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15 00:0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5 01:35
女蜗补天的故事,其实是对旧历法的重新修正,弥补原先使用太阳历的5天时间误差,原来的太阳历一年是360天,少了5天。原本口口相传的真实历史最后走了样,演变成了神话传说。呵呵!
女娲补天与阴阳四时思想
女娲生活在距今8800年左右,她生活之时,中国人用的是太阳历,那时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十个月,每个月分为36天,一年合计360天。
你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个历法是有问题的,每年比实际少了五天。
太阳历,本来是伏羲用来测四时变化的,当时他将石柱立于地上,观察日影,有一日表影最长,将此日定为冬至,日影最短,则定为夏至。冬至与夏至日确定后,夏至到冬至中分,则为秋风,冬至到夏至的中分,则为春分。此为四节,为北南东西四方,再加中间,为五,
最早的太阳历是五时,一个时长为72天,因这一计算周期太长,他们就采取一个办法,按阴阳的原则就对应一下,一年就变成了10个天干(月),这是最古老的太阳历一年是10天干(月)。
因是观察太阳而来,所以叫太阳历,十天干便出自于太阳历。
但这个历法是有问题的,用的时间越长,误差便越大,在他们认为是冬天的时候,天已经变得暖和了,在他们认为还没到汛期,放心地到渭河边上打猎的时候,洪水的到来淹死了很多人。
更多的人觉得肯定问题出在了天地失序的问题上,女娲决定重修四时(春、夏、秋、冬)、重定四极(东南西北),他们发现了更巧妙更不容易错的方法,那就是在寒暑易节的过程中,观测月亮。
他们发现每一次寒暑易节,月亮会出现十二次,这十二次的天数加起来,是365天。因是以观测月亮得来的历法,所以叫太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另有5天,作为过年,从而产生了十二地支。
女娲为为了测四时,定四极,她在山顶上按照伏羲的身高立了一个表(石柱子),这个有七尺高(1.61米)(今天为什么是堂堂七尺男儿,就是按照伏羲身高来算的,当时伏羲真正身高是1.61米)。
女娲重新修定好四节方位后,为了更好分辨,在象征伏羲的柱子旁边,又立了四个柱子,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并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土,铺在地上,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五色土。
当时立的四个柱子,都是石质的,为了方便区分,便用不同色彩的土,在柱子上安放了人形的头,像征着其他的人。让大家一下子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都能认出来这是东南西北。 女娲每个方位用不同的色彩的土来表示。被后世说成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将立四根石柱说成是断螯足以立四极(立四极其实就是四个季节)。
这个故事发生以后,一直是口口相传。有人传女娲定了四极,后世就想成了天尽头,立天塌了,她拿四根柱子把天给顶起来,这样就不塌了吗于是出现了断螯足以定四极,还有一种说法,说女娲在山顶安了一个可以通天的梯子,可以到达天上。
其实那个梯子叫齐天表木,其实,表木在古代指计量用的石柱,叫齐天表木,是指此物能够于感应上天时间变化,与其同步。
这之后,中华先民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明确的阴阳互生,天人合一、一年四季,生长收藏的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5 02:53
1、简单的讲:在远古的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后人以两位英灵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
2、故事背景:历史背景
女娲补天的传说相关,在上古奇书《列子·汤问》、《淮南子·览冥训》、《山海经》上均有记载。
3、意义所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娲氏,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上古神话所记录的是华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聚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所还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当然那些神仙法术与魔力无边是为了渲染传说,与现实科学无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5 04:28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一女娲。一日中70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已补苍天,斩鳖留足以立四极,下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