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1995年杨振宁到汕头大学参加物理学家大会时与负责接待的翁帆相识;翁帆当时为汕头大学文学院英文系大一学生。
2002年翁帆结束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攻读硕士。
2003年10月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因病去世。
2004年2月翁帆寄信到美国给杨振宁,之后几个月两人密切联络,逐渐熟识。
2004年11月5日,杨振宁与翁帆在北京订婚,82岁的杨振宁突然宣布迎娶28岁的翁帆。以杨振宁的年纪和身份,作出如此“骇人听闻”的决定,直接引发了一场“地震”。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
2005年1月正式举行婚礼。 1995年暑假,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清纯可爱的她当时深得科学家夫妇的喜爱。此后多年,她和杨振宁夫妇偶有书信往来。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接到杨振宁打来的电话,邀请她到中文大学见面。见面前,翁帆还真有些激动与紧张:分别多年了,见到已经82岁的杨振宁教授,我是否应该上前搀扶他呢?让翁帆吃惊的是,面前的杨振宁教授精神矍铄,说话、思维和行动都很快,跟*年前几乎没什么区别。翁帆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这次见面,大家都很开心。因为翁帆没有像理科学生对学术泰斗那样拘谨,所以谈话显得轻松随意。这次见面以后,杨振宁对翁帆难以忘怀,他孤独的心被这个率真的姑娘温暖了。接下来的日子,一有空闲,杨振宁就会忍不住拨打翁帆的电话。翁帆渐渐习惯了在课余时间接听杨振宁的电话,这成了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不能如期接到杨振宁的电话,她会有一种失落感。有一天,翁帆正在广州和好友逛街,杨振宁的电话又打来了,翁帆就对着电话说:“我正和上次跟你提过的那个朋友逛街呢。”被晾在一边的好友看出了苗头,打趣翁帆说:“杨教授是不是喜欢上你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喜欢上你,不会这么频繁地给你打电话。”翁帆羞得满脸通红。凤凰花开的5月,杨振宁邀请翁帆一起去石澳游玩。那天下着雨,石澳村通向海边有一段很陡的路。为安全着想,两人很自然地拉起手,走完那段路之后又马上松开。那时翁帆才发现,原来自己很喜欢杨振宁拉她的手。2004年7月,翁帆和好友在网上找了两名志同道合的“驴友”,一起到内蒙古旅行。在茫茫的草原,翁帆接到已到北京的杨振宁的电话。杨振宁进一步邀请她去清华大学他的“归根居”做客。每年,他有部分时间呆在清华,部分时间呆在。几天后,翁帆打车来到清华园,杨振宁已经吩咐保姆为翁帆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翁帆发现,多年的旅美生活,没有让杨振宁的生活方式西化,他十分传统。喜欢吃淮扬菜、喝红茶。两人交流多了,感觉彼此非常默契。
在北京短暂停留后,翁帆又去了山西旅行。那段时间,她常常心神不宁,面前老出现杨振宁的笑容。她意识到自己真的陷入爱情之中了,心里忽然很慌乱:这怎么可能呢?可静下心来想想,她认为杨振宁除了年纪大一点外,具备男人所有的魅力。她无路可逃,唯有向爱情投降。但她的内心仍旧很担心,毕竟两人相差54岁。回到广州,翁帆整颗心都已留在杨振宁那里。心里装着甜美的爱情。她常常有写英文诗的冲动,写完后就把诗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杨振宁。杨振宁总是把诗歌修改了又传回来。后来,翁帆把几首自己喜欢的诗贴在网上。中文大学的几位翻译系博士看后评价说:翁帆在英文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方面,的确很有天赋。在相思中受煎熬的两个人,好不容易等到2004年“十一”黄金周。杨振宁和翁帆商议好,一起去距离广州不太远、人又不太多的广西北海旅行。杨振宁知道翁帆喜欢拍照,特地送给她一台松下数码相机。蓝天白云大海间,留下这对忘年情侣的足迹。翁帆穿着最喜欢的Mickey休闲装,与杨振宁一起骑双人自行车,在椰林小道中快乐地穿行。 从北海回到北京几天后,杨振宁就通过电话向翁帆求婚。翁帆在广州接到求婚电话。撒娇说:“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杨振宁连忙笑着许诺:“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2004年11月,翁帆特地回了趟潮州老家。翁帆的家境很好,翁帆的父亲翁云光向来最宠爱翁帆,那天,翁帆轻轻地向父母讲了自己与杨振宁的事情。翁云光夫妇着实大吃一惊。翁帆只得慢慢地解释、说服。开明的父母最终同意了女儿的选择。父母一点头,翁帆立即把好消息告诉杨振宁。第二天,杨振宁就向人打听应该在哪里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才得知像他这样的美籍华人,必须到女方的户口所在地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他赶紧打电话给翁帆,让她准备准备。晚上,他们商定好分别给朋友写邮件分享他们的喜事。
