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摩洛哥有没有双胞胎

2023-04-17 来源:独旅网

摩洛哥有双胞胎,例如摩纳哥的阿尔贝亲王二世和夏琳王妃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女。双胞胎,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简称双胎。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在人类社会,全世界双胞胎平均出生率为1:89,属于亲兄弟姐妹的一种。同卵双胞胎一般会有相同的性别遗传因素,甚至外表看起来也会极其相似,让外人无法分辨。异卵双胞胎的性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且外表和遗传因素也都和其他不同时间出生的亲兄弟姐妹大同小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至今为此,世界上最多子女的人是谁?巴西首富有多少子女?

    女的:巴西农妇名叫莎达路,于1964年4月20日一胎生下8男2女计10胎。这10位兄弟姐妹个个活泼健康.

    男的:摩洛哥国王伊斯迈尔,他一共生育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男人。

    距离我们时间较近的生育巨人是沙特阿拉伯开国君主伊本·沙特(1932—1953年在位),他总共结婚300多次,去世时子孙160多人,虽然仅经历了几代人,但他的男性后裔到今天已发展到5000多人,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

特奥和卢卡斯是双胞胎吗

是。

特奥想为卢卡斯赢得冠军事件:

小组赛首轮法国对阵澳大利亚,第9分钟左后卫卢卡斯·埃尔南德斯的受伤间接导致法国先失一球,弟弟特奥·埃尔南德斯替补披挂上阵,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二次出现“兄弟替补”。上一次发生在2018年世界杯,摩洛哥的阿姆拉巴特兄弟先后上场。

接过左路重任的特奥愈战愈勇,献上全场最高的成功争顶次数并送出一记助攻。赛后经检查,法国宣布卢卡斯右膝十字韧带撕裂,提前退出世界杯。在受伤后的当晚,卢卡斯一度萌生退役的念头,队友和教练轮流安慰他,而特奥更是陪伴至凌晨,让哥哥振作起来。

两兄弟与母亲通了电话,手术成功后的卢卡斯重新变得积极,和队友开起了玩笑:“我会在决赛前复出”。

卢卡斯和特奥是法国队史第二对一起参加世界杯的兄弟,上一对还得追溯到1930年的第一届世界杯,打入世界杯历史首球的吕西安·洛朗与兄长让·洛朗共同入选。

埃尔南德斯兄弟非常相像,常会有人误以为是双胞胎,但实际上卢卡斯出生于1996年,特奥出生于1997年。

兄弟俩在2007年共同加入马德里竞技青训营,2019年卢卡斯加盟拜仁慕尼黑,如今已成为主力后卫。近两个赛季,卢卡斯出战45场俱乐部比赛,仅2场不是首发。

在拜仁,他更多出现在中卫位置上,但法国主帅德尚认为他当左后卫也能有所作为,因此本赛季他在拜仁更多地尝试这个位置:“与踢中卫的位置完全不同,左后卫的跑动会更加频繁,我对这两个位置都了如指掌。”

尽管卢卡斯确认将缺阵6个月,但拜仁仍然希望与卢卡斯续约。可惜卢卡斯因伤结束世界杯之旅,不然兄弟两人的竞争上岗将成为法国左路的双重保障。

特奥在辗转阿拉维斯、皇家马德里、皇家社会之后,目前在AC米兰站稳脚跟。他一直专注于左后卫位置,但进攻比哥哥更胜一筹。小组赛次轮对阵丹麦,特奥再送助攻,成为自1966年有数据统计以来,法国首位在世界杯连送助攻的后卫球员。

代表法国上阵9场造1球6助攻,特奥成为继齐达内后队史首位前9场参与7球的球员。特奥透露,每天都会和卢卡斯通话,卢卡斯要特奥要为自己赢得世界杯,而他也希望兄弟归来时更加强大。

最多的生孩子是多少

摩洛哥国王伊斯迈尔是摩洛哥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在位55年(1672—1727年在位),文治武功都很出众,但他的生育能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他一共生育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男人。

1971年7月22日,意大利妇产科医生蒙坦宁博士,从一位35岁妇女的子宫中剖取10女5男计15个胎儿,这是一胎生育最多的世界纪录,但由于胎儿体重太轻,全部没有存活。另一名巴西农妇名叫莎达路,于1964年4月20日一胎生下8男2女计10胎。这10位兄弟姐妹个个活泼健康,现在全都满30岁并成家立业,成为世界上多胎一次存活的最高记录。

最多产的女人一生出生69胎。据报道,按照2001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记载,有官方统计数字的世界上生孩子最多的女人,应该是18世纪的俄罗斯女农民瓦西里耶夫娜。在1725年至1765年40年期间,她一共生儿育女27次,计69人。这其中包括16次双胞胎、7次3胞胎和4次4胞胎,69胎中有67个子女生存下来。

世界上谁生的孩子最多

生孩子是作为女人最光荣的事情也是伟大的工程,当一个女人作为69个孩子的妈妈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世界上生孩子最多的女人,一共怀孕了27次,作为69个孩子的妈妈这压力是有够大的。

英国女子将生第17胎 揭秘老婆最多男人和生孩子最多女人

女性一生中最多可以拥有的孩子数量是69个,这是18世纪农夫瓦西尔耶维的妻子创造的纪录。在她的一生中,一共有27次怀孕经历,其中包括16对双胞胎,7组三胞胎,4组四胞胎。令人称奇的是,瓦西尔耶维太太的一生中没有单胎生产的经历,而且69个孩子中有67个孩子顺利存活并长大。

与此相对,一个男性拥有孩子的最多数量是1042个,这是摩洛哥谢里夫王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嗜血的伊斯梅尔王所创下的纪录。正如很多古代统治者那样,他拥有数量众多的后宫妃嫔,并拥有至少700个儿子和342个女儿(伊斯梅尔一生中所拥有的子嗣的 确切数字早已不见诸历史,因为关于其子嗣的记载曾一度中断)。

历史以来,生孩子最多的女性一共生了69个。没错,真的有69个。

这位伟大的俄罗斯女性叫为瓦伦蒂娜·瓦西尔耶娃,她一定有一个钢铁般的子宫,而且她的丈夫完全没办法拒绝。她的丈夫费奥多尔·瓦西尔耶维(1707-1782)的名字也名垂千古,不为别的,就为他超人般的造人技术。夫妇俩本是农夫,寒舍空间肯定不大。可以想象一下,他们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工程,一定冒了不少险。另外,为了养活如此多的孩子,口粮上一定也是精打细算。

女性的生育期一般是30年,这位母亲战士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她的壮举呢?她一共生了16对双胞胎,7组三胞胎,4组四胞胎。所以,这个名副其实的遭人工厂没有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69个孩子中,最后存活下来的有67个,这个存活率在当时也算是个奇迹。

一生生最多孩子的是哪里人

女性: 1971年7月22日,意大利妇产科医生蒙坦宁博士,从一位35岁妇女的子宫中剖取10女5男计15个胎儿,不过全部没有存活。 巴西农妇名叫莎达路,于1964年4月20日一胎生下8男2女计10胎。这10位兄弟姐妹个个活泼健康,现在全都满30岁并成家立业. 美国罗得岛州妇女多丽丝·麦克杜安于1994年11月15日,一胎生下17个婴儿,创下了一胎生育最多的世界新纪录。这17个婴儿中有12个男婴和5个女婴。� 另一个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的生育巨人是18世纪时俄罗斯妇女瓦西里耶芙,她一共分娩27次,其中有16胎是双胞胎,7胎三胞胎,4胎四胞胎(没有一胎是单胞胎),一共69个孩子,成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妇女。 男性:摩洛哥国王伊斯迈尔是摩洛哥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在位55年(1672—1727年在位),文治武功都很出众,但他的生育能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他一共生育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男人。 距离我们时间较近的生育巨人是沙特阿拉伯开国君主伊本·沙特(1932—1953年在位),他总共结婚300多次,去世时子孙160多人,虽然仅经历了几代人,但他的男性后裔到今天已发展到5000多人,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生育最多的人是西汉时中山靖王刘胜,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兄弟,总共生育120多个儿子(女儿数目不详)。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就是他的直系后裔。“刘”这个姓在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姓氏,但经过两汉400多年的发展,竟一跃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姓之一,刘胜对此功劳甚大矣。 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生子过百的是明朝的庆成王朱济炫,是明太祖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后代,生有儿子约100人,除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其他全部封为镇国将军。由于儿子太多,彼此之间很多都不认识。

历史上子女最多的男人和女人分别是谁,最多的多达800多个孩子?

