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希望通过活动,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促进身心愉快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兴趣小组在原有人数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一批新队员,大部分是初一的新生。他们中少数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过正规训练,基础较好,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正规训练,但自身条件不错。
新队员从总体情况来看,素质较低,这就要加大力度练习。老队员继续沿用上学期的`队员,他们大部分都有两年以上的舞蹈基础,多次参加演出,舞台经验比较丰富,基本功扎实,身体柔韧性较好。
三、训练内容及要求
1、基本功方面
由于新老队员水平上的差异,本学期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突出了不同训练内容和的要求。老队员要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加大训练力度和难度,重视训练质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新队员则要从基本功入手,进行系统的训练,如:基训地面练习和基训把杆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气质,为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争取在短时间内与老队员接轨。
2、舞蹈学习方面
本学期计划学习一块成品舞蹈:民族舞蹈《雨后春山》,这是一块山东胶州秧歌,旋律紧凑,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同时还带有一种古典舞蹈的味道。
这首舞蹈共18人,对队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队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并要求队员节奏感强、动作规范,特别强调眼神和表情以及舞感,让学生学会用心舞蹈。这首舞蹈是本学期训练的重点,我们要加强训练,从齐、快、准上下功夫,争取以以高质量的演出迎接今年六月份的文艺汇演。
四、训练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五早晨和课外活动。
五、活动地点:
舞蹈教室
六、活动措施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七、训练目标
1、本学期系统而严格的训练,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舞蹈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特别强调舞蹈时的面部表情,做到用“心”舞蹈,使队员们的整体素质和表演水平在上一个新台阶。
2、教会学生用舞蹈语汇来表现舞蹈的情绪和意境,注重舞蹈的神韵、感觉。
3、严格要求,精心排练,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比赛。
舞蹈队活动配当
第一周 地面练习:勾绷脚、压腿、开胯
舞蹈《雨后春山》
第二周 舞蹈组合:双手位组合
舞蹈《雨后春山》
第三周 地面练习:竖叉、横叉、抱花篮、地面压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四周 把杆联系:压腿、压肩、擦地、蹲、下胸腰。
舞蹈《雨后春山》
第五周 把杆练习:踢腿、搬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六周 把杆练习:腰腹动作、后踢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七周 地面练习:下腰、头勾脚
舞蹈《雨后春山》
第八周 扶把练习:下胸腰、搬旁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九周 基本功训练:前踢腿、旁踢腿、后踢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十周——十六周 成品舞:山东胶州秧歌《雨后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