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听信赵高的谗言,冤杀李斯,这就为赵高专权除去了最后一个障碍。不久,秦二世就任命赵高为丞相,自己整天在后宫,大小事务皆由赵高负责处理。此时,刘邦和项羽的农民军已经开始了对章邯军的反攻,但秦二世依旧被蒙在鼓里,尽情地在后宫享受人生。
公元前207年,项羽统帅的诸侯联军在巨鹿击溃了章邯、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大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章邯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援。
在章邯军溃退的同时,项羽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沿黄河向关中大举进发,而刘邦一军在顺利攻破武关后,也由南往北向咸阳挺进,咸阳城危在旦夕。
此时的秦二世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直到他收到了章邯战败向朝廷求援的消息,才如梦方醒。但他无愧于昏君的称号,接下来他做了两件事,直接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也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得到章邯战败的消息后,秦二世不问缘由不想对策,而是先派使者前去指责章邯无能。章邯十分惊恐,就派部下司马欣赶回咸阳,一方面向秦二世解释情况,一方面向朝廷请求增派援军。但司马欣到咸阳后,秦二世依旧在后宫,赵高对司马欣也拒不接见,司马欣感觉不妙,怕赵高会嫁祸于他,就急忙逃出了咸阳。赵高立即派人追赶,但没有追上。
司马欣回到章邯那里后,向章邯报告了自己的遭遇和所见所闻,章邯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外有项羽不断进攻,内有赵高从中作梗,自己坚持下去也难逃一死,权衡利弊之后,章邯决定率军向项羽投降。
这次事变,显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试想,如果秦二世和赵高能对章邯好言抚慰,增派援军,项羽和刘邦的行动就会大大受阻,秦朝或许还能多存在几日。毕竟,章邯手里还有二十万久经沙场的生力军。
章邯投降后,项羽和刘邦率领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向前推进,势力不断壮大。此时赵高也害怕了,他怕秦二世会降罪于他,就以生病为理由,不和秦二世见面。但秦二世似乎还没有得到章邯投降的消息,依旧在后宫花天酒地。
有一天,秦二世出去打猎,有人误入上林苑,秦二世就将其射杀了。赵高听说此事后,就派他的女婿阎乐假惺惺地向秦二世报告此事,然后他趁机对秦二世说:“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此时的秦二世依旧对赵高言听计从,乖乖地搬到了望夷宫,殊不知,此时的赵高已经有了弑君之心。
秦二世移居后,不断有人报告咸阳的形势,秦二世听后十分震惊,就派人责问赵高。赵高让秦二世移居偏远的望夷宫,就是为了方便把他杀掉。秦二世的责难更坚定了赵高的决心,因为从地位上讲,秦二世的一句话就足以致赵高于死地,因此赵高决定先下手为强。
赵高找来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和弟弟郎中令赵成,说出了自己想杀掉秦二世另立新君的想法:“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二人当即表示赞同。
密谋妥当后,他们便立即展开行动。
赵成以郎中令的身份诈称宫中有贼人闯入,让身为咸阳令的阎乐发兵追捕,阎乐率军直奔望夷宫,将门口的侍卫们全部抓了起来,然后质问他们:“贼人入了望夷宫,你们怎么不制止?”侍卫小心回答说:“这里到处都有人把守,贼人不可能进来啊。”不由侍卫多说,阎乐就下令将他们全部杀死了。
阎乐率军直入宫内。宫内的太监、小吏等,见了这些刀尖滴血的士兵,吓得抱头鼠窜,少数想要抵抗的人都被乱箭射杀,宫中一时间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秦二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目瞪口呆,瘫软在地。当赵成与阎乐进来时,他才明白是二人作乱,既惊又怒,急忙喊左右护驾,但这些人早已被吓破了胆,四散而逃了,只剩一个小太监还在他身边。
秦二世慌忙后退,逃到了内室中。突然,他发疯似的抓住小太监,歇斯底里地吼道:“公何不早告我?何至于此!”小太监说:“正因为我没有告诉你,我才活到了今天。否则,早就被杀死了,哪能活到现在。”
说话间阎乐就冲了进来,开口便说道:“你这个无道暴君,搜刮民膏,残害无辜,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事到如今,你自己看着办吧!”这是示意秦二世自尽。但秦二世到现在还不知道赵高是这场政变的主谋,竟然问:
“我可以见一见丞相吗?”“不行!”“那给我一个郡王当可以吗?”阎乐摇摇头。“万户侯总行了吧?”阎乐依旧摇头。胡亥绝望了:“只要能保住性命,做百姓也行!”阎乐不耐烦了,便说:“我奉丞相之命为天下铲除暴君,无论你怎么说我也不会上报的,你还是快快自裁吧!”