历史上子女最多的男人,就是这位旷古绝今的统治者,是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第二位素丹:穆莱·伊斯梅尔。他的孩子多达800多个。他在位55年(1672—1727年在位),文治武功都很出众,但他的生育能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他一共生育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男人。

这位皇帝,在治国理政和军事外交方面还都是很不错的。但他的个人生活让人难以置信。伊斯梅尔通过对南方的掳掠、对贸易的抽税以及对人民的搜刮,积聚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他的王宫大门的门栓和厨房用具都是用纯金制成的。他生活放纵,在后宫养有五百多名各种肤色和出身的妻妾,这项纪录空前绝后,至今无人能打破。按照史料记载,伊斯梅尔活到了80岁,一共867个孩子,这一数据令人难以置信,但他所在的国家的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按照2001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记载,有官方统计数字的世界上生孩子最多的女人应该是18世纪的俄罗斯女农民瓦西里耶夫娜,在1725年至1765年期间,她生儿育女27次69人,包括16次双胞胎、7次3胞胎和4次4胞胎,其中的67个活了下来。截止2020年1月,在当代的世界纪录里,生儿女最多的当属智利的莱昂泰娜,她现在已经65岁,已经生了64个孩子,其中的55个有出生档案可查。

看到这些,让人不可思议的世界纪录,不禁让人感叹,真的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呀。

摩纳哥的人口和国土面积

摩纳哥公国,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是世界第二小的国家。 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由法国包围,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遭地区组成,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旅游业,先后有利古利亚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摩纳哥居住,1993年,摩纳哥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景点有:摩纳哥公国、拿破仑纪念馆、蒙特卡洛海洋温泉浴场等。

国土面积

2.02平方公里

简称

摩纳哥

人口数量

38300人(2017年)

先后有利古利亚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摩纳哥居住。后来腓尼基人在此建立城堡。中世纪成为热那亚共和国保护下的市镇。

1215年,摩纳哥再次被作为热那亚的殖民地创建。

1297年,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乔装成圣芳济会的修道士,夺取了摩纳哥城堡,开始了该家族对摩纳哥长达700年的断断续续的统治。

14世纪形成公国雏形,1338年成为公国。

1525年,受西班牙保护。1641年9月14日,摩纳哥同法国签订条约,赶走西班牙人。1793年,摩纳哥并入法国并与法国结盟。

1814年,摩纳哥脱离联盟自治。

1854年,摩纳哥同法国签署睦邻和行政互助协定。

1860年,摩纳哥再度处于法国保护之下。

1861年,摩纳哥同法国签署协定,法国承认摩纳哥,同时摩纳哥放弃对芒通、罗克布伦两大市镇的所有权,领土由20平方公里缩小到1.98平方公里。同年,法国与摩纳哥建立关税同盟。

1911年,摩纳哥颁布成为君主立宪国,法国负责保障摩纳哥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摩纳哥亲王承诺在完全尊重法国的、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权。

1918年7月,摩纳哥同法国签署了一份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在摩纳哥提供有限的保护。这条约被写入凡尔赛和约,建立了摩纳哥的应该按照法国的、军事、和经济利益进行调整。

1919年,摩纳哥同法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

1949年,兰尼埃三世在其祖父路易二世去世后继承了王位。1962年颁布了一部新的,废除了死刑,保护了女性的投票权,并建立了最高以保证基本的自由。

1956年,第27届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利嫁给国家元首雷尼尔三世亲王殿下,使得摩纳哥这个小国闻名于世。

1993年,摩纳哥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具有完全投票权。

2002年,摩纳哥与法国另立新条约,当摩纳哥国家元首无人继承,摩纳哥仍然为国家,法国亦继续提供防卫。

2002年10月,摩法签署了新的双边关系条约,再次确认法摩间传统特殊友好关系,同时赋予摩纳哥更多的主权和权力。2005年摩法又签署一系列条约,两国关系实现重大突破:摩拥有自行任命包括国务大臣在内的所有成员的权力;摩法加强司法、行政、税收等领域的合作。

2005年3月31日,兰尼埃三世长期卧病在床,其子阿尔贝王子开始负起监国的任务。2005年4月6日,兰尼埃亲王身故,阿尔贝王子即位,成为阿尔贝二世。2005年7月12日,阿尔贝二世正式成为摩纳哥的统治者,即位庆典在其父亲兰尼埃三世举行葬礼的大教堂举行。2005年11月9日,阿尔贝二世又举行了一次即位庆典。

摩纳哥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城邦国家,是世界第2小的国家(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国土面积为1.98平方公里。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由法国包围,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遭地区组成,边境线长4.5千米,海岸线长5.16千米。作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摩纳哥国内水域率0%,其国土约0.4平方公里为填海造地,是世界上不多的“国中国”之一。

地形地貌

摩纳哥地形狭长,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最窄处仅200米。境内多丘陵,平均海拔不足500米。[1]

气候特征

摩纳哥属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凉爽,冬季潮湿温暖。年均气温为16℃,年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

摩纳哥全国为1个市镇单位,下辖4个区(非行政单位):摩纳哥城区、摩奈盖提区、枫维叶区和蒙特卡洛区。

摩纳哥公国(准确译名应为摩纳哥亲王国;法文La Principauté de Monaco;英文名The Principality of Monaco)简称摩纳哥。

摩纳哥国家与首都同名。摩纳哥的地名源自于约公元前6世纪,由来自希腊福基斯(Phocaea)地区的福基斯人于该地区附近所建立的希腊殖民地——摩诺伊科(Monoikos)。根据希腊神话,相传大力士海格力斯曾途经这里,因此福斯基人在此地建了一个神庙祭祀海克力斯,称为“Monoikos”(希腊语:Μνοικο,意指独栋的房屋或神殿),并逐渐转变成此处的地名。

摩纳哥国旗启用于1881年4月4日。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4或3:2。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白两色来自公国大公旗的颜色,也是国家的传统颜色。大公旗底为白色,绘有亲王王徽,王徽上的盾形图案则由红、白两色构成。

摩纳哥国徽是一枚由红、白菱形小块相间而成的盾徽,周围坠有珍珠镶嵌金色十字的圣查尔斯勋章绥带。后徽两侧分别站立着一位天主教僧侣,他们是居统治地位的格里马尔迪家族的传统标志;相传这个家族祖先曾经衣藏宝剑装扮成僧侣,夺取了一座城堡。国徽的背景是一顶耀眼华丽的罗马帝国王冠下敞开的红、白色貂皮帐篷,下端的白色饰带上写着格里马尔迪家族箴言:“天助我治”。

时区

时区位于UTC+1(夏时制UTC+2)

国歌

国歌:《摩纳哥颂》(法语:Hymne Monégasque)

格言

国家格言:主的帮助,与我相随(拉丁语Deo juvante)

国鸟

国鸟:雄鸡

截至2017年,摩纳哥全国总人口为38300人,其中摩纳哥籍8378人,其他人口来自100多个国家,以法国人、意大利人居多。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另有摩纳哥方言,仅为老人及在初级教育中使用。91%的人口信奉天主教。[1]居民总数预计在2024年达到15万4328人,2012年人口密度为1万6398人/平方公里,其中摩纳哥籍占16%,无计划生育,人口问题非常紧张。

摩纳哥没有个人所得税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富裕避税移民,主要是来自其他欧洲国家,他们透过在摩纳哥以外的事业赚得其大部分的收入;著名人士如F-1赛车赛车手吸引了大多数的注意,但是大多数的移民是商人。

1962年12月17日,摩纳哥现行颁布生效。2002年4月2日修改。规定摩纳哥为君主立宪制,亲王为国家元首,王位由亲王的合法直系子嗣继承,按照年龄顺序排列,男性优先。在没有合法子嗣的情况下,亲王的兄妹及直系子女亦可继承王位。继承的法定年龄为18岁。亲王对外代表国家,有权签署和批准条约。亲王在和刑事上享有不受侵犯权和豁免权,并拥有最终决定权、特赦权、大赦权、批准入籍权及授予勋章和名誉称号的权力。亲王与国民议会共同行使修改权和立法权。每项法律均由亲王提议,起草,提交国民议会审议和表决,再由亲王批准颁布。亲王有权签署敕令、批准内阁法令并任命法官、外交使节、国务大臣和国务委员。亲王签署并批准对外条约并将其通知国民议会。[1]

