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是古代许多将领的奋斗目标,也是无数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名字,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将军有关。
他叫霍去病。
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霍去病有一个很厉害的舅舅,叫卫青。卫青是西汉顶级名将之一,曾立下赫赫战功。卫青很疼爱霍去病,希望他长大后投身军营,建功立业。
霍去病没有辜负舅舅的一番疼爱,终成一代名将。我们甚至可以讲,霍去病在战场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卫青。
根据史书记载,霍去病一生参加了3次重大军事行动。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任命17岁的霍去病为骠姚校尉,跟随卫青出征漠南。远征中,霍去病首次离开大部队单独作战,率领800精锐骑兵,孤军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斩杀敌人2000多人,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霍去病一战成名,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21,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分别在春季和夏季两次出征河西。在春季的攻击中,霍去病率领1万骑兵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一带与匈奴作战,在皋兰山下歼灭了匈奴的主力部队,俘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加封食邑二千户。在夏季的攻势中,霍去病在友军公孙敖迷路迟到的情况下,率部孤军深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俘虏匈奴五王以下王公贵族127人,歼敌3万余人,并迫使匈奴浑邪王率4万余人投降。此战后,汉朝军队牢牢控制了河西走廊。
我们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第三次重大军事行动。因为著名的封狼居胥,就发生在这次军事行动中。
那是公元前119年的事情了。
这一年春天,汉武帝命令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5万骑兵,分两路奔袭漠北,与匈奴主力决战。
这是要打算将匈奴灭了的节奏啊。
卫青那一路,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单说霍去病这一路。话说霍去病从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出征后,一路北行,形程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这时候,霍去病大军迎头碰上了匈奴左贤王的部队。
左贤王是匈奴的一种封王,权力和地位很高,手下往往统领数万军队。霍去病所碰到的这位左贤王还是单于的继承人,手下有近10万大军。因此,这一战注定很艰难。
可是,霍去病根本就不给左贤王任何机会,冲上去直接开打,连砍带杀,歼灭了7万多人,还俘虏了匈奴济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
如果是寻常将领,取得这样的战绩后,就可以班师回朝,吹嘘好一阵了。霍去病却不是寻常将领。他乘胜对匈奴残余军队展开追击,一路向北追到狼居胥山(今肯特山,位于蒙古国)。随后,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封礼,并在狼居胥山以北的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此后,霍去病大军继续向北,饮马北海(今俄罗斯国贝加尔湖)。
这就是封狼居胥。《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这样写道:“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
封狼居胥的意义在于,霍去病向匈奴宣示,这一大片土地,都是汉朝的领土,谁也不能侵犯。于是,在那以后,“汉家旌帜满阴山,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曾几何时,匈奴盘踞在漠南、河西一带,以此为大本营,不断南下侵扰中原。现在,在霍去病、卫青等人的不断打击下,匈奴退出了漠南、河西,远遁到漠北,再也不敢轻易南下。
对于霍去病来说,这是一种何等显赫的功绩?对于汉朝来说,这是一种何等扬眉吐气的荣耀?
在那以后,许多名人都赞颂过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东汉史学家班固说:“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三国名将曹彰则感叹:“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明朝史学家王世贞称赞:“大将军、骠骑将军以轻骑绝大漠,数得志焉。”
看了这些评论,仿佛看到一位横马立刀、英姿飒爽的年轻将军,正从历史长河里向我们奔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