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如果在生活中长期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话很容易会导致胆囊炎的形成,胆囊炎发病的时候非常疼痛,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那胆囊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1、代谢紊乱
由于胆固醇代谢的紊乱,致胆固醇酯沉积于胆囊黏膜而引起轻度炎症,其中约有半数可有胆固醇结石之形成。胆囊外观多无明显异常,囊壁可稍增厚,色泽稍显苍白;胆囊黏膜明显充血肥厚,黏膜上有无数黄白色的胆固醇酯沉淀,形如草莓,故本病亦称“草莓胆囊”。
2、血管因素
由于胆囊壁血管病变可导致胆囊黏膜损害,胆囊浓缩功能减低或丧失,终致胆囊壁纤维化而引起慢性胆囊炎。
3、结石或寄生虫嵌入
胆囊是胆囊管末端的扩大部分,可容胆汁30~60ml,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2~3mm,胆囊管内粘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对胆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
4、胆囊梗阻
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胆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趁机活动起来而发生胆囊炎。
5、病菌感染
由于胆囊有储藏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因此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道长,而且,接触的胆汁浓度亦高,当人提交免疫力低下,胆道内有细菌滋生,就容易引起胆囊感染,形成胆囊炎。
6、暴饮暴食易
暴饮暴食的人,胆汁容易变得浓稠、容易形成胆结石,从而诱发胆囊炎等疾病。对于这种胆囊炎患者一般是在过量进食了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后引起急性发作。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黄疸、恶心、呕吐以及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
7、预防胆囊炎措施
一、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 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 ,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 ,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 ,防止过度的肥胖 ,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二、要讲究饮食卫生 ,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 ,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 ,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三、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 ,防止腹部受凉 ,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 ,使胆囊强烈收缩。
四、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 ,要及时治疗 ,避免引起胆囊发炎。
五、如果发作比较频繁 ,症状比较重 ,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 ,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 ,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
六、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七、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
八、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