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某些linux发行版网卡命名不再遵从原有的命名规则而启用了最新的命名方式,根据固件、拓扑及位置信息分配固定名称。这个命名方法的优点是完全自动且可预测,即使添加或者删除硬件也不会变化(未 发生重新列举),且可以在不产生任何影响的情况下替换破坏的硬件。
目前 udevd 本身就支持下列命名方案。
方案 1
合并固件或者 BIOS 的名称为板载设备提供索引号的名称,例如:eno1。如果固件信息适用且可用,则 systemd 默认情况下根据这个方案命名接口,同时使用方案 2 作为备选。
方案 2
合并固件或者 BIOS 的名称提供 PCI 快捷热插拔插槽索引号的名称,例如 ens1。如果固件信息适用且可用,则 systemd 默认情况下根据这个方案命名接口,同时使用方案 3 作为备选。
方案 3
合并硬件连接器物理位置的名称,例如:enp2s0。如果固件信息适用且可用,则 systemd 默认情况下根据这个方案命名接口,同时使用方案 5 作为备选。
方案 4
合并接口 MAC 地址的名称,例如:enx78e7d1ea46da。默认情况下 systemd 不会根据这个方案命名接口,但如果需要可以启用这个功能。
方案 5
传统的不可预测内核属性 ethX 命名,例如:eth0。如果其他所有方法都失败,systemd 就根据这个方案命名接口。
热心网友
名字不同而已,有的驱动以太网卡名字缺省不是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