议会

摩纳哥一院制,称国民议会。根据2002年修宪,议员将由原来的18人增加到24人,议员通过直接普选和名单投票选举制产生,任期5年。年满18岁的公民有选举权。议长和副议长任期一年,由议员选举产生。国民议会与亲王共同行使修改权和立法权,但制订和修改须经国民议会三分之二多数表决通过。每项法案均由亲王提出,议会进行讨论和投票,最后由亲王颁布生效。国家对外签约时必须通知国民议会。国民议会还负责审议和批准税收和国家预算。本届议会于2013年2月选出,议长洛朗·努维永。

摩纳哥正式名称为委员会,由亲王任命,除国务大臣外,还有秘书长罗贝尔·高乐, 装备、环境与城市规划大臣玛丽-皮埃尔·格拉马格里亚,内政大臣保罗·马斯隆,对外关系大臣罗斯·巴迪亚等。

摩纳哥亲王拥有最高司法权,以其名义执法,审理案件。司法机构包括初审、上诉、最高和重罪。此外还有劳工法庭、房租仲裁委员会和高等仲裁等专门法庭。最高有5名正式法官及候补法官,分别由议会、国务委员会、枢密院、推荐,负责审理行政诉讼和引用的法律条文是否适当。最高院长由亲王指定。现任最高院长为罗兰·特拉哥。摩纳哥于1962年废除死刑。[1]

枢密院

摩纳哥枢密院为亲王的咨询机构,由7名摩纳哥籍人组成。亲王指定和3名成员,其他成员由议会提名、亲王任命。枢密院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对涉及国家最高利益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亲王在签署重要国际条约、解散议会、审理入籍申请及特赦、大赦等问题上必须咨询枢密院。现任夏尔·巴勒里奥。[1]

国务委员会

摩纳哥国务委员会由亲王挑选并任命的12名成员组成,负责就亲王提交议会的法律草案提出咨询性意见,也可就行动提出意见。[1]

政党

摩纳哥政党无固定组织和党派。在议会选举期间,一些政见相同或相似的人临时组成团体参加竞选。[1]

政要

摩纳哥大公阿尔贝二世。1958年3月14日生于摩纳哥。美国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毕业,学学士。喜爱体育。1983年任摩纳哥游泳联合会。1984年任摩游艇俱乐部和摩田径联合会。1988年任国际奥委会田径委员会副。1996年任亚特兰大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担任摩红十字会、摩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团团长。1993年6月和1999年6月分别以国际奥委会委员和摩王储身份访华。2002年11月来华参加摩驻上海名誉领事馆开馆仪式。2004年11月率经贸代表团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2005年3月31日任摄政王,7月12日继位。[1]

2007年4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8月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0年10月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摩纳哥国家馆日活动。2014年8月来华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2015年8月来华出席世界田径锦标赛。酷爱体育,曾代表摩参加奥运会比赛。有姐妹两人。2010年6月与南非游泳选手威兹托克(Charlene WITTSTOCK)订婚,2011年7月完婚。2014年底,王室龙凤双胞胎诞生,男孩雅克·奥诺雷·兰尼埃(Jacques Honoré Rainier)为王储。

摩纳哥国务大臣(首相)米歇尔·罗杰。1949年3月9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2010年3月29日出任摩纳哥国务大臣。[1]

元首

兰尼埃一世(1297-1301)——(热那亚占)——夏尔一世(1331-57)——(热那亚占)——路易和让(1395)——(热那亚占)——路易(1397-1402)——(热那亚占)——安布鲁瓦斯、安东尼、让一世(1419-27)——让一世(1427-54)——卡塔兰(1454-57)——克洛蒂娜(1457-58)——兰贝尔(1458-94)——让二世(1494-1505)——吕西安(1505-23)——奥诺雷一世(1523-81)——夏尔二世(1581-89)——埃尔居勒(1589-1604)——奥诺雷二世(1604-62)——路易一世(1662-1701)——安托万一世(1701-31)——路易丝-伊波利特公主(1731)——雅克一世(1731-33)——奥诺雷三世(1733-93)——(法国占)——奥诺雷四世(1814-19)——奥诺雷五世(1819-41)——弗洛雷斯坦一世(1841-56)——夏尔三世(1856-89)——阿尔贝一世(1889-1922)——路易二世(1922-49)——雷尼埃三世(1949-2005)——阿尔贝二世(2005-)

摩纳哥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稀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摩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其中尤以金融业发展最为突出。除本国银行外,许多世界著名的银行均在摩设有分支机构。摩在房地产、广告、保险、咨询、贸易、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迅速。摩有少量工业,主要是化工、医药、化妆品等。摩纳哥一年一度的国际汽车“F1(一级方程)”大奖赛较为著名。摩纳哥是欧洲著名旅游胜地。2016年摩纳哥国内生产总值为58.5亿欧元,同比增长3.2%。摩国民经济统计还习惯使用“国民经济营业额”概念。2017年摩国民经济营业额为136.3亿欧元,同比增长4.2%,其中批发业营业额46.5亿欧元,零售业营业额14.4亿欧元,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6.7亿欧元,工业部门营业额8.5亿欧元,建筑业营业额5.6亿欧元,运输和仓储业营业额5.8亿欧元,科技和行政部门营业额14.6亿欧元,信息和通讯业营业额8亿欧元。

没有针对个人的收入课税。多年来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房地产业、广告、保险、咨询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和金融业发展尤为突出,赌场和邮票举世闻名。第三产业营业额占全国各行业营业总额的绝大部分。工业较为薄弱,无农业。

在许多工业部门保持垄断地位,包括烟草和邮政服务。 电话网络由所拥有。摩纳哥电信持有45%的股份,还有摩纳哥银行持有6%的股份,但是仍然是垄断的。

1865年,蒙特卡洛赌场成立后,摩纳哥从穷国变成富国。[1]

总值

摩纳哥无国际通行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数字,只有“国民经济营业额”。2006年为131.5亿欧元,同比增长19.72%,其中贸易和零售业营业额为58.76亿欧元,同比增长37.81%;公共工程及不动产营业额为9.66亿欧元,同比增长0.35%;旅馆业营业额为4.28亿欧元,同比增长15.21%;运输业营业额为2.98亿欧元,同比下降8.29%。

摩纳哥共有从业人员45636人(2006年),其中公务员3962人,占总从业人员的8.68%;私营企业从业人员41674人,占总从业人员的91.32%。总计:61.09亿美元/2009年。以下资讯是以2008年估计,总计:65.81亿美元(第142名),人均:186242.93美元(第1名)

货币

摩纳哥货币为欧元,摩纳哥不是欧盟的成员,但是通过与法国的关税联盟使用和与法国一样的货币——欧元,摩纳哥与欧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摩纳哥获得了欧元硬币的铸造权,即有在硬币的国家面上使用摩纳哥自己的设计的权利。[1]

工业

为支持工业发展,积极给予企业财政支持,并克服国土狭小的困难,努力为工业发展提供地皮。鼓励建立高增值、无污染的出口型企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工、医药、化妆品(2004年,这3类产业共有20家企业,雇佣1094名工人,占工业营业额的43.35%)、塑料加工(29.11%)、电器和电子元件(10.30%)、印刷和包装品(4.67%)、机械(3.94%)、纺织和服装、食品、首饰制作等。至2004年,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06家,提供3792个就业机会。2004年,工业部门营业额为8.62亿欧元,同比增长了4.64%。[1]2017年,摩纳哥工业部门营业额为8.5亿欧元。主要工业部门有橡胶和塑料加工(占2017年工业营业额的34.4%)、化工产品(16.8%)、医药(5.4%)、成衣加工业(5.3%)等。

银行业

银行业发达,除本国的19家银行外,世界上一些大银行均在摩设有分支机构。2006年,共有银行和营业所40个,金融公司3个,提供2919个就业机会。截至2006年,吸收储蓄额达234.5亿欧元,证券479.4亿欧元,发放贷款56.7亿欧元。[1]2017年,共有银行和营业所31个,金融公司4个,吸收储蓄额达234亿欧元。

旅游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摩是欧洲著名旅游胜地,每年都有许多人被摩纳哥的赌场和舒适的气候所吸引,每年都举行许多文体活动吸引游客,其中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国际礼花节、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等闻名世界。娱乐、住宿设施完善。2001年,一个新的建筑项目扩展了主要港口码头,主要用于停靠豪华游轮。[1]2017年接待游客36.7万人次。

国民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不动产、中小企业、银行、保险、邮票、等。烟草、邮票等由国家专卖。税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征收税率为33.33%的利润税。摩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根据有关协议,被视作欧盟关税区内的实体。制及税率与法国相同,普通税率为19.6%,优惠税率为5.5%。此外还征收遗产税等。

