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2:08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内容如下:
1、隐患排查工作主要包含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或方案;按计划或方案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并登记后,进入隐患治理流程,并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流程治理;
2、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法定工作。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进行方法如下:
一、排查
1、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2、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
3、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4、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5、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情况。
二、治理
1、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有关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防范从业人员行为异常导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