面对凶神恶煞的阎乐,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兵,面对一件件血迹未干的兵器,胡亥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于是拔剑自杀,结束了他可悲、可怜、可恨的一生。
据司马迁的记载,胡亥死后,阎乐向赵高报告了这一消息。赵高这样轻而易举地就杀掉了秦二世,觉得很得意。他拿起秦二世的玉玺,径直走向龙椅,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但“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赵高以为是“天弗与,群臣弗与”,于是就放弃了自己做皇帝的打算。
这段记载,后人杜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赵高后期的活动来看,他可能在心里想过这个问题,但并不敢付诸行动。因为以当时的形势,无论谁做皇帝都会死在起义军的刀下,倒是做奴才活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阎乐剧照
于是,赵高按照之前的商议,召集了皇室成员和王公大臣,将玉玺交给子婴,立子婴为新君主。但赵高对子婴说:“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面对秦朝的力量大大削弱的现实,子婴接受了赵高的建议,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赵高还对子婴说,要先斋戒,然后在宗庙召见群臣和皇室成员,最后才能正式接受玉玺,加冕为秦王。
对赵高提出的要求,子婴表示会一一照办。但他心里明白,赵高这次拥立他和上次拥立胡亥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扶植一个傀儡,自己独揽大权。一来子婴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二来他曾耳闻目睹赵高的种种罪行,早就有了除掉赵高的想法,因此他欣然答应赵高的一系列要求,目的就是为铲除赵高争取必要的时间。
子婴找来自己的两个儿子,对他们说:“赵高在望夷宫杀害了胡亥,他怕朝臣对他群起而攻之,才没自己做皇帝而是立了我。我听说赵高和楚军已经串通好了,想要将我们秦宗室灭掉。而今赵高让我斋戒完了就去宗庙,一定是想在宗庙将我宗室全部杀掉。如果我称病不去,赵高必然会来催我,他要来了,我们一定要趁机杀了他。”
按照赵高的计划,五天之后就是子婴正式登基的日子。但到了那天,子婴称病,坚持不去。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赵高便连续派人来请子婴到宗庙接受群臣拜见,子婴坚持不去。几次三番之后,赵高不耐烦了,就亲自去请子婴。他不知其中有诈,大摇大摆地进了子婴的住所,语带指责地说:“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
子婴本来就是要杀赵高的,看到赵高这种嚣张跋扈的态度,更是怒从中来,二话不说,拔剑直刺赵高。赵高毫无防备,一时吓得不知所措,被子婴一剑刺中心窝,当场毙命。
干净利落地处理掉赵高后,子婴立即召集王宫大臣,宣布赵高的罪状,将赵高及其三族诛杀。从子婴诛杀赵高及其对后续事务的处理来看,子婴几乎没有遇到多大阻力就顺利地将赵高集团剿灭,由此也可以看出赵高的确是坏事做尽,失尽了人心。
著名诗人北岛在其名作《回答》中这样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赵高的一生,是卑鄙的一生,也是靠着卑鄙不断高升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句话。
赵高从一个身份卑微的太监,通过博得始皇的好感,升为中车府令。而后又不断讨好胡亥,获得了两代君王的信任。后来,他又策划沙丘之谋,把胡亥变成了傀儡,“挟天子以令大臣”,先后害死扶苏、蒙恬、李斯等有可能使秦朝转变发展模式的肱骨之臣,彻底败坏了秦朝政治,把秦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子婴虽然杀掉了赵高,但产生赵高的土壤他没有也不可能铲除。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在看了赵高的所作所为之后,写下了一篇感慨之言,大意是说:“小人对国家的危害,比敌国和内部叛民对国家的危害要大得多,而且小人是很难防范的,因此历代小人辈出。”他虽然认识到了赵高这类小人的巨大危害,但把小人辈出的原因归结为君子难防小人,就显得缺乏说服力了。
事实上,赵高是集权专制的政治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秦朝的赵高倒下了,历朝历代都有赵高站起来。只要专制制度在,就容易滋生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统治者,就容易产生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而且,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这两者都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在赵高及其同党的祸害之下,秦国早已病入膏肓,子婴虽然杀死了赵高,但面对遍地的起义烽火,任谁也无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