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自然灾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1:40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那么,你知道如何防止自然灾害吗?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防止自然灾害的措施吧。

  防止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地震预防与躲避

  地震发生之前一般会有前兆,往往很多动物、家禽都会有异常的表现;再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水温升高,水位变化幅度大,井水、泉水翻花冒泡;地光和地声现象;人的异常感觉,精神恍惚、坐立不安等症状。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地震前兆之后,就应该立刻采取地震前的预防措施,镇静、积极的做好逃生准备:

  1.观察异常的种种表现,预感到地震将要发生时,平房或农村的学校,要及早的把饮水、手电筒、急救药品等装袋包好,立即逃离到空旷、开阔地带;如来不及逃出教室,可在教室内的桌下、墙角、墙根下等地方躲避。(不要靠近窗户),同时要选好震后的疏散路线。

  2.城市学校楼房密集,危险性极大,震前要立即冲出楼房到空旷地带,尽量远离建筑物;当来不及逃离楼房时,可钻到桌底、卫生间、墙角等部位避震,也可在房间跨度最小的横梁下躲避,切不可集体涌向门口和楼梯;如在体育馆,要听从指挥,有顺序的向*靠拢,不要拥挤在墙壁或栅栏边。

  二、地震后自救

  如果在发生地震时,不甚被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慌乱,应鼓起求生的勇气,要有长时间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准备,等候救援人员的到来。

  1.如果被压在废墟下,要想办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特别是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发现身上有受伤出血的部位,首先要设法止血;假如身体没有受伤,应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直接吸收烟尘而导致窒息。

  2.观察周围情况,防止支撑不稳的重物出现新的塌落,并寻找新的较为安全的地方,尽量能找到水和食物,等待救援。在救援人员靠近时,尽量通过呼喊或敲击墙壁等发出响声,使救援人员知道你所处的位置,以便获救。

  三、水灾预防与自救

  水灾通常是连日的暴雨造成的河流、湖泊、水库暴涨而引发的,出现洪水泛滥现象。此外,大量的融雪、山洪、海啸也可以引发水灾。水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丧失生命。特别是处在低洼处的建筑群和校舍危险更大。

  1.要有强烈的水灾预防意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水灾到来之前要提前撤离洪水可能到达的地方,特别是处在低洼地带的学校,尽可能带足食品、药品、手电筒、防雨用具等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在平时,学生发现连续几天下雨,就应该萌发可能有洪水到来的防患意识。

  2.如果洪水来势凶猛,来不及转移,洪水已经涌进屋内,就立即设法爬上房屋顶、就近高处或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千万不能独自游泳转移;如现实条件不许可移动,应抓住桌椅、家具等可漂浮的物体;如周围有人,尽量要在一起;如发现漂浮物,要尽力抓住;如果一切都不可能,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大声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四、防范洪水的安全措施

  学校人员集中,学生年龄小,爆发洪水时组织难度大,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洪水来临的前期教育和实施启动紧急预案非常重要,尤其是农村学校领导要格外重视,完善紧急预案。

  1.向学生经常进行预防洪水和自救常识的教育,介绍洪水的特点,教育学生在爆发洪水时不要惊慌,更不能乱跑,要听从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

  2.要定期的进行预防洪水的演练,配有专人负责。

  3.学校应建立预防紧急预案,分配给教职工具体的应急任务,校长统一指挥,临阵不乱。

  4.学校要提前选好疏散路线和紧急躲避地点,让每名学生都知道,并准备好必要的营救物品。

  正确预防、识别次生和衍生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以地震灾害为例,其次生灾害种类众多,包括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崩塌、滑坡、泥石流、水灾;海底发生的地震还可能引起海啸;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造成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随之出现,如灾害导致信息存储破坏可能会引起的“数字灾难”,巨灾还可能破坏灾区甚至更大的区域,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严重破坏,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