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宗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全员育人效益。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快乐体育”为教学理念,根据上级精神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创编学校集体操,在项目、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上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课余时间大课间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宽广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颖有趣的体育活动项目。
三、组织机构
组长:王世春(校长) 副组长:卫志权(副校长) 吴卫东(副校长)
成员:戴淑霞(教导主任) 张梅(办公室主任) 费文曦(总务主任) 卫平凤 (体育教师) 孙抒(音乐教师) 各班主任
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管理,德育部负责对各班级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考评,卫平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孙抒负责校园集体舞的编创及每天大课间的广播音响控制。
四、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上午两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采用先集中活动再分组活动的形式,以阳光童年为主线串联活动全过程。分组活动是体育课程标准以班级为单位,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等内容。
(一)场地划分(具体看场地划分图)
一年级:运动场东边。
二年级:学校A、B楼中间空地。
三年级:田径场南边。
四年级:田径场中间。
五年级:乒乓球场地。
六年级:田径场中间。
(二)大课间活动流程
1、进场:5分钟
2、校园广播操
3、校园集体舞《小白船》
4、全体师生绕操场跑步两圈。
5、四、六年级,其余年级分班级集体活动。(跳绳、乒乓球、跳长绳、 踢键子等活动相对集中安排,每周轮换一次。)
五、管理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和大队部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三)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各配班教师下到班级参与活动。
2、卫平凤老师负责准备好器材,每次大课间活动要提前到位,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负责值日的老师和少先大队值日干部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4、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5、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6、雨天各班自行安排室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