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工资应如何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支付工资,关系终止则不需要支付。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仲裁时效限制。劳动仲裁确定工人工资标准需考虑工资形式、税务申报记录和任职级别证明,可申请司法调查以实现同工同酬原则。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时工资应该怎么算
1、劳动仲裁时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劳动仲裁时劳动关系终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工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2、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如何确定工人工资标准
1、你的工资发放形式是支付现金还是银行流水?如果是银行的话,你可以调取自己的银行对账单,证明工资的来源以及数量。
2、你工资的数额是否申报过税务?如果申报过税务,即使你工资未达到个税起征点,税务部门会有记录。
3、你能否证明你之前从事的工种和岗位的任职级别?如果能证明,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你可以申请司法调查,让对方履行举证倒置责任。
结语
在劳动仲裁中,工资的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提供的正常劳动所应得的工资;若劳动关系已终止,则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工资。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的劳动关系,不受仲裁时效限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中断或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的前提是劳动关系存续,而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在一年内提出。在确定工人工资标准时,可通过银行流水、税务记录以及任职级别证明等方式进行申请司法调查,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