机制,明确海气相互作用规律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大气气溶胶分布、变化及其气候影响。深入认识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气溶胶分布与变化特点及区域大气灰霾形成机理,研究关键气溶胶的辐射气候效应,为我国制订相应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五、  人口与健康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1.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机理、诊断、治疗与预防的基础研究

(1)重大血管性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围绕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病和防治机制研究,为国家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II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研究“胰岛素抵抗”的遗传与环境机理。通过代谢组学等研究揭示II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规律,为II型糖尿病防治的新方法与新途径奠定基础。

2.人口安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

生育调节及其相关重要疾病。从精、卵发生与成熟,受精以及胚胎着床入手,开展人类生育调节与生殖控制分子机理以及生殖相关重要疾病的基础研究。

3.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与生物安全

低氧、严寒等环境因素损伤机理与干预措施。研究细胞对恶劣环境因素的感知及其损伤信号在细胞内的转导,阐述损伤与适应的机制,建立预警—预防—诊断—治疗一体的干预体系。

4.衰老的机制与干预的基础研究

研究细胞与器官衰老的机制,建立中国老年人个体化生物学衰老的评价体系,寻找通过药物或调节机体内环境来延缓衰老的途径。

5.重要传染病基础研究专项

主要支持艾滋病毒生物学和免疫应答机制、感染与免疫的基础研究、动物细菌性疾病致病机理、禽流感和流感相关基础研究等方向的研究。

6.中医理论专项(以课题形式申报,详见申报要求和说明)

(1)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经穴的特异性效应和影响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研究,开展多学科协助,为临床循经取穴提供科学依据。

(2)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确证系统化中医治疗方案疗效评价要素的中医理论基础,个体化治疗的个体、动态与整体疗效评价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促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化。

(3)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材道地性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道地性、安全性及中药配伍等科学问题研究,为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创新药物研究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4)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创新病因学说研究。主要包括复杂疾病发生的中医病因学和同一诱因引发不同疾病的机体反应机制研究,提出新的治则、治法,开辟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及现代复杂难治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

六、  材料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材料科学基础

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针对信息技术发展对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的需求,围绕功能集成、低维结构(量子结构)等相关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2.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材料科学基础

(1)高效、清洁能量转换材料与环境净化材料。开拓清洁能量转换材料的新体系、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发展具有安全长效功能的环境净化材料和抗菌材料的基础研究。

(2)材料的环境行为及服役性能的基础研究。研究材料和材料体系服役过程中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和规律,现场检测原理、方法和技术,失效的诊断和评估,为重要关键材料体系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材料科学自身发展的学科基础

(1)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面向材料应用性能,通过设计、集成,获得所需材料,缩短材料生产周期,降低材料制备成本。

(2)先进材料合成、制备、加工成型的基础研究。研究和发展先进的材料合成、制备与加工成形新原理新方法,发展材料的短流程制备与成形加工技术,实现对材料组织和缺陷的控制,促进传统材料产业技术进步和高性能新材料发展。

七、  综合交叉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1、先进制造与复杂系统中的共性科学基础

极端条件的制造技术基础研究。研究极端环境条件下复杂制造的科学基础以及制造科学与其他学科综合交叉的重大科学问题。

2、城市发展方面的基础研究

(1)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工程安全的基础研究。围绕大城市交通拥挤瓶颈问题,现代城市物流配送调度问题,重大城建工程安全及其生态评估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3、社会安全中的有关基础研究

针对火灾、爆炸、地震等突发性灾害的公共安全基础研究。针对重大突发性灾害现象,开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等的灾害成灾机理、控制原理及灾后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4、多领域交叉的重大基础问题研究

(1)化学催化和生物炼制中的基础研究。通过促进化学催化、生物催化和代谢工程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相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及其在能源、材料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应用科学研究中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施设计和评估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纳米科技应用中生物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探索研究;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科学研究新方法和手段。

(3)典型地区、行业中二氧化碳和硫、磷、氮等元素的减排、循环经济及资源化的基础研究。围绕促进区域、行业性循环经济、节约资源等重要目标,研究碳、硫、磷、氮、氯和金属等重要元素的减排、分解利用及其资源化。

八、  重要科学前沿领域重要支持方向

重要科学前沿领域重点支持以下方面的研究:经过自然科学基金等前期培育、可望在国家更高强度支持下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研究;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需要重点部署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基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开展的前沿研究;基于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开展的基础科学前沿研究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