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历史上有过什么将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2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3:45

  高孟,字浩然,甘州城东十三里处高家河湾〔现甘州区上秦镇高升庵村〕人。他“性耿直,精骑术,多力善搏。”自幼父母双亡,少年从军,熟读经书,且孔武有力,懂得兵书韬略,以英勇善战而威名大振。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高孟随军征讨平定了陕西叛清提督*。*有一部将名叫李甲,此人骁悍多勇,屡摧清军。一次,高孟与李甲对阵,他一箭射中李甲咽喉,立下大功,被朝廷提升为守备,游击。之后,调至四川平定川东之乱,继而远征滇南,平定了吴三桂叛乱。吴的部将唐四侯是一员猛将,号称“万人敌”。一次攻城中,高孟奋勇攀登进城,与唐四侯扭抱在一起,经过一阵滚爬撕拼,高孟用自己的头盔击碎了唐四侯的脑袋,围观的双方将士惊骇不已,从此高孟名声大振。高孟战功显赫,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康熙皇帝封为延绥总兵。继而接任了川北、宁夏、凉州总兵。这时高孟已经由青春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了。他上书皇帝乞归故里,康熙皇帝念高孟年老功高,准其还乡,并颁诏为他在甘州修建总兵府。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高孟回到故里,大兴土木,在甘州城内〔今民主西街西端〕修建了富丽堂皇的总兵府。总兵府是一座有府门、大堂、二堂、三堂、书斋、厢房和后宅一套庞大的双层楼阁式四合院〔包括主楼、配楼、藏书楼等〕,以及亭台、泉池、园林组成。四合院楼阁歇山屋顶,青砖砌墙,双狮守门,中间是正堂,两边是七十二座虎头街门,飞檐雕柱,气势磅礴,煞是威严。府门内有砖雕磨塑的麒麟照壁。整个府邸设计独特,气势非凡,占据了甘州城里的一条大街。而今,当年那座富丽堂皇的总兵府邸,那种戒备森严的场面早已荡然无存,它的主人高孟也已在数百年前化作了尘埃。现存总兵府除照壁、大门、大堂和泉池园林不存在外,其余建筑均保存完好,已被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是张掖保护较为完整的古代武宦府署。
  周达武字梦熊,号渭臣,湖南宁乡人。达武年少时,兄弟皆读书,独其好武。他曾在宁乡石家湾一个煤矿当过工人,后投湘军,受知于骆乘章、左宗棠。在军旅中屡立军功,后官至四川建昌镇总兵,再迁四川提督、贵州提督,加尚书衔甘肃提督。
  周达武喜好舞文弄墨,以善写“虎”字著称。现在民间还流传有他写的“虎”字。周达武本姓朱,是明代皇室吉王的后代,明亡后,将吉子加“冂”为周,以图隐匿。*成立,他的次子周家纯呈上家谱,请求湖南督军府批准复姓,改名朱剑凡。此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周达武于光绪三年至二十年(1877-14)在张掖任甘肃提督期间,捐资办学,奖掖后进,对张掖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出于对文化的敬重,有感于张掖文化事业的落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周达武认为张掖兴教,应认真办学。他请人选址,在城东长沙门外修建文峰塔以提文气文脉,在一园(清代甘肃提督署之园,后改称甘园,即现在的甘泉公园)之东兴建觻得书院以广育人才。
  周达武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捐资建成甘州觻得书院(今张掖四中),书院后院辟为园林,冠名"又一园",召集同寅幕院中士子修禊其中,属文做诗,筹资助学,并作《觻得书院又一园修禊序》,书于园壁:
  觻得,汉张掖郡故地,萧咸旧治地也。所居有声,至今人思慕之。书院落成,因以为名。院后有园数亩,在一园之东。中多榆、柳、桃、杏、梨、枣之属。循径曲折,自成行列。于树之隙为堂、为亭、为阁。引水入园为池、为沟。莳杂花于其上,盖胜境也。今岁三月三日,余邀同寅、幕僚及院中士子修禊其中,立诗会,并捐廉二百镒,命监董其事,为逐年经久计。于时,杨柳始绿,生意郁茂,而桃子之萼如火齐然。相与藉草而坐,煎水而饮,酬唱乐甚。继而告诸客曰:凡游观之士,贵有心得,流连景物,得其心也。夫草木之华,始于蓓蕾,久或逾月,暂亦兼句,然后分附含萼而华以吐焉。此逾月兼旬之中,濡以夕露,烯以朝阳,不知费化工几许经费矣。其间不幸为虫之所啮,雀之所啄,或疾风烈霜相乘,则发舒不足而零谢随之。若是其成之难也,而败之甚易。人不可及其盛时汲汲玩赏之耶?天地之生人也,因才而笃士者,天之所笃也。礼耕义种,学耨仁聚,君师造士之法,如是其详且备也。乃或未成而遽沮,或将成而自弃,材力识见迄无所适于用,此何异草木之花虽盛而易衰乎?诸君子身列痒序者,宜其材力识见汲汲以计之也。虽然,桃、杏、梨、枣之属,不以花而以实,华萎于春而实出于秋,此其自成也。人才之生,夫岂偶然。其不成,性之善恶欤!教养之得失也。至其卓然树立,一成而不可变,虽千摧百折,不易其素,彼何负于天哉!余触物感怀,故为诸君子告尔。诸客曰:"善!此风诗比性之道,可以喻大者也。"乃记园壁以当序。
  序中,周达武以汉代张掖太守萧咸兴教办学为榜样,策励自己,勉励书院学子努力学习,早日成才,谆谆之情,历历可见。该序是张掖四中建校史乃至张掖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觻得书院落成后,周达武邀约名流撰联书写,制成牌匾悬挂于相宜处,联云:
  窦将军海上销兵喜从今听来园外读书声一片承平雅颂
  赵武孟田余力学愿多士忝列河西人物志千年毋坠风流