摩纳哥的赌场收入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被称为“世界”。

2017年国家财政收入12.26亿欧元,支出11.89亿欧元,财政盈余3660万欧元。

对外贸易

201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23.03亿欧元,其中进口额约为14.36亿欧元(自欧进口占58.7%),出口额约为8.67亿欧元(对欧出口占61.2%),逆差5.69亿欧元。主要进口商品有:化工产品、交通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主要出口商品有:化工产品、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食品等。

语言

摩纳哥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意大利语、英语和摩纳哥语。

宗教

摩纳哥90%以上的人口信奉天主教。

根据法摩有关双边条约,法国承诺保护摩、主权和领土完整。摩纳哥无军队,截至2013年,摩纳哥只有450名治安。[1]截至2018年,摩纳哥有554名治安,人均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摩纳哥公路总长50公里,与欧洲高速公路网连接。铁路总长1.7公里,并入法国铁路网,由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管理。有2个港口,主要用于停靠各类游艇,商船则可在锚地短期停泊,有直升机航班往返于法国尼斯和摩纳哥之间。

摩纳哥对6~12岁的儿童实行义务教育,教育与法国相同。公立学校包括7所幼儿园及小学、1所初中、2所高中;私立学校有1所小学和1所小学至高中混合学校。摩纳哥国际大学有工商管理学士和硕士培训课程。课程设置方面,摩纳哥历史是必修课,小学、初中开设摩纳哥语课程。2004年,各类在校生总计5900人。2005年,入学率和教育普及率均达99%。[1]2016/2017学年,中小学在校生6328人,教师629人。

媒体

摩纳哥主要报刊有《尼斯晨报摩纳哥专版》和《摩纳哥周刊》等。蒙特卡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收听、收视率较高,是西欧重要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用36种语言播音。[1]

此外,摩每年都举办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和研究所享誉世界,此外还有拿破仑纪念馆、国家博物馆、卡罗琳图书馆、蒙特卡洛歌剧院等文化设施。

世界拉力锦标赛、一级方程式摩纳哥大奖赛

世界汽车拉力赛、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赛道都是重要一站,可见蒙特卡罗赛道与赛车运动的渊源之深长。摩纳哥大奖赛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赛站,比赛是在封闭的蒙特卡罗的街道上进行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个赛道的模样几乎没有改变过,蒙特卡罗的街面赛道仍是F1赛道中最具挑战性的之一。因此只有最顶尖的车手才能在此赛道获得胜利,而车手也以赢取摩纳哥大奖赛冠军杯当作是毕生的愿望。单圈长度仅3.367公里、整个比赛要进行78圈的摩纳哥大奖赛以赛道狭窄、多弯、超车困难为主要特点,对车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9年舒马赫在此拿到冠军时平均时速仅147.354公里,1997年他在一场倾盆大雨中第一个驶过终点后平均时速仅106.937公里。车速较慢意味着档位变化较多,车手在这场比赛中平均要换档3000多次。

在摩纳哥站历史上,最成功的赛车手无疑是有“车神”之称的已故车手塞纳。塞纳在这里曾6夺桂冠,是在同一分站取胜最多的纪录,其中更包括了1989年至1993年的五连霸!另一次取胜则是在1987年。1993年塞纳和曼塞尔在终点前的激战是摩纳哥大奖赛的经典镜头之一,结果塞纳以0.215秒的优势领先曼塞尔冲过终点,这也是赛车史上其中一个最小的冠亚军差距。

法国甲组足球联赛球会摩纳哥俱乐部

摩纳哥足球俱乐部是位于法国南部临地中海的摩纳哥大公国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19年,在1948年转为职业球队,现时在法国甲组足球联赛中角逐。摩纳哥是最成功的法国球队之一,曾夺得七届甲组联赛冠军及五次法国杯。 中文队名:摩纳哥足球俱乐部外文队名:AS Monaco运动项目:足球角逐赛事:法甲所属地区:摩纳哥大公国成立时间:1919年主场馆:路易斯二世球场容纳人数:18500人。

路易二世体育场

路易斯二世球场位于地中海岸边,在Fontvieille的郊区俯瞰蔚蓝海岸。尽管它只能容纳20000名观众,但特殊的位置和杰出的设计仍使它成为法国最令人震撼的球场之一。

路易斯二世球场是以摩纳哥王子雷尼尔的爷爷的名字命名的,他于1985年启用了这座球场。这是摩纳哥俱乐部的主场,这座球场上演过不少欧洲足球的经典之战,其中在1998年和2004年,摩纳哥队在这里打进了欧冠的半决赛。此外这座球场还主办了1986年的欧洲优胜者杯决赛,基辅迪纳摩在这里夺得了冠军。从1998年开始,这座球场成为欧洲超级杯的指定球场,至少将延续到2008年。路易斯二世球场还经常主办国际田径大赛,因此在草皮球场周围有田径跑道。

路易斯二世球场建造在旧摩纳哥球场的附近,是雷尼尔三世的创造物,他从巴黎引入了顶尖建筑师设计了这座装备完善的多层综合体育场。球场大部分的设施在地下,包括停车场、游泳池和健身馆等。球场所在的土地是80年代早期经过大约5年的时间从地中海填海得来的。球场中最好的做为位于北看台的上层,不过下层位置也很好,是当地球迷的最爱。南看台的中层也很受欢迎。客场球迷则一般被安排在Cap d'Ail角。

奥运会

1920年,摩纳哥首次参加奥运会赛事,作为三面被法国国土包围的小国,仅有足球受到本国的欢迎。摩纳哥因故缺席了1932年、1956年和1980年奥运会,除开这3届,在总共所参与的18届奥运会中,从未获得一枚奥运奖牌。

民生

2016年,摩纳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91欧元,位居世界前列。摩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富裕避税移民。

摩纳哥主张普遍裁军、维护世界稳定、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十分重视世界环保事业,特别是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1]

摩纳哥努力同各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重视地区合作,通过法摩关税同盟与法国组成共同关税区。由于地缘和历史原因,与法国和意大利关系特殊。1918年法摩关系条约规定,摩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任何行动,均须事先与法国协商一致。2002年10月24日,摩法两国签署新的双边关系条约,取代1918年摩法关系条约。该条约首次明确区分摩、法两国领土,进一步确认了摩地位;摩首次获得对外正式建交权,无须征得法国同意。

截至2006年初,摩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梵蒂冈、德国和列支敦士登设有10个大使级外交代表机构,并向欧盟和联合国派有3个常驻外交代表团,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4个领事代表处。共有71个国家向摩派驻外交代表,其中法国、意大利为大使,其他国家为名誉总领事或兼任总领事。

1993年5月28日加入联合国(第183个成员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下属世界旅游组织等近70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体育总会、国际业余田联等10余个国际机构总部设在摩纳哥。蒙塔纳经济论坛、能源峰会等国际会议在摩举行。持申根签证可赴摩。摩主张在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强与欧盟的关系。2004年10月加入欧洲委员会。[1]

同中国关系

中国与摩纳哥于1995年1月16日建立领事关系。2006年2月6日,中摩关系升格为大使级。中国驻法国大使兼任驻摩纳哥大使。现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兼驻摩纳哥大使翟隽。[1]

建交以来,中摩关系平稳发展。重要互访有:阿尔贝王储访华,和国家副分别予以会见(1999年6月);唐家璇外长访法期间应邀出席摩国务大臣午宴(2001年4月);阿尔贝王储赴沪主持摩驻沪名誉领馆开馆仪式(2002年6月);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率上海申办世博会代表团出席在摩举行的国际展览局大会(2002年12月);阿尔贝王储率经贸代表团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2004年11月);李肇星外长对摩纳哥进行正式访问(2006年2月);2007年4月,摩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7年6月,摩纳哥与支付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MOU),举国商户将接入支付宝。这是蚂蚁金服第一次与主权国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第12个接入支付宝的欧洲国家。

谁知道玛雅人和亚特兰蒂斯人事一回事吗?

