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引起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具体包括月经前几天感觉不舒服,夜间出虚汗,一阵阵发热,情绪低落等。另外,最新研究结果还肯定了雌激素对身体保健的重要价值以及缺少雌激素对防病抗病的不利影响。这些因素都给人们一种片面的印象,觉得早补雌激素,甚至从35岁前后就开始补充最有益于保健需要。很多人甚至还没等出现明显症状,也没有检查自身雌激素的水平是不是低到该补的程度就匆匆开补,好像不等亡羊就着手补牢,就一定能做到有益无害。不仅许多女性认识片面,即使是医疗保健工作者也对早补雌激素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周。经过多年实践,医学界对雌激素的保健作用、治疗作用以及副作用都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对于雌激素是不是人参果,什么人该补,什么时候补等主要问题也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概念。
雌激素不能少
此外,如果雌激素水平下降幅度太快,还会造成更年期特有的不适症状。最后,缺乏雌激素还会加速骨质流失,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原来,雌激素的作用远远超出了生儿育女的范畴,涉及能量代谢、脂肪分布、骨质更新等许多方面。以骨质更新为例,雌激素与黄体酮互相配合,指挥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在微观水平上不断地破除和构成人体的骨骼成分。在这项破旧立新的工程中,雌激素分管限制破骨细胞的工作进度,黄体酮负责激励成骨细胞的建设效率。如果雌激素不足,“破骨”就有可能超过“成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雌激素也不能多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雌激素补得过早过猛过多,很有可能显露出宝剑利刃的另一面——危害健康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括可能引发癌症、血管栓塞性疾病、胃肠道症状、妇科症状、肝损伤以及促使相关疾病恶化等。
除了以上报道过的副作用之外,妇女在许多情况下不应该补充雌激素。这些情况包括:乳腺癌患者,孕妇,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肝功能异常的病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死等。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补雌激素无论是更年期前还是更年期后,都不能超过正常生理过程所能承受的剂量。
雌激素的最佳来源
雌激素对妇女健康关系重大,而补充雌激素又有一定的健康风险。这和雌激素本身的来源有没有关系呢?
雌激素的来源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人工合成、从自然产物中提取以及富含雌激素的食物。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来源于自然界的提纯物和食物都是比较安全的选择。然而要想全面、透彻地了解天然产物对于妇女保健的积极意义和副作用,仍然需要在目前水平上积累更多的观察资料。
对于健康妇女来说,如果注意选择食物,不但能从中获得天然植物中所含的雌激素,还可以获益于天然产物所特有的安全性。世界上没有比食物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的产物了。植物中存在的雌激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异黄酮,另一种是木脂素。异黄酮主要存在于豆类、水果和蔬菜中。其中黄豆不仅富含异黄酮,而且经济实惠。每天选用各种不同的豆制食品,如豆腐、豆浆等,都是从饮食中摄取雌激素最方便的选择。此外,还有木脂素,它主要存在于扁豆、谷类、小麦、茴香、葵花子、洋葱等植物中。
如何延缓雌激素下降
雌激素水平降低是人体生理功能发展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同时,医学研究也发现,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的幅度和主观体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这说明,不同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到体内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尽管人类目前还不能改变生物学规律,但却能有效地干预这些自然过程。健康女性之所以能轻松、充实地度过30~50岁之间的“多事之秋”,这和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均匀、平缓、和谐的下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健康女性生活的秘密包含着三个主要内容平衡饮食、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态。
补雌激素也讲究微调
分析给雌激素治疗作用带来恶名的原因,可能和补得太多、超出生理需要有关。另外,忽视各种性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也给某些癌症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补充雌激素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正常的生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服药的原因不仅仅是“最近感觉不如从前”,或者认为“情况和药瓶上写的适应证一模一样”。应该通过化验的方法确定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具体数据,从而回答“该不该补”和“补多少”这个关键问题。西方医学注重各项检查数据,我国传统医学也讲究辨证论治、个体化用药。然而一旦遇到和滋补、保健有关的具体情况,许多人包括医务人员都存有“不甘落后,多多益善”的心态。
补雌激素要讲究微调的概念就是近年来治疗实践中得到的收获。所谓“微调”指的是根据每一个病人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来决定剂量,并根据服药后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来决定下一步该用多少。这好比夏天借空调降温,每个人都知道要根据天气,而不是单靠日历来决定是不是该开空调。
回到微调雌激素水平的正题上,自然,测出雌激素水平的数值非常重要。目前,通过唾液、血液、尿液都可以测出体内雌激素的含量。其中唾液测定没有痛苦,可以对一定时间范围内雌激素的起伏升降情况了如指掌。24小时尿液测定最为准确,它可做到心中有数,也就可以科学地回答该不该补和补多少雌激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