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又称心理动力心理学(Psychodynamic Psychology),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是一种心理学的方法,它强调系统地研究作为人类行为、感觉和情绪基础的心理力量,以及它们与早期经验的关系。它对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之间的动态关系特别感兴趣[1]。
心理动力学一词也被一些人用来特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及其追随者所发展的精神分析方法。弗洛伊德受到热力学理论的启发,用心理动力学这个术语把心理过程描述为有机复杂的大脑中的心理能量(libido或psi)的流动[2]。
关于心理治疗,主要有四大流派: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学、生物学、人本主义治疗。在心理困扰的治疗中,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往往比弗洛伊德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每周3-5次)强度小(每周一次或两次)。心理动力学疗法依赖于内部冲突理论。在其中,被压抑的行为和情绪浮现到患者的意识层面。而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冲突是无意识的[3]。
前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G-斯坦利-霍尔、卡尔-荣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G-斯坦利-霍尔,卡尔-荣格;后排: 亚伯拉罕-A-布里尔,欧内斯特-琼斯,桑多-费伦齐,在:克拉克大学,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日期:1909年9月。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Hall_Freud_Jung_in_front_of_Clark_1909.jpg
概述
一般来说,心理动力学是研究精神、人格或心理的各个部分与精神、情绪或动机力量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无意识的水平上[4][5][6]。心理动力学所涉及的心理力量通常分为两部分[7]:(a)影响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情感和动机力量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潜意识水平上;(b)影响行为的内在力量:研究影响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情感和动机力量。
弗洛伊德提出,心理能量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情绪变化只包括置换【displacement】),它通过释放(宣泄)而趋于静止(点吸引)[8]。
在择偶心理学中,心理动力学被定义为对人类最深层需求所产生的力量、动机和能量的研究[9]。
总之,心理动力学研究的是人格内部 "心理能量 "的转化和交换[5]。精神动力学中的一个重点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情绪状态的能量学与幼儿发展和过程的联系。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过程的核心是自我,他设想自我与三种力量进行斗争: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4]。本我是无意识的*库,是激发本能和心理过程的心理能量。自我作为人格的总管,就“本我要求追求的快乐”、“人的安全要求”以及“超我要求遵循的道德要求”做出决定。超我指的是个人道德价值的储存库,分为良知(社会规章制度的内化)以及自我理想(个人目标的内化)[10]。因此,心理动力学的基本模型着重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动态互动[11]。随后,心理动力学试图用先天的情感力量或过程来解释或诠释行为或心理状态。
历史
弗洛伊德用心理动力学这个术语把心理过程描述为有机复杂的大脑中心理能量“力比多”(libido)的流动[2],这个想法来自于他第一年的顾问维也纳大学的恩斯特-冯-布吕克,他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基本上都是能量系统,能量守恒原则适用于这个系统。 这一原则指出:"任何特定物理系统中的能量总量总是恒定的,能量量子可以改变但不能消灭,因此,当能量从系统的一个部分移出时,它必须重新出现在另一个部分[12]。"这一原则是弗洛伊德思想的根源,即主要被视为性能量的*被转化为其他行为。然而,现在很清楚,物理学中的能量一词与心理功能中的能量一词的含义完全不同。
恩斯特-冯-布吕克,精神动力学的早期开发者。(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Ernst_willhelm_von_bruecke.jpeg)
心理动力学最初是由卡尔-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梅兰妮-克莱因进一步发展起来的[5][6]。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模型,特别是 "自我状态 "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被称为交易分析的人际交往心理学[14],医生詹姆斯-R-艾伦认为,这是一种 "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它是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内部模型以及其他精神动力学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14]。"