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Atlantis, Ατλαντις),又译阿特兰蒂斯,在梵蒂冈城国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众国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在梵蒂冈图书馆中迄今保存的另一批古代手稿中,对大洪水之前曾存在的人类文明也有所谈及。

现代科学发现,在大洪灾之前,地球上或许真地存在过一片,这片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这片沉没在大西洋中。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遗迹,似乎在印证着这个假说。在民间的说法中,人们把这片陆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着史前文明的那个国度叫做“大西国”。其实,科学界早就给这片神秘消失的命名了,那就是沿用 了柏拉图提出的名字:亚特兰蒂斯。

神秘的伊卡黑石

半个多世纪以来,秘鲁小城伊卡的居民们在城郊发现了一些被称之为“伊卡黑石”的东西。这些“伊卡黑石”通常只有拳头大小,但最大的重量可达100公斤。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些“伊卡黑石”上雕有各种神秘的画面:有的画面是一些人或类人生物正在做心脏手术;有的画面是表现他们用望远镜遥望星空的情景;还有的画面是他们骑坐在一些大穿山甲的背上游逛。更叫人迷惑不解的画面是,一些人或类人生物正乘坐着一些古怪的飞行器遨游太空。秘鲁共和国学者哈·卡勃雷尔收藏了大量雕有这种神秘画面的“伊卡黑石”,对其进行了分类,拍了照,并对其进行仔细研究后写下了《伊卡黑石篆函》一书。他收藏了大约2.5万枚这样的“伊卡黑石”,石上的神秘画面均是雕塑而成的。

这些雕刻在“伊卡黑石”上的画面虽然显得粗糙,但画意明白易懂。有些画面很像是地球的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图,在这些刻出的地图上,不仅有今天已知的各,还有像雷米利亚、亚特兰蒂斯等这样一些早已荡然无存的,而且这些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在传说中它们在几百万年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上。这些“伊卡黑石”上的画面除地图外,还发现有骑着史前大象和多趾马的人的形象,这种多趾马则是现代马最远的祖先;还发现有这样的画面:骑者坐在一些巨大动物的脊背上,这些动物长着类似长颈鹿一样的头和脖子,它们的身体很像骆驼,这些巨大的古代动物早已在几百万年前就灭绝了。此外,还有一些人正在猎杀恐龙的场面。

考古学家认为,这些表现纯真、喻意深刻的“伊卡黑石”雕刻画是按一定的严格顺序排列的。它们以一个独特的、大自然科学“图书馆”的风貌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它们成为了地球上某一个伟大而古老的超级文明昔日辉煌的历史见证。

亚特兰蒂斯传说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赛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赛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赛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给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的卫城中,有献给波赛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赛冬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赛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赛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赛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亚特兰蒂斯文明

在亚特兰蒂斯超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学成就就是能源系统。

凯西在这方面留下了十分详尽的催眠透视记录。能源系统的中心是磁欧石。它是六面体(横断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圆柱体状的玻璃样物质,它能吸收阳光,将其转变为能源。它被设置在波塞迪亚(亚特兰提斯的首都)太阳宫的能源所内,创造出20世纪人类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将它集中、增强,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

亚特兰蒂斯人不只有将那光线发展成动力能源的文明,同时他们也能使人体再生及返老还童,这一切致使亚特兰蒂斯人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生活于那个天堂里。

而这超文明却在公元前16000年时突然沉入海底,以磁欧石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发生爆炸,使地球的地基摇动,巨大的就陆沉了,只剩下迁移到别处的人们,而亚特兰蒂斯人则消失了。可是,亚特兰蒂斯并非真的就此消失,因为这个承担着不可思议的命运。凯西的催眠透视如此预言:“亚特兰蒂斯被水淹没的地域,是在佛罗里达外海比米尼岛附近,人们将会很快在海下世代沉积的泥沙下发现寺院。”“在北大西洋上的佛罗里达比米尼岛的附近,将重新浮出亚特兰提斯,它的一部分会在1968年至1969年之间被发现”——凯西在1940年时做下的此预言,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

不过,就在1968年,确实在比米尼岛附近海底发现了两座石造建筑。这就是今天被称为“比米尼大墙”的海下遗迹。1969年7月,人们又在北比米尼发现了古代希腊样式的装饰用大理石圆柱。自此以后,海底部分开始隆起,凯西的预言似乎开始实现了。

海神的传说

没有任何事情能像亚特兰蒂斯之谜那样长久地挑起人们的幻想。

自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首次将此向外介绍以来,人类就被那谜样的所迷住了。

柏拉图在《迪迈斯》和《格利迪亚斯》中描绘了亚特兰蒂斯的全貌。柏拉图将希腊共和国共和国贤人之一梭从埃及祭司那里所听到之事写成了故事介绍给世人。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说,亚特兰提斯是希腊共和国共和国神话中海神波塞顿的广大岛屿。这座岛屿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顿的5对双生子共同统治。而长子亚特兰斯,当然也就是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了。而这座岛屿也以第一代国王亚特兰斯之名,被称为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岛位于“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亦即有“真正的海”之意的大西洋中心左右的地方,其面积则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至于其强大的权力则并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而是远达欧洲、非洲及美洲。

亚特兰蒂斯在其特有的下保持着繁荣与富裕,且居住于此的人民也很温和、贤明,不会沉溺于巨富,凡事以德为尊。可是,随着时光的逝去,世代的更替,这些崇高的思想也日渐淡薄,终于有一天,军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侵略他国了。

勇敢地抵抗亚特兰提斯进攻的是古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战后,击退亚特兰提斯军,保卫了自由。但未知的悲惨命运却立即发生了。

因为当时爆发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军队仅仅在“悲惨的一昼夜”间就陷入地下,而亚特兰蒂斯岛也沉没于海中,从地上消失了。这是发生于距今12000年前的事。

柏拉图做此记述以后,理想之都亚特兰蒂斯就成了众人所向往之地。尤其是当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就更加加深了柏拉图所记述之事的可信度。因为在“真正的海”的对面,果真是有“真正的”。许多进入美洲探险的探险家认为,在那里所看到的就是亚特兰蒂斯。

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预言与埃德加·凯西的预言有些细节非常一致,但也有相异之处。特别是有关亚特兰蒂斯的灭亡有很明显的不同。柏拉图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灭亡是在“一日及悲惨的一夜”发生的;而凯西却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灭亡是经过前后三次(从时间上来说是公元前50000年至10000年间)大激变所造成的。首先,在公元前50000年时发生了最初的异变。虽失去了的一部分,但还持续着亚特兰蒂斯的繁荣文明。接着是在公元前15650年所发生的第二次异变。这时被分成数座巨岛,人民纷纷远走他乡。

在公元前10000年,最后的异变发生了。以超文明为誉的亚特兰蒂斯,终于经不起如此大的激变而消失了。但是,在第一次、第二次激变后的移民及逃过最后异变大难的亚特兰蒂斯人,却广布在世界各地。亚特兰蒂斯超文明的遗产渡过了远海,促使了埃及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盛。

大西国的地理位置之争

前面说过,大西国,也就是亚特兰蒂斯,是一块岛屿。最先提到亚特兰蒂斯的柏拉图对它的叙述可以归纳为这样几句话:

在昔日被人称为“海格力斯擎天柱”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海面上,即在西班牙和摩洛哥海岸之间,横展着一块陆地,叫做亚特兰蒂斯。它由一个大岛和一系列小岛组成。亚特兰蒂斯人把首都设在陆地的东南海岸波塞多尼亚,那里有为该国缔造者建立的寺院、王宫、壮丽的建筑物。

从柏拉图以后,有关大西国的书数以千计,其中大部分纯属空论。不过,有一些书籍是有科学根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真正的科学发现使大西国这块消失了的陆地逐渐摆脱了神话的色彩,成了历史中更引人入胜的事实。

立志探索大西国奥秘的严肃的研究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同大西国的地理位置有关。1675年,瑞典人鲁布德克认为这个被水淹没的陆地就在他的国家里。另有一些人说它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的位置上。德国人博克认为南非一带是大西国的地方,而法国人德利尔·德萨尔则提出高加索就是从前的大西国。后来,177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时期成为巴黎的巴伊曾断言,大西国在现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1855年,雅克布·克鲁格自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说大西国就是北美洲。然而这种观点遭到贝利乌的反对,后者在1874年发表的著作《大西国人》中说,大西国这块陆地的位置应该在目前的北非这个地方。他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于1893年被德国人克内泰尔多次援引,并得到了他的发展。后来,这一观点还启发了皮埃尔·伯努瓦,给了他写出《大西国》这部著名小说的灵感。到了1926年,博查特说得更为确切,说大西国就在突尼斯的盐湖地带。他的说法博得了阿尔贝特·赫尔曼的支持,此人于1927年说,博查特的假设使他完全信服。1929年,巴托利和拉特埃宣布说,大西国不在别的什么地方,就是希腊共和国!还有一些理论认为大西国在西班牙南部,在非洲西海岸,在西尔特,在大洋洲,甚至有人还说在南太平洋……

这最后一种假设是1946年由伯德探险队的考古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在南美洲的西边太平洋底发现了一片陆地。可50年代初,一位名叫于尔根·施帕努特的年轻牧师声称,他在赫尔戈兰岛附近北海水域发现了消失陆地的遗迹。

