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当我读一本新书,获一份知识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教师,要想能够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就务必读书加以补足,况且,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渊博的大脑是不行的。读书让我们能够很好的乘上时代的风帆,才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生辉。
博斯威尔有这样的一句话:“每一天读上五小时书,人很快就会渊博起来。”我们的教师每一天很多时间都用在教育教学中,或许不可能这样的投入,但是只要书籍在我的心中,我每一天抽出一点点的时间,我就能够补足自己的不够,因为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是道听途说。
我们能够从教育理论书籍中获得理论的指导,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引方向;我们能够从名家名着中或者精神的营养,为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高品味的营养;我们能够从众多的书籍中找到人生的好处,生命的诠释,心灵的感动。
一句谚语这样说:“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天地间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就仿佛鸟儿没有翅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读书才能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对他人的尊重,是持续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然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国家务必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务必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完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介;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正是需要我们广大的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知书达礼。作为人师的教师,也唯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坚信自己的信念不会改变,让我们在读书中感受人生的哲理。
谢谢大家!
“读书伴我成长”的演讲稿(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书为伍是一种幸福》。首先我想用一首诗来抒发我对书的情怀:
八万里光风霁月,五千年岁月流传;
三十载牵魂飞梦,一梦里书香满园。
读书的感觉真好!每每展卷安坐,寄情典籍,闻着醉人的书香,便油然而生一种阅读的冲动。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圣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确,对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应对新的挑战,读书更是不可缺少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就像拥有了个人最忠实的导师,能够随时随地地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一本好书就是尘世间的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的心灵,每一次细细地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一本好书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能够帮忙你走向成功!
记得有一次上公开课,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读了《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名师精湛的教学设计,精彩的教学片段以及精巧的教学引导,让我受益匪浅,更是让我的课堂增色不少,得到了同行们的赞赏。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人生的许多感悟就是在捧卷细读中所得。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教育文集》,我豁然开朗,明白了教育是什么;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懂得了管理班级的艺术;读了《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我真正理解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深刻内涵;读了《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我真切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
读书,让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充足了教学的底气,一步步走向成熟;
读书,让我懂得了教师就应是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读书,让我学会了怎样去“享受着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