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为什么叫五常(这个常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又称“五典”,即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五种行为准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常也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的正常运动。常是不变的意思,这里指一定准则。五常就是五条准则,也叫“五伦”。

热心网友

儒家思想中的三纲(君臣、夫妻、父子)肯定是要被抛弃的,但是五常可不能抛弃,而是要赋予他新的时代内涵!无论在哪个国家,一个人具备仁爱、礼貌、重情义、智慧、诚实的品质,都是受人欢迎的,这点可以说是儒家思想中的精华,是儒家的“普世价值”!但是,市场经济时代,空谈道德真的没什么用,必须要用现代法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划定出法律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弘扬传统美德,才是正确的做法!否则只能培养出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
原创答案,望采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