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为一年,当事人应在一年内行使该权利,否则视为放弃,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再支持。该期限与诉讼时效不同,为除斥期,无中断和中止情形。
法律分析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是一年。撤销权是单方面的权利,但是法律也赋予了其一定的期限,当事人应该自知道或是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如果在一年之内没有行使该权利,则视为当事人放弃了自己的撤销权,法院或仲裁机构将不再支持其行使撤销的权利。且该期限和诉讼时效不同,该期限为除斥期,不存在中断和中止的情形。
拓展延伸
欺诈行为引发的合同撤销权除斥期限如何计算?
欺诈行为引发的合同撤销权除斥期限的计算方式是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欺诈行为引发的合同撤销权除斥期限为三年。该期限从合同订立之日起计算。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欺诈行为被隐藏或者被对方隐瞒,撤销权的除斥期限可以从欺诈行为被发现之日起计算。此外,如果相关法律有特殊规定,也可能会对除斥期限进行调整。因此,在具体情况下,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具体案件的事实进行判断。
结语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为一年,若未在此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视为放弃。此期限与诉讼时效不同,不可中断或中止。欺诈行为引发的合同撤销权除斥期一般为三年,从合同订立之日起计算。特殊情况下,若欺诈行为被隐藏或对方隐瞒,除斥期可从发现之日起计算。具体情况需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案件事实判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