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3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05:02
当你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到动情的时候,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审美感受。当你欣赏一幅艺术名画,比如说描绘大自然背景的油画,这个时候你可能瞬间地感到物我合一,感到你与大自然的一种契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我们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单一的,是相当复杂的。由于我们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发挥,感知、理解、想象、联想、情感等活动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就形成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第一,审美过程当中的感受和理解。我们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但是,我们人在认知不同对象的时候,他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人的感觉器官,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这个刺激是的确存在的。
审美活动也不例外了,艺术作品或者其他一个美的事物,它之所以能成为审美的对象,被感知,那就是因为这个作品、审美对象,它给了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给了它一个美的形象刺激,所以才能够带来不同感官、不同程度的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情感的愉悦。
第二,审美主题要运用自己本来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把它参加到审美对象当中去,和它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对对象的深刻理解。
第三,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审美过程当中,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很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象。
这些联想和想象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感受和理解。
在审美的过程当中、联想和想象当中,有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需要专门论述,就是我们欣赏语言艺术,是要通过再造想象的。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自由想象。
第四,审美过程当中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任何审美过程,如果不能动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或者至少这个美感是不深刻的。你对客观事物产生了态度,态度变为生理感觉,生理感觉又被你体验出来,这就叫情感。
在美感引起的情感活动当中,有两种基本的情感,就是“惊”和“喜”的结合。“喜”就是审美愉悦、赏心悦目,是一种快感。“惊”是对艺术作品的惊异之感、敬佩之情,它在意识的深层,你往往无所觉察。但是,却是审美评估里的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艺术美当然属于多种因素的和谐结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创造力量的外化,人的本质力量是人所特有的。
美源于生活,源于对事物的审美感知,源于人心灵深处的体验和无限创造力。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感知美的心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05:02
审美活动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的创造,而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通过实践将自己的需要、目的、情感、意志、知识、技能转化为对象,并在与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因而审美关系也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情感、审美意志、审美知识、审美技能、审美活动的动力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并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