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的辞典简编版是:涵养德性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造句】一个人要先从修身做起,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修身详细内容】
⒈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参阅《礼记·大学》。引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鲁迅《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
二、网络解释
修身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至于那些无助于个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杂学,不但无益于修身,还会让人自高自大,自认为无所不知,夸夸其谈。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便学了再多的学科,看了再多的书,却没有办法约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仪的规范,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帮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学则无非是“水月道场,梦中佛事”。修身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来祛除掉思想中的杂质,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骄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内因。修身最切实的办法就是择善而交,通过善友相互勉励来增长德行,培养志趣,用最朴实无华的态度切磋关于仁爱的学问。一定要远避世俗的虚谈,那些好卖弄学问的、巧言乱德的、文过饰非的,还有诸如攀比、争竞、夸耀、淫词、妄语、戏笑都要远离,这些事物唯有叫人败坏。“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是为了丰富完善自身的人格,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今人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卖弄学问,于自身的人格修养毫不相干,反而令人生厌。为学过程中千万不要退却,总要好学不辍,仰慕圣贤的人格和智慧,细心考究他们为人的结局,开辟出的人生境界,和留给后世的遗产。日积月累,生命的善果就会渐渐成熟,不至于华而不实,所学仅止于口谈而无实质了。
三、国语辞典
涵养德性,以淑善其身。
四、其他解释
1.谓涵养德性,以淑善其身也。《易经·复卦·小象》:「不远之复,以修身也。」;《礼记·曲礼上》:「修身践言。」;《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中庸》:「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孝经·感应章》:「修身慎行。」;《孟子·尽心上》:「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庄子·在宥》:「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吕氏春秋·有始缆·务本》:「修身会计则可耻。」;《史记·律书》:「修身及家。」
五、关于修身的成语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修修补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修身洁行 慎身修永 束身自修
六、关于修身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