若相信柏拉图的记述,那么大西国应该是沉没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亦即这座梦幻中的是沉入大西洋。可是,若无视柏拉图的记述的话,那么大西国应该也有可能处于大西洋以外的地域。有人统计过,那大概有1700余处。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的桑多里尼岛。

1900年,英国的考古学家亚瑟·艾邦斯,在荷马视为丰饶岛屿的克里特岛上着手挖掘,而他们果真也挖掘到与猜想相符的米诺亚王大宫殿。

这座宫殿面积为4000平方公尺,是栋3层楼的建筑物。内部除了有石柱支撑的天花板和楼梯之外,还有巨大的武器库、战车库、粮食仓库、国王的宝车,及塞满了记载着文字的粘土板的古文室等等。极富变化的各个大厅中都用壁画、彩色的浮雕装饰着。毫无疑问,这里就是米诺亚文明的中心地。

可是,克里特岛虽被岩石所埋没,但并未沉没于海中。1967年,希腊共和国共和国考古学家史匹利顿·马利那托斯挖掘出了可解决此矛盾现象的新遗迹。那就是位于克里特岛往北约120公里处的桑多里尼岛。

虽然今天的桑多里尼岛只不过是个由3座小岛所组成的火山岛,可是在以前它是个直径达18公里以上的圆形岛屿。原来的桑多里尼岛因公元前1490年左右火山的一场大爆发,使得岛的部位炸毁,所以才变成今日的3座小岛。从厚达50公尺以上的火山灰下所发现的亚克若提利遗迹,确实与克里特岛相同,全都有雄伟壮观的石造建筑物、壁画、壶等等,而且也残留着米诺亚文明的痕迹。可是,它是否就是大西国,却还有许多值得争议之处。

至今,地理争议点最多的为如下几处。

塞浦路斯说

一名自称神话学及古代研究专家的美国探险家罗伯特·萨马斯特(Robert Sarmast),在其出版的书《发现亚特兰蒂斯》中则认为有其事,并以柏拉图的描述作为其研究的主要依据。

他说柏拉图提供了亚特兰蒂斯的“具体线索”,当中45个线索显示它位于塞浦路斯南部海域,并称海洋影像图显示的塞浦路斯古代地貌与柏拉图描述相符合。萨氏更说自己找到很多柏拉图曾提及过的地点,包括一个长方形平原,中间就是亚特兰蒂斯城。

他的理论中心是地中海盆地古时曾发生“洪水大灾难”,令到地中海于现时直布罗陀海峡的地方连接大西洋。这个说法同柏拉图说有个大洪水“吞没”阿特兰蒂斯岛,以及圣经大洪水的说法相符合。其中,人们猜测亚特兰蒂斯存在的理由是:全世界的金字塔建筑源于亚特兰蒂斯,是亚特兰蒂斯毁灭后,亚特兰蒂斯人将此文明传播于世界的。

克里特说

另一个说法,认为亚特兰蒂斯在克里特岛。

因为英国考古学家埃文斯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现了位于克里特岛上的大规模遗迹,而且再加上北方的一个圆环状小岛“席拉岛(又名圣多里尼/桑多里尼)”上发现了描绘现在已成为内海的火山口,以前曾经是一个小岛的证据,因此有人怀疑席拉岛正是亚特兰提斯传说的由来,因为据研究,约西元前15世纪(也就是柏拉图年代的900年前),席拉岛上的圣多里尼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爆发导致火山口上建立的文明城市被毁灭,也引发了海啸,这次火山喷发使得原本仰赖贸易的迈锡尼文明受到了重大打击,就此一蹶不振。

支持此说的人认为,柏拉图(亦或是他表弟柯里提亚斯或最初听到这故事的希腊人索隆)把数字弄错了,因此整个数字夸大了十倍以上,900年变成了9000年,4万平方哩变成了40万平方哩,所以才变成了这样的传说。

南极说

支持此说的人以考古学家兼作家葛雷姆‧汉卡克以及兰斯‧弗列里亚斯为代表。

此说是认为亚特兰提斯应该是在南极半岛,并以“地壳滑动说”来解释亚特兰提斯的毁灭,认为亚特兰提斯不只是受到了火山等等的灾难,紧接而来的是严寒,从而导致亚特兰提斯人放弃了自己的故乡,南极半岛随后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直布罗陀说

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地理学教授科林那·吉亚德(Collina-Girard)认为柏拉图在书中描述的“亚特兰蒂斯”位于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一带。

科林那研究了人类于19000年以前从欧洲向北非移民的历史,认为在亚特兰蒂斯存在的时期,直布罗陀海峡有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存在,而亚特兰蒂斯就在今日的安达鲁西亚(Andalusia)与摩洛哥之间。

爱尔兰说

瑞典地理学家乌尔夫·埃林森于2004年出版的《地理学家眼中的亚特兰蒂斯:勘探仙境之国》一书中认为,爱尔兰岛即为亚特兰提斯。主要论点来自于柏拉图所描述的岛国大小及地貌与爱尔兰岛极为相似,并且两者都有巨石墓葬文化。亚特兰提斯沉没的传说可能来自于公元前6100年,冰河期结束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许多沿岸岛屿。长时间的以讹传讹将小岛的沉没夸大为毁灭性的灾难。

科学的证据

第一次提出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是大西国遗迹这个理论的,是一位名叫阿塔那斯·柯切尔的神甫。那是1665年的事。这位圣职人员的看法是正确的,后来几个世纪的发现都一一证实了他的设想。

1898年夏,有一条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间敷设电缆。突然间海底电缆发生断裂,船上的工人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抢修工作。出事地点是北纬47°,巴黎以西西经29°40′,在亚速尔群岛之前900 公里处,那里的水深达3100米。在打捞的时候,人们奇怪地看到海底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其表面除谷底外没有淤泥,岩石顶端呈锋利的尖状。船员们带回了一块岩石,这块“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矿业学院。

“玄武玻璃”引起了一位法国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这位学者就是皮埃尔·泰尔米埃。这块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没有能变硬,而拿到岸上在空气中它却坚硬起来了。因此泰尔米埃得出结论:从3100 米深水中采来的这块石头曾受到过大气的压力,因为在这个地方,过去曾同周围地区一样一度露出水面 ;显然,不久以前发生的地壳激变(这里的“不久以前”,应该从地质学角度来理解)使这里下陷了3000米;欧洲同美洲之间有过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不见了。

比米尼大墙

罗伯特·布拉什是个飞机驾驶员,同时,他又是一个酷爱海底考古的人。1967年,他曾飞越过百慕大地区巴哈马群岛中的安德罗斯岛和比米尼岛。在飞行途中,他发现在水面下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灰色物体,它的几何图形十分完整,布拉什立即意识到这是人类的建筑物,于是他拍下了不少照片。过不多久,他把这些照片送到了法国人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手里。后者原籍为,是专门研究海底摄影的大学者,他发明了许多摄影器材,其中有电子闪光灯。

布拉什的照片引起了勒彼科夫的极大兴趣,但没有使他感到过分的吃惊,因为他自己从飞机上也看到同一海域里有一个约400米长的长方形的东西,另外,他还见到有一些笔直的线条以及圆形和形状规则的物体。勒彼科夫带着布拉什的照片找到了在迈阿密科学博物馆工作的朋友曼森·瓦伦丁。曼森·瓦伦丁曾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同时他又是研究哥伦布发现新以前的美洲文化的专家 。他看到照片后,毫不犹豫地当即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奔赴现场考察。探险队乘一架水上飞机在安德罗斯岛海域上空来回盘旋搜寻。

在巴哈马群岛的大礁带,水并不太深,因此水面下隐藏的东西比较容易看清。探测队的队员们果然找到了罗伯特·布拉什照片上的那个物体:一道30厘米厚的“墙”,周围积满了泥沙,看上去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的地基。为了仔细观察这道“墙”,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把自己设计的一个航行器交给了一支专门的小组使用。对比米尼岛写过一部材料十分丰富的著作的皮埃尔·卡纳克把这个航行器称做为“M114E”,这是一架名副其实的潜水飞机,配备有广角镜自动摄影机。有了这样的装备,探索工作才能够真正顺利地进行了。探测工作持续了好几个月,不少著名人士参加了这项工作,其中有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和法国潜水员雅克·马约尔。

探测队在1968年9月2日出发。队员们发现水底有一片宽阔的由扁平的、长方形或多边形石块铺 成的石板地面,这个地面上的石块每条边有5米长,厚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不等,估计每块石头有25吨重。整个石板地面长70米,宽10米。皮埃尔·卡纳克说,这地面似乎是由“大块大块的齐整的岩石 用一种类似水泥般的东西胶合起来的”。后来,人们给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物起了个名字:“比米尼大墙”。

