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苦地胆?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有点像地胆草




地胆草,又叫地胆头。别名:苦地胆、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地胆头、磨地胆。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二歧分枝,枝少而硬,粗糙。根生叶多皱缩,黄绿色,生于山谷、村边及路旁。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特别在广东、广西和福建多见。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之功效,治感冒、菌痢、胃肠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结膜炎、疖肿等症,为中医常用药。

热心网友

图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学名Gerbera piloselloides
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粗直或曲膝状,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干时上面变黑色,纸质,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稀有卵形,长6-16厘米,宽2.5-5.5厘米,顶端圆,基部渐狭或钝,全缘,上面被疏粗毛,老时脱毛,下面密被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有灰锈色睫毛;中脉在下面粗壮,并显著凸起,侧脉6-8对,极纤细,基部与中脉平行下延至下一侧脉基部汇合,网脉不明显;叶柄长短不等,长1-7.5厘米,被绵毛。花葶单生或有时数个丛生,通常长15-30厘米,有时可达45厘米,顶端棒状增粗,无苞叶,或罕有具1枚钻形苞叶者,密被毛,毛愈向顶部愈密,下部的呈灰白色,中部的淡锈色,上部的黄褐色。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直径达2.5-4厘米;总苞盘状,开展,长于冠毛而略短于舌状花冠;总苞片2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外层的短而狭,长8-11毫米,宽0.7-1毫米,内层长14-18毫米,宽1-1.5毫米,背面除干膜质的边缘外,被锈色绒毛;花托裸露,蜂窝状,直径约6毫米;外围雌花2层,外层花冠舌状,长16-18毫米,舌片上面白色,背面微红色,倒披针形或匙状长圆形,长为花冠管数倍,顶端有不明显的3细齿,檐部内2裂丝状,卷曲,长2-3毫米,退化雄蕊丝状或毛状,隐藏于花冠管中;内层雌花花冠管状二唇形,长10-12毫米,外唇大,顶端具3细齿,内唇短,2深裂,退化雄蕊长圆形,基部有不明显的短尾,顶端具钩。*两性花多数,花冠长约12毫米,冠檐扩大呈2唇状,外唇3裂,内唇2深裂,裂片长2-2.5毫米;花药长约4.5毫米,顶端截平,基部的尾长约1毫米;花柱分枝略扁,顶端钝,长约1毫米。瘦果纺锤形,具6纵棱,被白色细刚毛,长4.5-6.5毫米,顶端具长7-8毫米、*的嚎。冠毛橙红色或淡褐色,微粗糙,宿存,长约11毫米,基部联合成环。
全草药用,有清火消炎等功效。治感冒、久热不退、产后虚烦及急性结膜炎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