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什么意思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的是当人们食用带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夏季高发,动物性食品多见,发生原因多为食物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被致病菌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哪个季节高发
夏季,7、8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其中尤其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这是因为夏季高温高湿雨天夹杂来袭,正是细菌微生物繁殖的最佳时机,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大部分细菌繁殖并产生毒素后,食物的外观并无明显变化。所以人们误食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很容易发病,从而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稍不留神你可能就中招了。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1、潜伏期短,通常进食后几个小时内就会有所表现和反应。最多的时间也就2、3天而已。来势急剧,发病呈爆发性。当然,这种“潜伏期”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引起食物中毒的病毒不同所致。
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表现大多是以急性肠胃炎的症状为主。患者通常会出现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
3、发病和饮食有关:如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中,不吃者不发病。中毒原因排除后不再有新病例发生。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5、这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季节性。夏季细菌性食物中毒更易发生。因为在这样的季节里,细菌很容易滋生和繁衍。并且这时候对于传播疾病起重要作用的蚊蝇也较多。
6、病情的轻重与进食的食物量及人体的抵抗力有关,进食量多、抵抗力低的病人病情较严重。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加强对不洁食物的辨别
生活中应加强对不洁食物的辨别。避免购买腐败、腐烂、变质的食物;应选择正规商家的合格加工制品;一些细菌在食品上繁殖后并不会改变食品的外观、气味,所以不能单纯地以食品是否腐烂、变味来判断能否食用。
2、现做现吃、生熟分开
对加工食物应该现做现吃,尽量不要放置过长时间。如果食物变味变馊,应立即停止食用。注意清洁卫生,避免生、熟食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3、养成良好饮食及生活习惯
家中所剩的食物一定要及时放入冰箱保存,高温加热后再食用。生吃瓜果前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勿暴饮暴食,可导致消化道损伤,降低胃肠道的正常抗病能力;还有,厨房的刀具、案板、抹布要经常清洗、消毒。
4、注意食物的高温杀菌
生肉、乳、蛋和蔬菜等不可避免的带有各种细菌。充分加热是杀灭食物中致病细菌的关键措施。各种食品食用前最好蒸熟煮透,特别是肉类。剩余饭菜和存放时间达4小时以上的熟肉或肉制品,食用前必须回锅。
尤其对水产品的烹调需格外注意,应烧熟煮透,切勿生食;对于宜生食的水产品(如海蛰)宜用40%盐水(饱和盐水)浸渍保藏,食用前用清水反复冲洗或洗净后用食醋拌渍。
5、冰箱并不是“保险箱”
大部分细菌适宜的繁殖温度在 37℃左右,在10℃以下,绝大部分细菌繁殖缓慢。因此,冰箱贮存的食物只能延缓细菌的繁殖生长,不能杀灭细菌。一些致病的细菌,如李斯特氏菌、耶尔森氏菌等甚至能在4℃左右缓慢繁殖,所以冰箱并非保险箱,食品不宜在冰箱中保存过久,食用前必须再次加热。
6、防止食物被其他动物污染
细菌可通过尘土、昆虫、粪便、食品加工、人的携带等方式传播。其中,防止老鼠、苍蝇、蟑螂孳生等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