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康夫表示,吃饱会肚子痛并不是食物立即出现的影响,而是吃进食物之后肠胃蠕动,再加上压力而造成了过剩的蠕动,导致腹痛与拉肚子。而最常出现的肠炎,有下列三种:
溃疡性大肠炎
溃疡性大肠炎30年前的案例极少,然而近来因为欧美化的饮食习惯、现代化社会的压力,从食物以及精神上直接产生了影响,让患者大幅增加,特别是20~30世代的族群最容易罹患。
溃疡性大肠炎症状除了常见的腹痛与拉肚子外,特有的病徵是大便带血或白色黏液,体重减轻与食欲不振。铃木康夫教授表示,溃疡性大肠炎是从肛门附近的直肠开始发炎,因此用餐后腹痛以及腹泻时,如果左侧疼痛就要注意,如果症状恶化到大肠全体发炎,就变成了重症。尤其溃疡性大肠炎是难缠的疾病,即使去了医院治疗,也很容易复发。因此平时配合大肠的状况,必须选择适当的饮食。
首先,多摄取乳酸菌是非常重要的,可多吃优格和纳豆等富含乳酸菌的食品。饮食以蔬菜和鱼为中心,少吃会造成肠胃负担的肉类,并避免刺激肠胃的酒精和生冷食物,可改善肠道健康。
大肠激躁症
俗称肠躁症的大肠激躁症,是常见的疾病,根据调查,约有9%至20%的人口罹患,容易有腹痛、拉肚子与便祕等症状,这是因为肠子和大脑一样,是对压力非常敏感的部位,因此肠躁症特别容易发生在20~30世代的年轻人身上。
从食物方面着手,会拉肚子的人应控制香辛料、寒性食物以及富含油脂的食物,而会便祕的类型,则需要多补充水分与膳食纤维。此外由于压力是一大病因,透过适度的运动,如健走以及伸展操,有助于消除压力和转换心情,改善症状。
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最常见的肠胃炎,大多都是由食品与饮料让细菌、病毒与寄生虫等病塬体感染肠道,而造成的消化器症状。一般的症状有发烧、拉肚子、腹痛以及呕吐,有时也会有血便,特别是病毒性的肠炎,想吐与呕吐症状会特别严重。
除了就诊之外,腹痛强烈并伴随血便时,要尽可能让肠胃休息,只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盐高油脂。此外如果有拉肚子与呕吐、发烧等症状,为了避免脱水,可饮用运动饮料补充水分与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