接到他们邮件的朋友都很激动,第二天一早,中文大学的教授神秘地议论着老朋友杨振宁的新鲜事,整个上午都没法工作。可就在这些教授一心要为杨振宁保密时,新加坡媒体却报出了杨翁订婚的消息。媒体一下子紧紧“咬”住翁帆,弄得她连手机都不敢接。2004年12月22日,杨振宁和翁帆飞抵汕头。翁帆的父母早已等候在宾馆。杨振宁称他们为“翁先生”、“翁太太”。而翁帆的父母则称呼杨振宁为“杨教授”。2004年12月24日上午,杨振宁和翁帆由弟弟杨振汉夫妇陪同前去领取结婚证。杨振宁和翁帆保持着两米多的距离,一前一后走进民政局的大门。春节期间,杨振宁陪翁帆回到广州,特地宴请翁帆在广州的朋友,并把朋友们带到他们下塌的白天鹅宾馆,看他们自己拍摄的DV。杨振宁特别喜欢拍摄DV。翁帆取笑他“有做导演的*”。两人出去玩的时候,杨振宁常常“指挥”路人替他们拍摄,还像导演一样喊“开始”、“停”。杨振宁对翁帆的朋友特别细心、友善,和这群年轻人打成一片。他很小心地询问年轻人对他们二人的结婚有何看法,听到祝福的话语后,又风趣地问:“那你们的父母对你们男朋友的年龄*是不是放宽了许多?” 杨振宁一直喜欢穿淡黄、浅粉等明快色调的T恤,还喜欢扎上皮带,显得很年轻、有精神。翁帆逐渐放弃原来喜欢的休闲打扮,转向更淑女、更稳重的装扮。因为公寓在中文大学的山那边,出门都要自己开车。他们开的还是1980年杨振宁买的那辆日产车,有点像电影《亨利传奇》里的那种老爷车,用了近20年,有时开到闹市里,回头率很高,因为几乎无人开这么旧的车。杨振宁总是自己亲自开车,他反应很快,泊车技术也很好。石澳旁有个小岛,空闲的时候,杨振宁和翁帆会开车去玩。杨振宁开车时,翁帆总是坐在旁边的副驾驶位置上温柔地注视着先生。杨振宁很喜欢翁帆的目光,感觉像一束柔和的灯光打在自己的身上,安全而温暖。翁帆的一个多年好友也说:“翁帆看杨振宁的目光绝对前所未有的温柔。”对今后的打算,翁帆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先生,整理先生的学术资料和讲稿。有朋友问翁帆:“是否准备生孩子做妈妈?”翁帆说:“顺其自然吧。”
2005年4月,杨振宁和弟弟杨振汉、杨振平一起带着妻子爬黄山。杨振宁虽然快83岁了,可爬山时一点儿都不吃力,翁帆几乎是被他拉着走的。杨振宁开玩笑说:“帆帆,虽然我腿脚都很灵便,但我还是喜欢牵着你的手。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拉着你的手感觉很踏实!”一路上,翁帆声音轻柔甜美,语速很慢,普通话中夹着英文。杨振宁不时取笑她带有淡淡潮州口音的普通话。翁帆告诉朋友们,黄山之行,让她最感叹的一点是:身体好对人太重要了。她说杨振宁一家人的身体特别好,虽然都年过古稀,但全都很轻松地登上了黄山。翁帆和杨振宁的家人相处得很融洽,每当杨振宁的孩子从美国打电话过来,翁帆会接过话筒和他们聊上几句。2005年6月初,翁帆的硕士毕业论文顺利通过了。回到北京后,她报名参加了法语班,她希望把这门学了几年同时又非常感兴趣的语言学得更好。她还准备买一台钢琴,希望未来能闻着院子里的花香,弹着钢琴,甜美地与先生过平静的日子。 因“杨翁恋”备受海内外华人广泛关注的新闻人物、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接受*电视台的访问,首次公开讲述他“杨翁恋”的心路历程。在访问中,他还透露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感受、回国闻悉中国成功试爆原子弹激动落泪的经过,又响应了*对其《易经》评论的质疑,更谈到他与李政道的关系。以下是访问内容摘要。虽有压力仍可承受,2004年12月24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与未婚妻翁帆,来到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记者:“杨翁恋”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关注杨振宁:是,这个问题是我们预先想到了,我想大家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毕竟是少有的。不过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虽然有压力,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承受。翁帆跟我这两天在看一个电视连续剧叫做《人间四月天》,是讲徐志摩的,那里面其实主要讲的,就是说一个新思潮之下的人跟许多旧时的想法之间有许多很大的冲突,在那个情形之下出的一些(也可以说)悲剧。我相信我们这次结合,最后大家会认为是绝对美好的。我还记得当时曾跟她说,不管别人怎么讲,过了三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大家一定认为我们结合是一个美丽的浪漫史。
记者:她爱你什么呢?
