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但是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
一、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流程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流程: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二、隐患治理流程顺序是什么
隐患治理流程顺序如下:
1、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3、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法律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处理应如实记录,并通知员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监督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三、安全生产法7项职责回顾
安全生产法七项职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新增。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专款专用。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防范从业人员行为异常导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