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2015上半年,哪些省份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记者申亚欣 实习生张雪禾
2015年07月01日14:27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日报部分版面截图
作为中国*党*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历来备受关注。在2015年上半年,有关23个省市自治区的37篇报道,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人民网记者查阅发现,福建4次登上头版头条,频次最高。山东、安徽两省紧随其后,3次登上头版头条。广西、广东、四川、浙江、贵州、天津、上海等各有2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观察这些地方新闻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职能转变、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发展 、环境污染治理、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其中,锐意改革创新的地方先进经验被报道最多。值得注意的是,4月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四有”*谷文昌》,追忆和缅怀逝世34年的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谷文昌,这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楷模的事迹,引发极大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研究员詹新惠认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地方活动,其价值主要在于报道地方在落实国家大政方针中的亮点举措和有益经验,以供其它地方学习、借鉴。
“党报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选择这些地方新闻进行报道,也体现出人民日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各省市做的可圈可点的工作进行报道,也有利于鼓励好的经验在其他地方推广。”詹新惠表示。
头条主题一:
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如何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告别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各地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浙江是实体经济大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5万家,增速换挡会不会“高台跳水”?今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文章《浙江实体经济强劲回暖》,4月15日刊登文章《浙江经济春意渐浓》,正面回答了这一问题,报道了浙江经济在速度换挡的“细雨”中奋力爬坡,坚定“入春”。
文章指出,跳出速度看经济,浙江更是释然。“在办公室想想全是困难,到基层看看都是办法。”浙江经济破解“速度焦虑”,迈向速度与质量新平衡。
5月23日,《速度放缓 增势未变——山东:实体经济根深叶茂》一文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将目光转向传统产业大省山东。文章开篇写道:“山东省一季度数据或不算漂亮:GDP同比增7.8%,速度总体放缓,低于全年8.5%目标。但实体经济的参天大树,却正在绽放新枝嫩叶。”
头条主题二:
加速改革步伐,通过创新释放活力
经济活力的释放离不开制度创新。4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拆制度藩篱 立创新主体——安徽点燃转型升级这把火》,报道安徽科技*改革。4月11日,刊发的《天津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讲述天津简政放权前后的变化。
《浦东:做先行者中的先行者》,4月1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上海浦东率先进行自贸区试验,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迅速地向北、向南次第落子,进入更大面积的试验操作层面。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一直是中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6月8日,深圳再次因改革创新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文章以《科技型企业超3万家 商事主体超170万户——深圳迈向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题,对深圳创新引领城市转型升级进行报道。文章透露,深圳全市目前累计商事主体超过170万户,这意味着,深圳1500万市民中,有超过一成的人在创业。
头条主题三:
主动调整产业布局,契合国家重大方针战略
“互联网+”的概念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步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广东引导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全省八成以上流通企业触网》 ,报道了广东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破解结构调整。6月10日的头条刊发了《贵阳 大数据正拔节》,报道志在打造“中国数谷”的贵州,率先在国内推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正在建设,《福建构筑海上丝路桥头堡 》 一文3月19日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福建力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沿海、沿江、沿边,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广西“双核驱动”动力足》刊发在3月20日的头版头条。
一座新城,半城山水,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坚持不搞传统过剩产业,不搞影响生态的建设,5年时间建成一座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新城。《重庆两江新区 智慧+自然的魅力》刊发在6月1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
头条主题四
改善社会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治理环境污染
三农问题、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都是关系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2015上半年,不少省市的民生举措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例如,4月12日的《解农民之忧 排农村之难 促农业之变——山东 供销社变身“三农管家”》,4月26日的《以人为本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