  旧令伊夏屋补苴睹楼台近水草木含芳自渐润色未能
  宦迹倥偬虚岁月
  尔多士春华启秀看文海回澜诗坛拔帜从此会心不远
  人材蔚起奋风云。

  其学本泗水而来教育三千人愿今日得稍分余绪
  此地在甘泉之右扶摇九万里望诸生早各奋前程

  探六经中道理说出乃是真学问
  从五伦上工夫做来此为大文章

  觻得书院中,尚题有趣联佳对多则,皆为绘景状物、抒情达意之作:
  数行柳数丛花料当九十春光别绕雅趣
  一局棋一壶酒好与二三良友共畅幽情

  隔墙有弦诵声好助游人兴致
  别院多山水趣都成此地风光.

  问何人载酒而来,好山好水仅供咏吟;
  助此地读书之乐,一花一草皆是文章。

  在旁有桥,一水潆洄新雨后;
  其形如笠,四周含翠夕阳中。光绪二十年(14),周达武卒于甘肃提督之职,《新修张掖县志》中记载的张掖举人李桂荫挽联云:
  去京师五千里而遥治军旅缮甲兵俾河西一路永靖烽燧公盖以裹革抒忠与交趾马伏波并争丰烈
  握提篆十七年之久兴学校构讲堂使关内诸生咸游邹鲁我能不读碑坠泪视岘山羊叔子同著奇勋
  为纪念周达武,在与周达武一起创修了觻得书院、曾于光绪十年担任过张掖县知县的湖南人马寿芝发起之下,张掖士民在今天张掖四中的校址--觻得书院内建起了周公祠(也称报德祠),内祀有功于张掖教育者:正位周公达武,右配龙公锡庆、饶公应祺、李公寿芝,左配王公廷赞、杨公翼武。祠内有献殿、宴会厅等,又一园就在其后。1947年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将军巡视张掖时曾下榻于其中。今天,在觻得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张掖四中,已成为享誉陇源的西北名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3:46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乃西凉重镇。汉代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
汉武帝时,霍去病进军河西,克匈奴,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
而汉之后,中华之重心并不在开疆拓土,因此,张掖这段时期也并未涌现出大量英雄猛将。
直到明清之际,边土、政权问题再浮水面。张掖遂显示其重要性。
明末清初,张掖有一猛将,名唤高孟,字浩然。“性耿直,精骑术,多力善搏。”自幼父母双亡,少年从军,熟读经书,且孔武有力,懂得兵书韬略,以英勇善战而威名大振。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高孟随军征讨平定了陕西叛清提督*。*有一部将名叫李甲,此人骁悍多勇,屡摧清军。一次,高孟与李甲对阵,他一箭射中李甲咽喉,立下大功,被朝廷提升为守备,游击。之后,调至四川平定川东之乱,继而远征滇南,平定了吴三桂叛乱。吴的部将唐四侯是一员猛将,号称“万人敌”。一次攻城中,高孟奋勇攀登进城,与唐四侯扭抱在一起,经过一阵滚爬撕拼,高孟用自己的头盔击碎了唐四侯的脑袋,围观的双方将士惊骇不已,从此高孟名声大振。高孟战功显赫,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康熙皇帝封为延绥总兵。继而接任了川北、宁夏、凉州总兵。这时高孟已经由青春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了。他上书皇帝乞归故里,康熙皇帝念高孟年老功高,准其还乡,并颁诏为他在甘州修建总兵府。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高孟回到故里,大兴土木,在甘州城内修建了富丽堂皇的总兵府。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