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晋8万北府兵吊打前秦80万大军 淝水之战的双方是谁

2023-05-04 来源:独旅网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8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方面派出去抵御前秦入侵的只有名将谢玄所率的8万北府兵。以8万对阵80万,以1个人去顶对方10个人,这场仗怎么看都是东晋这边凶多吉少。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秦晋两军在淝水一带展开决战,东晋8万北府兵吊打前秦80万大军,“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告终。

除了“淝水之战”外,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还为数不少,比如“巨鹿之战”项羽5万楚军打败章邯40万秦军;“昆阳之战”刘秀不足2万打败王邑43万;“鄱阳湖之战”朱元璋20万全歼陈友谅65万大军……不少人认为,冷兵器时代双方武器装备比较接近,因此在兵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古代这些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究竟是吹牛还是确有其事呢?其实这两种情况都存在。

古代交战双方在人数上故意注水的情况很常见,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虚张声势,恐吓对手。比如“赤壁之战”曹操率军20万攻打东吴,但却号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此外,战胜方为了展示自己实力强大,或为了向朝廷邀功,也有很大动力虚报敌方人数。

除了人数注水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就是混淆了战斗部队和非战斗部队。古代交通不便,因此远距离作战需要征召一支人数非常庞大的民夫队伍来为前线将士们提供后勤保障。比如宋神宗时期出动五路大军征讨西夏,其中战斗部队人数为30多万,民夫人数为20多万,对外号称56万大军。

还有一种军队是拖家带口上场的。比如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于白登山,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匈奴不可能供养得起如此规模的军队,因此这40万大军应该包括了不参与战斗的老弱妇孺在内。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也都是这种情况,军队中不仅有妇女和小孩,连种地的耕牛都是随军携带。

上面说了好几种人数不真实或不够真实的情况,那么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吹出来的吗?这还真不是。

10个人打1个人,那肯定是10个人赢。100个打10个,必然是100个赢。然而这种逻辑只适用于街头流氓火拼,战场上两军对阵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从理论上来说,人数多的一方肯定占优势。但战场上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将帅的个人能力,军队的整体士气,交战时的天气情况、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位置……这些都有可能决定最终结果。一位优秀将帅带领的人数少的军队常常能打败一位平庸将帅带领的人数多的军队;一支由精锐组成的军队往往只要几次冲锋就能让一支士气低落但规模庞大的军队出现一泻千里的局面,“兵贵精不贵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8万吊打80万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真实战场上却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