20世纪70年代前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背离心理动力学模型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许多人认为,这些证据过分依赖治疗中的想象性话语,以及病人对自己心境的报告。这些主观经验是其他人无法获得的[15] 。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弗洛伊德主义的很多内容是无法检验的,因此不具有科学性。 1975年,文学评论家弗雷德里克-克鲁斯(Frederick Crews)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反对弗洛伊德主义的科学可信度的运动[17],最终有本叫《弗洛伊德:幻象的制造》的书聚合了多年来来自许多方面的批评[18] 。根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医学院和心理学系不再提供太多精神动力学的培训。埃默里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解释说:"我不认为精神分析会存活下来,除非有更多的人欣赏经验的严谨性和测试[19]。"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理论
据美国心理学家卡尔文-S-霍尔(Calvin S.Hall)在1954年出版的《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
“弗洛伊德非常钦佩布吕克,并很快被这种新的动态生理学所熏陶。由于弗洛伊德天资迥异,他在大约20年后发现,动力学规律可以应用于人的人格以及身体。当有了这个发现后,弗洛伊德就开始创建动力心理学(dynamic psychology)。动力心理学是研究人格内部能量的转换和交换的心理学。这是弗洛伊德最伟大的成就,也是现代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无疑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关键事件。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过程的核心是本我,他认为本我与三种力量搏斗:本体、超我和外部世界,[4]。因此,基本的心理动力学模型关注的是本体、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动态互动[11]。随后,心理动力学试图用先天的情绪力量或过程来解释或诠释行为或心理状态。弗洛伊德在其关于 "人类行为的发动机 "的著作中,使用了德语单词Trieb,这个单词可以翻译成英语,即本能或驱动力[20]。”
20世纪30年代,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开始将弗洛伊德关于 "自我 "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运用到亲子依恋特别是剥夺的研究中,并以此发展了自我心理学。
卡尔-荣格和分析心理学
20世纪初,在这段决定性的岁月里,一位名叫卡尔-荣格的年轻瑞士精神病学家一直在关注弗洛伊德的著作,并给他寄去了他的文章和他的第一本书《1907年痴呆症心理学》(Praecox)的复印件,在这本书中,他坚持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观点,尽管有一些保留。这一年,弗洛伊德邀请荣格去维也纳拜访他。据说,两人彼此被对方深深地吸引,他们连续交谈了13个小时。这导致了他们的职业关系,包括每周都有书信往来,持续了六年之久[21]。
卡尔-荣格在心理动力心理学方面的贡献包括:
· 心理趋向于整体性。
· 个性(self)是由自我(ego)、个人无意识( personal unconscious)、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组成的[22]。集体无意识包含了原型(Archetypes),它以每个人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
· 原型是由动态的张力构成的,在个人和集体心理中自发地产生。原型是人类物种共有的自主能量,它们赋予心理以动态的张力,并在个人和集体心理中自发地产生。它们赋予了心理的动态属性并帮助组织它。它们的影响可以在多种形式和不同文化中看到。
· 超越的功能。第三种能量的出现解决了原型结构中动态两极张力之间的*。
· 对人类心理的精神层面的认识。
· 人类心理中自发产生的图像的作用(图像包括情感、图像和本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沟通个人和集体无意识中发生的动态过程,图像可以用来帮助自我向心理整体性的方向发展。
· 认识到心理和心理生活的多重性,心理内有几种组织原则,它们有时是冲突的。
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安斯沃斯:依恋理论
约翰-鲍尔比原本是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弗洛伊德传统的追随者,但他脱离了弗洛伊德的关键思想,并对该领域进行了*性的改革。鲍尔比的灵感来自于阅读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伦理学或动物行为学领域的创始人康拉德-洛伦兹的作品。特别是鲍尔比被洛伦兹在鸟类身上研究的印记现象所打动,他看到了婴儿可能会以类似的方式印记在母亲身上。他和他的学生玛丽-安斯沃斯一起研究了婴儿的行为,并发展了他所谓的依恋理论。他否定了弗洛伊德关于受挫冲动造成损害的观点,而认为母性被剥夺是造成婴儿发育受阻和日后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后来他意识到,婴儿需要一个稳定的、安全的人,提供一种安全感,让他们可以从中冒险探索。此后,该领域的许多其他工作者在婴儿和动物身上进行了实验,似乎证实和完善了这一观点[23]。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被广泛认为是当前大多数研究的基础,并使以前被称为精神分析的领域建立在一个更有科学依据、可实验检验的基础上[23]。
热心网友
我现在问一下那个朋友,他会告诉你他是直接的方法是什么呢?他问一下问一下你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