杨振宁:我猜想,她觉得我这人是很纯、很真,我想这是她主要欣赏我的地方。
记者:您不担心年轻的翁小姐把你骗了?
杨振宁:是,我想是有人这么想,但可能有更多的人会说我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事实上呢,我想我们两个人都是想得很成熟的,我想这个是最主要的条件。
记者:杨先生说过一句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说翁小姐是上帝给你的最后一件礼物。
杨振宁:是的。我写这几句话是考虑了以后写的,是我真实的感觉。
记者:能说一说这个话的含义吗?
杨振宁:你知道所有的诗句它的好处,它的含义是讲不清楚的。我想这句话如果需要解释的话,它的诗意已经没有了。 幸福纯属一种个人体验,爱情究竟是谁的事?相信每一个人都认为这完全是自己的事。但杨振宁与翁帆这一段看来有些奇异的恋情却引来了数不清的纷纷扰扰,赞颂者有之,漠然者有之,感动者有之,而为数最多的,显然是反对者。反对声音之大,言辞之激烈,真是“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还有一些人,更是要积极的挖一挖恋爱双方的“思想根源”,甚至已经亮出了人身攻击和谩骂的武器。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杨振宁先生招谁惹谁了?人家不就是要结婚嘛?自由恋爱,合法婚姻,怎么就引来这么多不和谐的声音?其实说到底,杨翁的这段“忘年之恋”是当事人自己的私事。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爱情的发生是没有谁能预料的,也不是年龄悬殊能够阻挠的。在这个爱情洋溢的年代尤其如此。自己正正当当的爱情却引来旁人这许多说三道四,放在谁的身上大概都不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作为当事人的杨振宁对此处之淡然,一句“能不能慢点曝光?”,一笑而已。而作为旁观者,我们还是让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一些,尊重杨振宁和翁帆的选择,祝福他们的爱情吧。幸福的家庭都会一样的幸福,而幸福本身则纯粹是一种个人体验。时下越来越多婚姻出现老夫少妻现象,有的人年龄差距甚至达到几十年之多,这是不是现代婚姻的一种趋势呢?就此现象,记者昨天采访了多年从事性心理、生理研究的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教授。“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一点不奇怪,现在女性偏向喜欢成熟男性,特别是事业、心理成熟的,因为这样的男性更能体贴人,更有安全感。他们既可敬又稳重,有见地,能给人依靠。”朱教授说,年龄差距大的人结婚,只要双方婚前有充分的考虑,旁人是不应该说三道四的。朱嘉铭表示,无可否认,两个人如果年龄差距太大,心理、生理上会有差别,这种差别短期内未必能发现,但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鸿沟,因此作为当事人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年轻一方。“有人喜欢天长地久的婚姻,但也有人只要喜欢就不论时间长短,这都是因人而异的。”在谈及女性喜欢嫁比自己年长的男性是否因为考虑到“利益”问题时,朱教授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喜欢钱,也没有必要找太老的,社会上也有很多中年成功人士啊!”朱教授最后强调,对于老夫少妻现象社会应给予更多的理解,而不是指责和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