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历史典故

2024-03-16 来源:独旅网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中,有一则关于羞恶之心的典故。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卢循的官员。有一天,卢循乘坐马车出行,途中突然下了一场暴雨,车夫为了躲雨,将车子停在了一家茶铺前的门口。卢循见状,便下车进入茶铺。茶铺的老板见到卢循的官袍,殷勤地迎接并为其备好了茶水。

然而,就在卢循准备品茶时,他突然发现,茶铺门口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正在被雨水淋湿。这位老者看起来饥寒交迫,满面黄色,给人一种憔悴的感觉。卢循见状,内心感到十分羞愧和不安,因为自己在茶铺享受待遇的同时,却忽略了这位贫困的老者。

羞愧之心令卢循无法继续品茶,他感到自己无法再享受这种待遇。于是,他悄悄地离开了茶铺,找到了那位贫困老者,将自己的外衣和一些钱物送给了他。卢循的行为引起了路人的困惑和惊讶,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从内心中体会到了真正的羞愧和悔过。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道理,即人们应当有羞恶之心,及时反省自己的过错和过失,并且主动采取改正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良知的觉醒,做出正确的行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