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06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17 21:26
1、先用气筒从鸭脖子刀口处打气到皮下脂肪和结缔之间,使气体均匀地充满填鸭全身;这样可使骨肉分离。
2、取出内脏,用高粱杆支撑于脊骨和胸脯三岔骨之间;
3、由刀口处灌水,从肛门处放出,反复清洗干净为止;
4、在颈上将铁钩斜穿颈上,将鸭挂起。
5、烫皮挂色:将鸭体用饴糖沸水浇烫,从上至下浇烫3-4次,然后用糖水浇淋鸭身,一般糖水由饴糖与水按1:6-7比例配制。使皮肤光滑紧绷,加糖可使皮脆。
6、风干:将鸭子吹干。一般在春秋季经24小时凉坯,夏季4-6小时。烤鸭的温度是关键!!!北京烤鸭选用的木材以枣木为最好,其次为桃、杏、梨木。木材点燃后,炉温升至200℃以上时,便可以烤鸭了,烤鸭的温度是关键,一般炉温控制在250-300℃之间,在烤制过程中,根据鸭坏上色情况,调整鸭子的方位,一般需烤制30分钟左右,烤制也可以根据鸭子出炉时腔内颜色判断烤制的熟度,汤为粉红色时,说明鸭子7-8分熟,浅白色汤时,为9-10分熟,汤为乳白色时,说明烤过火了。
7、出炉:出炉刷油鸭子出炉后,马上刷一层香油,增加鸭皮的光亮度。蜂蜜不能涂太早的,差不多快要出炉前一小会儿就好了。
8、将鸭切成片,食用时同葱白段、甜面酱各少许,卷入鸭饼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18:51
原料:北京鸭1只,糖水,葱,甜面酱,鸭饼。
做法:
1、用气筒从鸭脖子刀口处打气到皮下脂肪和结缔之间,使气体均匀地充满填鸭全身。
2、取出内脏,用高粱秆支撑于脊骨和胸脯三岔骨之间。
3、由刀口处灌水,从*处放出,反复清洗干净为止。
4、在颈上将铁钩斜穿颈上,将鸭挂起。
5、用开水浇烫皮,使皮肤光滑紧绷。
6、用糖水(大多数用的都是麦芽糖)淋鸭身。
7、将鸭子吹干。
8、在鸭*做堵塞。灌入八成满的开水,鸭入挂炉,烤至上色成熟时出炉。
9、将鸭切成片,食用时同葱白段、甜面酱各少许,卷入鸭饼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18:52
片皮鸭-广州粤菜:
〔主料辅料〕
毛鸭 2000克 千层饼 24块 虾片 15克 姜块 10克
葱条 50克 葱球 25克 淮盐 15克 八角 15克
海鲜酱 50克 糖水 50克 花生油 500克
〔片皮鸭烹制方法〕
片皮鸭的做法1.将绳套着鸭的一只脚,再绕过翼吊起,将鸭颈拉直,割开喉管放血,用70℃热水浸烫褪毛。在右翼底部开一小孔,在小孔内用小刀弄断三条肋骨,先挖出食道、气管,再在*勾断尿肠和肾的水膜,取出内脏和肺后,剁去脚和翼的下节,用一根直径约12毫米,长约6.5厘米的竹子,撑在腔内,撑好后,放入沸水锅内泡至鸭皮发硬,取出稍晾干水,用糖水涂遍鸭的全身,用铁钩钧住下巴,再用两条小竹枝将两翼撑开,并用一片翼毛屈折后插入*,将*撑开,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
片皮鸭的做法2.将姜块、葱条捶扁,同淮盐、八角一起由翼底开口处填入鸭腔内,拔去*翼毛,换用木塞塞紧,将鸭置于干净案板上,用长铁叉从两腿内侧插入,从两膊穿出,把鸭颈顺铁叉绕一周,最后用叉尖紧插下颌。
片皮鸭的做法3.两手持叉柄,使叉尖略向上倾斜,在木炭炉上先烤鸭头、颈部,以及尾部,烤至浅红色,甲中火烧热炒锅,下油一斤,烧至五成热,放虾片炸至酥脆,倒入策篱沥泊,取出盛在大碟中。随即用旺火烤鸭身,至呈深红色即熟。
片皮鸭的做法4.把刚烤好的鸭立即放在案板上。用菜刀片24片,平铺在虾片上面,迅速上桌同时上千层饼、葱球、海鲜酱。
片皮鸭的做法5.把已片皮的鸭切下头、翼、尾、腿及胸肉,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一斤,烧至五成熟,放入鸭头、翼、尾及胸肉,约炸1分钟至熟,取出切块盛碟,砌成鸭形再次上桌。
〔片皮鸭的工艺关键〕
1.在褪毛时水温要合适,过高,鸭皮不易着色,过低,细毛难以拔净。还容易拔破表皮,烤时有花斑。
2.撑鸭时,撑子一端剥平,另一端两面斜削成叉状,平的一端顶着鸭胸,叉的一端顶着脊背。
3.烤时要不断转动,使鸭全身受热均匀。
〔片皮鸭的风味特点〕
1."金陵片皮鸭"源于南京,南京古称金陵,故名。据传:公元1368年,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漳在南京建都,御膳房里就有了完善的烤鸭技术,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律迁都北京,也曾把烤鸭技术带去,而传来岭南,则是后来通过商业交往而促成的。传来之初,制法上并元多大差异,其后则逐渐有所变化,直至清末民初,广州万栈包办馆创立了"紧皮"挂糖明炉烧烤之法,以后才确立了广东烧烤鸭(鹅)的独特风格。但人们仍习惯地以"金陵片皮鸭"称之,以示其源流,清朝光绪年间拨贡南海人胡子晋的"羊城竹枝词"云:"挂炉烤鸭美而香,却胜烤鸭说古冈,燕瘦环肥各佳好,君休偏重便宜坊。"并云:"西关宝华正中的街口万栈以挂炉鸭驰名,比冈州之江门烤鸭为美,北京米市胡同便宜坊挂炉鸭异常肥甘,常有五六斤者。万栈之鸭却以瘦胜。"2.此菜深红明亮,皮脆,肉滑,分两次上桌,滋味各异,原为江苏风味,传入广东有较长历史,在制法上已有不少变化,现已成为粤菜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