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葆琛的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4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50

葆琛在朝为官,身为当时满人中的高层人士。

傅葆琛(13—1984),字毅生,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永安乡人,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俄勒冈大学、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获“乡村教育”博士学位。

傅葆琛先生于1924年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燕京大学、北平辅仁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高等院校执教,并和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合作,在河北定县领导和参加平民教育实践,推行“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

1924年10月傅葆琛出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乡村教育部主任,平教总会开始提倡乡村平民教育  。

1934年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在北平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试验区”,傅葆琛和王益滔教授任试验区主任,领导农经系师生协助农民组织信用合作社,举办农村合作人员培训班、农村子女半工半读*和农忙幼稚园等。

傅葆琛曾搜集有关农耕园艺方面的书报14种以及房契、婚书、历书、借据、请帖等多种乡村应用文件,检得单字3659个,从中选取1500字用来编纂《农民千字课》  。

抗日战争爆发后,傅葆琛回成都,执教四川大学。后在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开设“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课程,并担任乡村建设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等职 。

1939年,成都屡遭日机轰炸,傅葆琛举家迁回华阳永安乡傅家坝。这期间,他眼见家乡文化教育落后,贫寒子弟缺少受教育机会,决心在家乡兴办教育。经与地方人士相商,几经周折,于当年冬天终于在傅家坝办起私立乐育小学,并亲任校长,负责学校行政事务和参加教学工作。

不久又附设乐育幼稚园,深受乡人欢迎。1941年创办乐育中学,直至共和国前夕,共招收初高中22个班,男女学生共7人。傅葆琛在家乡办学校的事迹,引起成都教育界的瞩目,参观访问者纷至沓来 。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傅葆琛由成都华西大学调至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后调至成都体育学院教授运动心理学  。1955年傅葆琛退休,但仍热心于社会活动,连续五届担任任成都市西城区政协委员、西城区扫盲学校校长。

1963年至1965年间,傅葆琛以70高龄义务担任成都军区总医院的英语教员,贡献余热,孜孜不倦,深受社会好评。1983年12月,傅葆琛先生在成都青羊正街步行时,意外被自行车撞倒在地,造成右腿严重骨折,后因久病卧床,导致心肺功能衰竭,于1984年8月不幸逝世,享年91岁。

扩展资料

傅葆琛:《乡村民众教育概论》,大公报1930年。

《傅葆琛教育论著选》(陈侠、傅启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本书收有作者1924年至1947年撰写的48篇文章,其中有《乡村平民教育大意》、《我们对于民众学校的新主张》和《乡建运动总检讨》等。

在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中,历经长期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活动的积累,形成了以“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的乡村平民教育体系,使新文化运动以来兴起的平民教育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三大方式”其中,有鉴于学校式、家庭式教育范围是固定的,为了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施行“四大教育”,社会式教育被认定是非常重要的。

时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社会乡村部总干事的傅葆琛认为:“从今日我国乡村社会的情况观察,教育的设施,应当侧重社会式的方法,因为社会式的教育,在地点、时间、教材、组织各方面,都可随时因地制宜,因人设施,完全根据乡村的生活教育与需要,比学校式教育活动得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傅葆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51

风云1911虚构人物
葆琛在朝为官,身为当时满人中的高层人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51

风云1911葆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