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从哪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5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0

  手语是由于聋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已作为聋人的一种语言,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手指语是用手指的指式变化和动作代表字母,并按照拼音顺序依次拼出词语;在远古时代,全人类都处在简单的有声语言阶段,常常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示意思,这样的手势大多数是指示性和形象性的动作,叫作自然手势,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开始创造出具有语言性质的手势,这种在有声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与有声语言密切结合的手语,称之为人为手势。自然手势和人为手势结合成为手势语。
  我国手语工作有历史记载的,仅100多年。
  1887年(清光绪13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创办聋哑学校,并搜集中国聋人手势,同时将手指字母传入中国。
  这是我国手语应用和聋人教育的开端。
  前,我国聋人使用的手语,是比较简单的手势,既不科学,又不系统,更谈不上规范,各地自成一体,约定俗成,不能全国通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同汉语有各地方言一样,手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地方手语。
  50年代中期,原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组织我国部分聋人、聋人工作者和聋教工作者,开始整理中国各地地方聋人手势,选择北京、沈阳、哈尔滨、青岛、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兰州、成都、昆明等11个城市作为基地,建立手语工作组,在深入聋人集中的单位,调查、搜集整理、研究分析各地使用的地方手势的基础上,加以综合筛选,编制了《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共4辑,收入2000余个单词手势动作图解。这是我国手语工作的正式开始。从此,中国手语工作开始进入有组织、有领导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阶段,进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
  1963年12月29日,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实施《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10年*期间,手语工作停滞。
  1979年,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恢复工作后,将原《聋哑人通用手语图》4辑修订为2辑,经民政部、原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正式施行应用。以后,又陆续编篡了第3辑和第4辑,这4辑手语图,总发行10几万册,对中国手语的逐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在此期间,曾召开过两次全国手语工作会议。
  1985年底,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委托上海市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编纂小组,对4辑《聋哑人通用手语图》进行全面修订,提出修改意见,在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讨论通过,易名《中国手语》,共分15大类,收词3330条。
  1991年10月4日,民政部、国家教委、国家语文工委、中国残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推广应用〈中国手语〉的通知》([91]残联宣字第138号),要求各地残联在集会和电视节目等公开场合,必须使用《中国手语》;各地聋校在教育、教学中应使用《中国手语》;高等师范院校特教专业、中等特教师范学校应将《中国手语》列入教学内容之一。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2年底,中国聋人协会成立中国手语新增词工作小组,要求全国各地征集原中国手语中未收入,而目前急需的新词词目及手势动作设计。1993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中国手语新增词手势动作审定会议,通过将2266个新增词及手势动作,做为《中国手语》(续集)出版。续集沿袭《中国手语》正集的体例,除有分类目录、音序索引外,另加英语索引。《中国手语》(续集)是《中国手语》正集的补充,它侧重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编纂过程中参考了国际手语,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手语,其中所有国家名称,均采用国际手语的打法,使中国手语更便于在国际交往中应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0

手语历史悠久,但是正式的聋教育却是四百多年前才发展的,可考察到的是法国第一位伟大的聋教育家德雷佩神父,为了需要,自己创造发明手语以利管训工作。到了1760年他的收容所改为国立聋校,他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他的助手认为应该编手语字典,也花很多时间致力于手语编辑工作,可惜手势太复杂,不能泛广被人使用,何况一个字有时往往需要用许多手势方能解释清楚,尤其抽象的表达更难,所以在1880年后只好改用口语法教学。

美国在1817年设救济院,收容聋者并开始使用手语。日本模仿力强,1880年也在东京设立第一所聋哑学校,而后大阪、京都也都相继成立聋校。15年起被日本人占据50年,在这段期间日本人在的台南、台北成立聋校,所使用的手语大多是东京、大阪型。

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耐德夫人,在*山东成立启瘖学校,她采用口语教学,出版一套用贝利字母拼音编辑的《启瘖初阶》读本,聋人间也有他们使用的*型手语,而且广行于北平、上海、南京和广东,甚至各地,*三十四年光复,在台的日本老师被遣送回国,三十八年*沦陷,有些*聋校的老师栈台北启聪任教,于是台北混合了一些*语。左营启英聋校姜校长毕业于*启瘖学校,则采用*系手语。再加上聋胞散居各地,北、中、南三所聋校地区隔离,于是聋人所使用的手语逐渐现差异。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2806.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1

手语的历史

古代就有手语的存在,并非专为聋哑人所有,古人靠手势来传达沟通意见,而后才慢慢产生语言。古人以打猎耕种为主,社会上需要遵循的规则也少,因此聋人较能适应生活,但文化发达后社会进步,抽象的符号也多,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只好藉手语来表达沟通情意了。

手语历史悠久,但是正式的聋教育却是四百多年前才发展的,可考察到的是法国第一位伟大的聋教育家德雷佩神父,为了需要,自己创造发明手语以利管训工作。到了1760年他的收容所改为国立聋校,他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他的助手认为应该编手语字典,也花很多时间致力于手语编辑工作,可惜手势太复杂,不能泛广被人使用,何况一个字有时往往需要用许多手势方能解释清楚,尤其抽象的表达更难,所以在1880年后只好改用口语法教学。

美国在1817年设救济院,收容聋者并开始使用手语。日本模仿力强,1880年也在东京设立第一所聋哑学校,而后大阪、京都也都相继成立聋校。15年起被日本人占据50年,在这段期间日本人在的台南、台北成立聋校,所使用的手语大多是东京、大阪型。

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耐德夫人,在*山东成立启瘖学校,她采用口语教学,出版一套用贝利字母拼音编辑的《启瘖初阶》读本,聋人间也有他们使用的*型手语,而且广行于北平、上海、南京和广东,甚至各地,*三十四年光复,在台的日本老师被遣送回国,三十八年*沦陷,有些*聋校的老师栈台北启聪任教,于是台北混合了一些*语。左营启英聋校姜校长毕业于*启瘖学校,则采用*系手语。再加上聋胞散居各地,北、中、南三所聋校地区隔离,于是聋人所使用的手语逐渐现差异。

参考资料:1.斜风 《浅谈手语发展史》http://bbs.cndeaf.com/read.php?tid=372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1

手语的起源是在语言诞生前,原始人类在共同生活、狩猎中需要相互交流时所用到的肢体语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2

专为失明人识而来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