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0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10
你好!有些考生在申论备考过程中仍摸不清楚方向,不知道如何备考。小编提了几点,希望能帮到你。
一、阅读方法要思量
一些考生在复习国考申论中会发现,申论材料每一个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并不能把握好字面意思,不能明确材料中心思想,反而申论学习信心不足。其实这里面可能是我们阅读习惯不当。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阅读习惯,关乎申论成绩。比如申论阅读过程中可适当批注,有的考生批注及时,清楚,有效,最终理解准确,做题效率高,提升速度快;以及有的考生将作答对象在试卷空白处标记,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作答对象等都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保持。
二、做题数量有保障
“量变才能实现质变”,在申论复习过程中,重视行测复习是常态,往往会忽略申论的复习,对于申论题目的作答数量也需要有保障。在申论复习过程中,尤其是作答历年试题,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命题的规律,才能对自身实力进行检验,才能保持复习的状态,才能明白申论试题的难易度,才能增强自身学习的底气。故此,题目作答数量必须有保障,唯有此才有质的飞跃。
三、总结反思要跟上
在申论复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只有反思才有提升;只有反思才能明确差距;只有反思才能挖掘经验吸取教训;只有反思才能查缺补漏;只有反思才能不断调整复习方向,那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反思哪些内容呢?其实,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是否坚持学习;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进度,是否过慢;要反思申论复习有五规划;要反思自己的心态是否平和;要反思自己学习的进步速度;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等,在反思中进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一定要在国考申论笔试的道路上,坚持到底,明确方向,找准方法,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祝你备考顺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10
百度回答让我开门见山,可是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呀!
申论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其重要性和行测一样一样的。
备考方面三步走吧,大的方向。
第一步是理论学习,了解各种题型。第二步是听视频讲解,了解各种题型的解法。第三步就是实际写作了,申论一定要动手写,不写肯定不行的。
你要问我具体咋学,我备考用的是笔航公考的刷题册,有书有视频,希望对你有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10
一、考试方式
申论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为主观性试题,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从2014年起,申论考试时限较之以前的150分钟延长了30分钟,调整至180分钟,由往年的14:00—16:30调整至14:00—17:00;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能力考查
申论测查的是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两类试卷主要考查的能力如下:
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2、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四、主要题型
申论考试中常考的共有五大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综合分析及申*述题。
归纳概括题: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题: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综合多种形式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本质和引申意义,阐释思考所得的观点。主要表现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贯彻执行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中所包含的工作目标与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给定资料以及设定题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及时有效地完成题目限定任务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执行能力。
提出对策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或材料中涉及的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思路或解决方案。主要考查考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文章写作类题:要求考生在给定字数范围内,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并全面阐述和论证自己观点的一类题型。简单地说,文章写作题就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11
一、归纳概括之“要点提炼”
(一)重点问题梳理
1、要点总是找不准;2、概括要点不规范,口语化严重;3、概括对象为“特殊题型”怎么办;4、什么时候要点需要分类书写。
(二)核心思路把握
1、灵活运用阅读方法,勤加练习;2、对于常见的关键词进行梳理总结;3、根据题目要求审清作答对象和作答要求,紧密结合材料,科学推出要点,按照题干要求书写;4、题干有明确要求或同类意思、范畴可以明确归类。
二、综合分析之“透彻阐述”
(一)重点问题梳理
1、要点概括没有方向,不知道从哪方面提炼;2、表达缺乏思路,呈现答案困难;3、观点不明确怎么办;4、分析主观性太强怎么办。
(二)核心思路把握
1、明确作答的步骤,对于材料要做好标注和提示,在练习过程中加大对材料整合练习;2、学习分析思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结合不同问法调整作答逻辑;3、读懂弄透材料的核心句,结合材料上下文进行合理分析推导;4、作答时要客观依据材料内容,寻找权威词或梳理逻辑关系,把握本质上是归纳概括这一特点。
三、提出对策之“方法得当”
(一)重点问题梳理
1、对策来源不清晰,遗漏要点;2、间接对策如何更有可操作性;3、审题时不能明确有几问怎么办;4、案例型材料中的对策提炼不出来。
(二)核心思路把握
1、明确直接对策和间接对策两种来源方式;2、自己写对策时可参考“主体-客体-做法-结果”的方式使得对策更加具体;3、找历年试题的题干,仔细审题,全面把握题干命题点;4、重点关注案例中表示做法的要点和关键词,往往是对策的来源。
四、贯彻执行之“融会贯通”
(一)重点问题梳理
1、各种不同文种的格式弄不清楚;2、关键得分点抓不住,逻辑思路差;3、看到就觉得很难,不敢答、怕答错;4、如何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核心思路把握
1、熟记讲义中常见文种格式,遇到不熟悉的文种要根据题目和要求灵活把握。各年考试中经常出现不要求格式的现象,不用过分纠结;2、整理贯彻执行的试题,每天开展审题训练。建议标注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文种、身份、场合等;3、贯彻执行虽然灵活多样,但是并不难,其本质就是归纳概括加上一点逻辑和格式;4、材料中本身就有一些生动有感染力的表述,可以模仿甚至直接使用;在要点找准的基础上,语句表述生动适当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排比、对仗,融入情感。
五、申*述之“文以载道”
(一)重点问题梳理
1、作文得分的重点在哪里;2、语言匮乏,没话说怎么办;3、立意总是找不准;4、论证如何更加详实。
(二)核心思路把握
1、作文得分主要从立意、结构、论证、语言、卷面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判,其中立意是主要的判分标准;2、调动自身知识储备来丰富论证过程;3、巧用题干点睛与材料致胜法,通过对题干和材料的核心把握来确定文章立意;4、源自材料超越材料。写作必须要做到“针对材料、立足材料、驾驭材料”,完全不理会材料,则极可能跑题或脱离材料、剑走偏锋,最多得10分。但也不能抄袭材料,要学会高度提炼和概括材料的意思,学会从材料中引发灵感、举一反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12
申论的提升就要靠长期积累,申论的写作不是一下子就能提上去的,总之紧靠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问题,要言之有物。多看时政热点。找几篇申论范文、《半月谈》去背背,把套路搞好就行。 网上关于怎么复习的资料啊,介绍啊,很多,基本上把上面的东西搞懂,一步步来,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