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3: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18:22
其一,解读时应充分关注“我”的存在。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的选材虽说自由、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
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此,阅读和欣赏散文,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尤其是像《藤野先生》这类经典散文,作者是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人生的,如果不能从阅读中感知到作者流淌于文字中的丰沛而含蓄的情感,那就无法领略文章之美。
回忆性散文之美,首先应该是情感之美。《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着力写的,不止是浦口送别之事,着力表现的,也不止是艰难环境中父爱子、子爱父之情,更写出了七年后对父亲的理解和愧疚。《背影》是一个父亲与另一个父亲的特殊交流,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对话,其感情的力量不在于文中写了作者多少眼泪。很多时候,我们忙着引导学生去文中寻找几次写“背影”、几次写流泪,却忽视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所碰撞出的丰富的情感;很多时候,我们精于引导学生去分析买橘送别的细节描写中那串动词所折射出的父爱情深,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去体会背影后面作者的那双关注的眼睛。不能真切的体会到文字中“我”的存在,感受到“我”的情,那送别之事在学生眼中当然就平淡无奇了。
建议从这样几个方面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一是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二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三是作者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三个方面无一不是紧扣作者,紧扣“我”的。离开对“我”的关注,单纯理解文章所写之人、所写之事,那就很难真正触碰到回忆性散文的命脉,也就没法体会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