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施的诗哥有哪些

2022-12-05 来源:独旅网

西施主要作品:《西施诗》《西施诗》《谢王轩》。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绍兴)。出生时间:7月19日(六月廿四)。别称:西施、西子、先施、丽姬。主要成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关于西施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西施的诗词 点此查看西施的详细内容

《西施诗》《谢王轩》《西施诗》

二、临浦古迹

14处古迹群流传千年的西施民俗临浦集镇往东北走2公里,有一座苎萝山。山的西边有一条长约2.5公里的浣沙溪。这条溪的两岸,分布着西施庙、苎萝亭、范蠡庙、起埠庙、浴美施闸等14处西施古迹群。至今,浣沙溪边的粉红建筑西施庙里仍保留一块清代光绪皇帝的御旨石碑。在古代地名和历史文献中,“苎萝村”、“施家渡”等地名和西施紧密相连。在临浦镇北部,就有一个施家渡村,这个村子里大多是施姓家族,相传是西施的出生地。临浦当地也有多个有关西施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横一村一年一度的荷灯节,为纪念西施和她的姐妹郑旦而举办的,这一习俗已流传了近900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说是西施生日,这一天,不光是临浦,有来自萧山各地、绍兴等地的香客来西施庙进香,至今不衰。划定一个3.95平方公里的古迹保护区临浦西施古迹群是萧山区级文保单位,临浦西施传说也于2007年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临浦民间文艺者根据西施在临浦流传的故事,已编撰了6本西施文化丛书。临浦也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西施古迹群进行保护修缮,修建了西施公园。不过,临浦14处西施古迹群总体散乱,传说故事也无法形成实实在在可看可游可用的有形资源。新鲜出炉的《临浦西施古迹群保护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划定了一个占地3.95平方公里的西施古迹保护区域,包括14处西施古迹群、湾里童古村落,以及荷灯节等民俗活动,还有当地的名优特产。另外,保护区内周边环境将禁止开山采石,恢复植被,营造景观。在3.9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将围绕“一山一水”即苎萝山、浣纱溪,建设一个西施文化体验中心,一条浣纱溪水上风情带,一个西施乡村休闲区和一个苎萝商务度假区。今后,临浦西施古迹群要成国内西施文化展示基地之一,西施传说体验旅游重要节点之一。同时,成为杭州一个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旅游区。侧重“少女西施”形象国内有多个以西施为主题的景区。诸暨西施故里景区、宜兴西施洞景区、无锡西施庄景区,分别以“妃子西施”、“隐士西施”、“范蠡与西施爱情故事”为旅游卖点。在国外,新加坡有“西施街”,韩国有“西施浦”,日本秋田象泻町每年举办“西施节”,评选西施小姐。临浦要打造的西施景区,则以“少女西施”为主题,错位发展。至今,临浦已举行了三次“临浦与西施学术研讨会”,有专家表示,临浦与诸暨都有西施古迹,但两者应该互补,资源共享,不应是排斥。今后,临浦、诸暨、嘉兴、苏州等地的有关西施文化的景点,或将组合成一条区域旅游线路。西施殿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下修建了西施殿。稍后,女诗人鱼玄机又有《西施庙》诗。这些是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当规模。此后屡兴屡废。西施殿于1986年奠基,1990年10月7日落成,景区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构成。西施殿景区在重修过程还从民间征集了12000余件从老式民居上拆下来的古建筑构件,其中包括梁、柱、门、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这些木、石构件雕刻精美,工艺水平高超。经过设计者的精心搭配,合理利用,无疑大大增强了西施殿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使它更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景点门楼外观像座牌坊,四根一组的青石圆柱中间是三扇朱红油漆拱形大门,给人以古朴凝重的第一感觉。作为主体建筑的西施殿,综合吸取了传统宫殿和民间宗祠的构筑手法,把主殿台基抬高,殿前以拱桥为主轴,并配置水池和东西侧厢,这种结构既保证了主殿的体量,又不至于呆板,起承开合多变化,高低错落有层次,大殿内的西施像(底座高80厘米,像高280厘米)神态娴雅,端坐在浣石上。西施殿右侧正对门楼的建筑是古越台,台分上下两层,上层供奉着越王勾践和他的两位谋臣文种、范蠡;下层是“西施行”故事展馆。与西施殿遥遥相对的郑旦亭是为纪念与西施同入吴的美女郑旦而建。西子碑廊在郑旦亭左侧,依山就势而建,历代文人墨客为西施题写的诗句和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各种西施画像都一一刻了碑罗列在此;碑廊尽处便是整个景区的最高点,浣纱江和对岸的郑旦故里─鸬鹚湾村皆在眼前了。穿过新建的香榧馆、珍珠馆,出门从浣纱亭拾级而下就到浣纱石了,相传当年西施就是在此浣纱的,历经2500年风雨沧桑,昔日风光早已不再,但王羲之手书的“浣纱”二字却依然在目。