迪米特里·勒彼科夫发表于《另一个世界》杂志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谈到1968年9月发现的大墙时写道:“这道墙的正面十分挺拔,墙上面的石块砌得十分平整,使整个建筑牢固平稳。”

“石块的内侧有一些痕迹,据考证那是工具凿琢留下的。考古学家们吃惊地看到,这么多年来,这些墙竟顶住了海浪的侵蚀和飓风暴雨的袭击。“随后,一支新的探测小组又发现上层石块是盖在4根柱子上的。从此,考古学家们再也没有怀疑的余地了,他们发现的肯定是人的建筑物。”

后来,人们又进行了多次探测,证实了原先的设想。1971年,探测者们在东墙脚下开了一些洞,发现下面还有一层石块,是由6公分的水泥浇砌于第一层岩石下。然而,人类使用水泥的历史才有多少年?!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这可能是一个我们还不知道的高度文明社会留下的遗迹。

1968年以来,人们不断地在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大洋底下,像是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门洞……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模样,与秘鲁共和国的史前遗迹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 石城墙十分相像。

今天虽然已经无法考证这些东西始于何年,但是根据一些长在这些建筑上的红树根的 化石,表明它们至少已经有12000年的历史。这些海底建筑结构严密,气势雄伟,石砌的街道宽阔平坦 ,路面由一些长方形或正多边形的石块排列成各种图案。

1967年,美国的“阿吕米诺”号潜水艇在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莱纳群岛沿岸执行任务时,曾发现一条海底马路。“阿吕米诺”号装上两个特殊的轮子之后,就能像汽车奔驰在平坦的马路上一样前进。1974年,苏联的一艘“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摄了8张海底照片。从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除了腐烂的海草外,有海底山脉、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阶梯……这些照片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并且有人类居住过。

同时,美、法科学家在百慕大三角区的西部海域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据测量,它的底边长300米,高200米,其塔尖距海面100米。研究表明,它比埃及金字塔还要古老。所有这一切均表明,曾经有过一个古代以及文明社会被埋葬在大洋底下。然而这就产生了 一个疑问:12000年前,难道人类文明就如此发达了吗?

在探讨这些问题时,学者和探索者们经常提到一个名词,即亚特兰蒂斯。

的确,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石块很可能是亚特兰蒂斯的遗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亚特兰蒂斯的文明该是多么发达。现在,生物学家、人种学家、地质学家、人类学家以及考古学家都告诉我们: 从亚速尔群岛到百慕大岛,人们在大西洋的这部分海底发现有大片大片的陆地深深地埋在水下,可是这些陆地昔日是露出水面的土地。

揭秘俄罗斯世界杯十大“秘密武器”

世界杯历来藏龙卧虎,群雄比拼的不仅是世人皆知的明牌和王牌,在关键时刻更要比拼手中紧握的暗牌!

从法国世界杯上追风般晃过查莫特和阿亚拉的欧文,到巴西世界杯上打出惊天动地的凌空一击的J罗,总有“秘密武器”在世界杯上一球成名,本届世界杯也同样如此。

一、东道主之“双刃双胞胎”——米兰丘克兄弟

在6月14日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队的揭幕战中,东道主阵中的一对年轻双胞胎攻击手阿列克谢·米兰丘克和安东·米兰丘克可能会有联袂进攻的表演,这对22岁的双胞胎效力于莫斯科火车头俱乐部,是俄罗斯阵中罕见的攻击利器,也是除了前锋斯莫洛夫和22岁的天才中场戈洛文之外,东道主阵中最值得关注的进攻选手。

踢前锋的哥哥阿列克谢拥有相当出色的突破和射门功力,17岁就为火车头队征战俄超联赛的他是俄罗斯近些年来难得的足球天才,19岁时便首次身披俄罗斯队球衣在对白俄罗斯队的友谊赛中上阵并打入一球。

踢进攻中场的弟弟安东相对于哥哥似乎要稍逊色,其在国家队的地位也暂时不如哥哥,但安东不容小觑,他的假动作非常有特点,控球和传球能力丝毫不输给哥哥,只是比起阿列克谢经常踢前锋,安东场上位置稍稍靠后,在射门机会上要少于哥哥,因此在普通球迷看来没有那么抢眼。更有意思的是阿列克谢擅长左脚,而安东擅长右脚,对分不清这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国脚的球迷来说,只需看他们盘带更多用哪只脚就可以了。

阿列克谢比较有可能竞争俄罗斯队的首发位置,而安东则更多可能是踢替补,一旦这对攻击型的双胞胎组合同时出阵,他们或将成为俄罗斯队一柄锐利的“双刃剑”,他俩左、右脚的突破和射门将令对手难以防范。

二、乌拉圭新10号之“穿裆小王子”——阿拉斯卡埃塔

能在21岁就穿上乌拉圭国家队10号球衣,阿拉斯卡埃塔绝非凡人。2015年美洲杯时,乌拉圭老帅塔瓦雷斯令人惊讶地将迭戈·弗兰的10号球衣交给了当时年仅21岁的新星阿拉斯卡埃塔。然而,今年24岁的阿拉斯卡埃塔有着配得上这样荣耀的天赋和实力,这位目前巴西克鲁塞罗队的中场发动机有望在本届世界杯上成为乌拉圭队的最大底牌,延续自弗朗西斯科利以来的乌拉圭队10号传统,成为苏亚雷斯、卡瓦尼等一众明面王牌背后的杀器。

弗朗西斯科利是乌拉圭曾经的足球王子,而阿拉斯卡埃塔则是乌拉圭足球的“穿裆小王子”,拥有华丽技术的他尤其擅长穿裆过人,在克鲁塞罗队他被球迷授予“穿裆阿拉斯卡”的绰号,可见这一技能已成为他的招牌,本届世界杯上,如果塔瓦雷斯可以在关键时刻使用阿拉斯卡埃塔,他一定会向世界展现他的招牌绝技,当然,他的精湛传球和射术也会令世人惊叹。

三、葡萄牙“新鲁伊科斯塔”——布·费尔南德斯

为什么戈麦斯、桑切斯都未能入选本届世界杯的葡萄牙队阵容?只要看看费尔南德斯和马丁斯两名23岁新星的实力,你就大致会明白。这两人中马丁斯的风格比较像刚出道时的C罗,其招牌是边路的连续假动作高速突破。而更值得一提的则是非常具有大将风范的布·费尔南德斯,这名效力于葡萄牙体育、此前曾在乌迪内斯和桑普多利亚踢球的球员有望成为葡萄牙队的新鲁伊科斯塔。

费尔南德斯擅长中场组织,其球风潇洒、视野极佳,突破和传球精湛,尤其是右脚外脚背抽射已炉火纯青,在本届世界杯上有望在葡萄牙队需要增强中场攻击和组织时成为超级替补,或能起到奇效。

四、摩洛哥中场奇才——贝尔汉达

28岁的贝尔汉达不算年轻,且在基辅迪纳摩、沙尔克04和尼斯等中上等强队都效过力,然而这位中场奇才直到2018年才迎来展示其真正才华的舞台:俄罗斯世界杯,此前他的名气一直不大。不过贝尔汉达作为一名前腰位置上的奇才,其实际能力要远强于他的名气。目前在土耳其加拉塔萨雷队踢中场核心位置的他,有望在本届世界杯上大放异彩。

贝尔汉达过人动作十分有创意,其假传真扣、假传真拉的动作出神入化,各种优雅的过人动作令人赏心悦目,继承了自1998世界杯上哈吉、巴希尔以来的摩洛哥技术流的特质,本届世界杯上在挑战看似不可战胜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时,贝尔汉达若能放开其想象力,或会有震惊之举。

五、法团之拉球大师——费基尔

一谈到夺冠热门之一的法国队,世人多半会对格列兹曼、姆巴佩和登贝莱等新星报以很大希望,但真正令记者惊讶的却是马夏尔和科芒等人的落选,这可能意味着法国队板凳席上的年轻人中已有更为优秀之辈取代了他们的地位,而看了费基尔和勒马尔近两个赛季的表现后,记者对德尚的选择多了不少理解:有费基尔这样的优秀攻击手,马夏尔反倒显现不出优势了。

今年24岁的里昂前腰/前锋费基尔是法国队阵中的秘密武器,其犀利的拉球突破足以列入天才之列,如果说除苏克外再找一个左脚可拉小提琴的球员,费基尔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齐达内都对其技术赞叹不已,可见费基尔之技术水准已入一流之列。本届世界杯上一旦法国队的攻击不顺,费基尔或勒马尔便可能获得出场机会,而技术更为华丽的费基尔一旦获得表演时间,或会上演一球成名的好戏。(未完待续)