三、沉江底之谜

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吴国首都姑苏城被奔袭而来的越国大军攻破。吴国灭亡。春秋时期的大美女、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似乎随着灰飞烟灭的吴国没入了黑暗的历史之中。。吴国灭亡了,西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她的后半生又是怎么度过的?后世评价历史人物的眼光常常是苛刻、不公正的,往往只注意他们最为辉煌的时刻,忽视了他们落寞或者平静的岁月。西施就受到了这样的“忽视”。西施留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光似乎只有昙花般的几年,更多的人生轨迹被人为忽略了。当我们想努力还原一个完整的西施时,会发现异常艰难,更会发现太多的谜团和思考。西施给后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美貌。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扑腾”一声沉入了水底。于是乎,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也因此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为先;所以四大美女,西施居首。如今,深究历史,我们遗憾地发现在四大美女之中,其他三位都可以在当时的正史中找到存在的证据,唯独西施缺乏任何信史记载。她只存在于后人的记载和咏叹之中。不要说西施的下落,就是她的籍贯、生平事迹等重要信息我们都只能从错综复杂的故纸堆中一点点地艰难筛选归纳。

四、西施郑旦

西施故里萧山区历史学会副会长史文慧认为:西施郑旦,实为一人。越国美女西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春秋》、《左传》、《史记》等均未载其人其事。先秦诸子虽有言及西施者,也仅为片断:“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亲士》)“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只提到西施一人。《越绝书》、《吴越春秋》把西施说得来历分明,但古籍是没有标点的,后人把两书中的“西施郑旦”判为二人,误传至今。南朝梁史学家刘昭引古本《越绝书》移注于《后汉书·郡国志》“余暨”条下,云:“余暨,西施之所出。”北宋欧阳忞编写地理总志《舆地广记》云:“紧,萧山本余暨县……越人西施,出于此县。”《绍兴姒氏世谱》中,有越王勾践“事吴以珠玉,奉以西施。”的记载。是谱成书于北宋之前,尊大禹为第1世,勾践为44世。卷首有北宋名臣范仲淹(知越州事)和南宋状元王十朋(越州佥判)写的序,十分稀见,非常珍贵。北宋丞相韩琦曾孙、端明殿大学士韩膺胄在《三溪忟》中说:“相国范少伯访西施之家,得采薪者之女,姓郑名旦字夷光者(父姓郑,母姓施),入选吴宫……”明朝中期,施东曙为了“访西施之懿徽”,“追范蠡之嘉猷”,自富阳渔山“转徙萧然山苎萝,卜筑于斯,聚族于斯。”东曙为什么不迁别地而迁萧然?因为萧山是西施的生地,她们是西施这一族的后裔。长期经营诸暨“西施殿”的晚清举人陈蔚文(诸暨人)说:“西施郑旦实为同一人。因西施母姓施,父姓郑,乃施家之赘婿。”(郑逸梅《艺林散叶》)。由上征引所知,西施郑旦,实为一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西施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