六、秘鲁“变向怪杰”——奎瓦

要说本届世界杯上最让人期待的一对一突破高手都有谁,秘鲁队的左翼锋奎瓦绝对是最有神秘感的一位。这位26岁的圣保罗队突破好手,在盘带风格上非常像缺席本届世界杯的智利射手桑切斯,尤其是其在高速带球中突然变向和改变节奏的诡异能力令人惊叹,作为秘鲁队绝对主力的他,虽然知名度不高,却可能成为本届世界杯上人气很高的球员,因为他的变向突破能力观赏性十足,堪称“变向怪杰”。

七、阿根廷“小魔术师”——洛塞尔索

世人都知道目前这支阿根廷队缺中场发动机,但洛塞尔索的出现却有可能改变这一点,这位年仅22岁的中场“魔术师”,有望在兰奇尼临阵伤退后,和梅西、马斯切拉诺、比格利亚一起撑起阿根廷队的中场进攻。而如果说目前这支阿根廷阵中有谁可与梅西比技术的话,洛塞尔索将是唯一的人选,这位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队的天才中场踢球的优雅度甚至要略胜梅西一筹。

缓慢的挑射、艺术的马赛回旋、伊涅斯塔式的微幅假动作洛塞尔索集一些大师级球员的技术优点于一身,如果他愿意,甚至可以让阿根廷重温古典大师时代的足球。目前在桑保利手下得到重用的他,或将在本届世界杯上迅速扬名。

八、塞尔维亚“全能核心”——米林科维奇

塞尔维亚历来不乏技术型天才,但像米林科维奇在拥有1米92身高的同时、还能这么全能和潇洒的却十分罕见,更何况他有一个挑球过人的绝技。今年23岁的米林科维奇被视作是亚亚·图雷类型的全能中场,不仅有防守型后腰那般的身材和对抗能力,又有大师级的组织进攻才能和破门得分的能力,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全能的中场核心。目前在拉齐奥效力的米林科维奇有望在本届世界杯上爆发,其热衷于挑球过人的绝技也很有希望引来一众新的崇拜者。

九、墨西哥“内切王”——洛萨诺

在本届世界杯32强喜欢在前场边路一路内切走向中路射门的球员中,墨西哥的洛萨诺堪称集大成者。这位埃因霍温队的左翼是右脚选手,看家本领便是从左翼边线开始向中路一路内切然后射门,速度奇快、突破犀利的洛萨诺将是墨西哥队打开胜利之门的利器。

十、在梅西和J罗之间的哥伦比亚发动机——金特罗

哥伦比亚队拥有一个融合J罗和梅西风格为一体的球员:河床中场金特罗。

这位身高1米68的小个子球员一直被视作“哥伦比亚梅西”,但其实除了在多名对手围追堵截下依然有在狭小空间里高速盘带的能力之外,他还有着J罗一般的超强中场组织能力。金特罗在本届世界杯上若受到佩克尔曼的重用,或将成关键人物,金特罗有一脚不逊J罗的左脚任意球绝活,而其突破和控制能力将和J罗相得益彰。

如果佩克尔曼在中路重用金特罗组织,而将J罗移向偏右侧区域的位置,则哥伦比亚的中场将因为两大“发动机”的共存而变得更加强大。金特罗如果不能首发,无疑将是哥伦比亚队在需要加强中前场攻击力时的重要选择。

傅雷的健康情况很差最苦恼的是什么?

在《第三个家》一书中,傅聪告诉他的父母这个朋友有什么不可理解的苦恼,幸运和痛苦往往是如影随形的双胞胎。20岁的傅聪是一个令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幸运男人。他连音乐学院的门口都没去过,却在个体户导师和汗流浃背的琴凳的帮助下,辛辛苦苦拼出来。况且1954年留学就像是稀有元素,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有这样的希望。他实际上是被文化部选中,送到波兰深造的。那时候,他正处于初恋。离别带给他无尽的思念。他在回顾往事时,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初恋的感情:“只有初恋才是真爱!”青梅竹马,那种纯粹的爱情,永远会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傅雷知道儿子在波兰苦练钢琴后陷入感情痛苦。的确,了解你的儿子就像了解你的父亲。而傅雷,则用自己深刻的恋爱教训引导着儿子。傅雷告诫儿子:“热情是美好的火花,美好是美好的,但不能持久。”“世界上很少有如火如荼的恋人能幸福到白头偕老。”很快,命运的旋律急转直下,父子俩都遭遇厄运,没有时间讨论爱情的概念。傅雷,遭受历史误解,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傅聪因为他女朋友的一封信,从波兰逃到了英国,并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有一场国家灾难。傅聪不得不住在英国伦敦,靠弹钢琴谋生。“云山相隔千里,消息千里。”失去了祖国,失去了家信,失去了爱人,傅聪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幸运的是,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的关心下,傅雷继续与傅聪交流。傅聪从家信中得到安慰,也稍稍缓解了他对相思之苦的渴望。以世界为舞台,傅聪“跑码头”,在一个又一个国家演出。他遇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经常同台演出。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使傅聪倾倒。他的率真、幽默和深厚的音乐修养让他们念念不忘。同时,傅聪与这位著名小提琴家的家庭也有着不寻常的关系。他爱上了梅纽因前妻诺拉的女儿米拉。当他来到伦敦一年零八个月时,傅聪在一封家信中向父母透露了这个好消息,这立即使傅雷和他的妻子感到难以形容的喜悦和激动。充满父爱和对儿子关爱的翻译家傅雷放下笔耕,给傅聪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如何选择一生的伴侣:“好好想想,再决定,不要仅凭一时冲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本质上的善良,温柔的天性,开放的心态。有了这三个,其他的就可以逐步培养了”;“对方把你当成她的整个世界,这很危险,但也很珍贵。”三个多月后,26岁的傅聪和21岁的米拉结婚了。这对年轻夫妇最初的共同生活是甜蜜的。Mila是一个天真的女孩,对世界没有什么经验,但她的脾气有点急躁。傅聪刻苦的训练和繁忙的演出经常让她感到孤独。结婚三年多后,Mila很幸福。在宝宝出生前,傅雷已经给宝宝起好了名字——男孩叫凌霄,女孩叫凌云。凌霄是一种艳丽的花朵,傅雷非常喜欢。傅雷太太正忙着给她未来的孙子们织毛衣。一个中西混血儿诞生了。小家伙给小家庭带来欢乐。傅雷夫妇期待着有一天能和从未谋面的儿媳、孙子团聚。他们经常梦见米拉和凌霄突然出现在他们位于上海江苏路的家中。撕碎了所有的梦想。1966年9月3日凌晨,戴着沉重精神枷锁的傅雷夫妇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团圆的梦想破灭了。两个多月后,傅聪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得知了这个坏消息,他的眼睛在打转,眼泪在打滚。十年后,傅聪和米拉的家庭破裂了。用傅聪的话说,原因是“东西方差异太大”。傅聪在极度抑郁中草率结婚。他选择了一个东方女人——韩国驻摩洛哥大使的女儿。傅聪的第二次婚姻很不幸。用他自己的话说:“结婚三个月我们就不能在一起生活了……三个月,短暂的婚姻。”草率的结合导致迅速的离婚。他,再一次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最后,一个中国女人的钢琴声引起了他的共鸣。她,卓一龙,出生于“琴岛”——厦门鼓浪屿的女钢琴家。她是一个从小弹钢琴长大的女人。她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曾经是亚洲石油公司的经理代理人。母亲叫周默诗。后来她随父母去了香港,继续练琴。她最终获得了奖学金,去了皇家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深造。秦是媒人,是钢琴家,是炎黄子孙。傅聪和卓一龙相爱了。他们开始同居。1974年,她和傅聪有了第二个儿子。傅聪不能要求父亲再给儿子起名,所以他用父亲“备用”的另一个名字凌云作为第二个儿子的名字。傅聪一家四口住在伦敦。1979年,祖国摆脱“”噩梦后,傅聪回到上海,参加了上海文联和上海作家协会为傅雷夫妇举行的追悼会。1982年,傅聪带着妻子卓一龙和次子凌云从英国来到北京。时光飞逝。现在,傅聪年60多岁,和卓一龙一起住在伦敦的一栋三层楼房里。他喜欢在弹完钢琴后看网球。他对两个儿子的成长感到高兴。可惜,从小弹琴长大的两个儿子都没有继承他。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