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4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5:53

  “奴”这个字,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不太舒服,所以,骂一个人没有骨气,“奴性”这个词就有比较大的杀伤力。假如我们被钱财所控制不得摆脱,而你又想不客气地表明自己悲惨处境的话,“奴隶”同样也是一个有杀伤力的词。

  真的呢,虽然我们国家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但很多劳动人民却重新做了奴隶,比如说做了房子的奴隶、信用卡的奴隶,或者车子的奴隶,简单地讲就是“房奴”、“卡奴”和“车奴”——最近因为新闻媒体的报道,这三个词不但顺理成章地被人们所接受,而且有的使用频率还颇高。

  最早出现的是“卡奴”。所谓“卡奴”,主要指因信用卡过度透支消费,导致收入不抵支出而债台高筑,陷入“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关于“卡奴”的报道,首先见诸于的媒体:据报道,有900多万人拥有信用卡等银行卡,其中有70万左右的“卡奴”;并且随着“卡奴”队伍的壮大,还使得抢劫银行、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卡奴现象”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此,我们*又如何呢?——“卡奴”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没那么严重罢了。

  但是,*的银行这两年却常常成为社会批评的对象。最近引发争议的一件事是,五月八日那天,我们伟大的交通银行宣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对本行的银行卡进行“跨行查询收费”,费用一次三毛钱。从银行卡跨行取款收费,到如今的跨行查询收费,咱们的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速度不可谓不快。虽然区区三毛钱,但有人认为,银行此举,却让我们变成了“卡奴”——银行说收费就收费,岂不是好比主人想要奴隶干什么就干什么?

  “卡奴”们虽然每次都有些怨言,但也就这样了——奴隶摆脱主人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主人,可我们能离开银行卡么?对我个人来说,基本离不开,所以,为了那三毛钱,我的对策只能是不跨行查询。

  跟我这样的“卡奴”相比,“房奴”们的境遇就要悲惨得多了。所谓“房奴”,即指那些按揭买房、每月背负沉重房款负担的人——这个“奴”字,可真是写尽了供房者的无奈心态,至于这心态到底有哪些细节,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没有买过房——我穷得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呵呵。

  可是“房奴”们如何如何,却不是我说的,而是“房奴”们自己说的。五月上旬,深圳有个叫邹涛的人,通过媒体向公众喊出了“房子真贵,房奴真苦,房地产真危险”。这个叫邹涛的家伙,五·一期间在深圳发起了一场“不买房运动”,并发出号召: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再背负沉重的债务,请大家一起参与到“不买房行动”中来。

  其实所谓的“不买房”,并非对抗高房价的良药,但它却表达了民众对不合理高房价的不满。表达这一不满的,还是去年媒体广为报道的“合作建房”,即消费者合伙出资,自己买地皮造房子。可是“合作建房”后来没了声音,今年又冒出了一个“不买房运动”,可见高房价对我们的“奴役”,是何等变本加厉。

  想想看,一个人终其一生,竟然要为了一套房子所累,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教人绝望吗?

  2002年,有个叫李昌平的人,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13个字,概括出了中国的“三农问题”,而“房子真贵,房奴真苦,房地产真危险”,岂不是中国“房产问题”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这样,“房奴”这个词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开去。可是有的显贵,却对“房奴”现象不以为然,甚至冷嘲热讽。“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说。

  好一个“活该”——我倒真的希望,“房奴”们能万众一心,坚持不买房,然后等着房价崩盘的那一天说:房产商们真是活该啊。

  问题是,人的*还真是不好控制,“房奴”们不但做了房子的奴隶,往往还做了汽车的奴隶,谓之“车奴”。这年头,有房有车才算得上中产;这年头,开宝马的都不稀奇了——这年头,“三农问题”还没有解决,“三奴问题”又产生了。和“三奴”相对应的,还有房子、教育和医疗这“新三座大山”——“三奴”不过是个形象的有代表性的说法罢了,实际上又何止”三奴“、”四奴“呢。

  很好,问题就要堆积成山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5:54

好的*架构,好的人才机制,好的社会宝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5:54

 一、当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
  从当今中国社会分层的现状来看,其有三点很明显的特征:
  (一)社会分层不断细化 :
  从当今中国的十大阶层看到,以前经常提到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这些笼统的字眼不再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具体的分层。例如,占人口总数最多的“农民”,今天再提到“农民”这个词语时,就不再是代表一种职业和身份,我们需要明确其范畴,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是在外打工还是在乡村务农的农民;其次当今还有一部分农民具有双重身份,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农闲时间还会到当地厂矿单位打工,这些人还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工人的身份。在提到“工人”这样的概念时,我们往往要在其前面加上修饰词:国企、乡镇企业、外企、下岗、失业等,并且这其中的各类工人会分属为不同的社会阶层,甚至有很大的差别,而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是个无差别的统一体。除此之外,以前经常使用的“知识分子”这个名词如今也有了因是否在市场经济*中的差别。
  (二)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 :
  与此同时另外一种走向也在不断发展,就是这些细化的碎片在不断聚合。结果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以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目前社会上的强势群体基本就是社会中的经济精英、*精英和社会精英,集中在社会十大的阶层的第一、二层,并且这些精英还表现出结盟的态势。原本社会上资源和财富就集中社会强势群体中,当他们又处于结盟关系的时候,就会拥有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对社会产生影响,如今我们可以感受的影响就有以下三大方面:1、对公共*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早在90年代中期,就有房地产商赞助一些经济发展研讨会,依托它们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向*呼吁宽松的财政*。2、对社会公共*的影响。社会上的主流意识,和很多学者的意见往往都体现了此阶层的价值和主张。社会传媒也将注意点投在此阶层的价值取向上。这就使其影响社会*,形成话语。3、使弱势依附强势。社会资源和财富集中在社会少部分的强势群体手上,这就使得人口庞大的弱势群体很容易产生对强势群体的依赖心理。相较强势群体,当今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主要是贫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集中在十大阶层的第九层和第十层,虽然所占层级仅为两层但却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这部分人群首先在经济上处于弱势,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困窘、艰辛。然而其在*上的弱势,还往往使得这部分最需要反应需求的人们,无法表达他们的利益需求,以至于有时他们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反映自己的诉求。
  (三)社会分层的标准由“*——身份”型向“经济职业型转变。
  随着中国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也围绕这一中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当前的中国社会分层可以概述为: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差异日趋明显,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分层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身份户口为依据的社会分层*。
  二、当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社会原因 :
  中国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体看来我国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性社会转变。这一改变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总的说来就是现代化转型和经济*转轨。
  (一)现代化转型对中国分层结构的影响 :
  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分工不断加剧,推动着原有的职业结构不断转变: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弱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攀升。职业结构的改变就导致了我国当前社会分层不断细化,并出现新阶层的社会现状。
  (二)经济*转轨对中国分层结构的影响 :
  如果说现代化引发的社会分层变化是所有步入现代化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那么,经济*转轨则是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特殊问题。这一变化构成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状况的重要背景。经济*向市场化转轨指的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关系,是对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例如,国有企业大量裁员的举措让城市中诞生了一批新的社会群体——下岗职工;国家对所有制经济类型的放宽,使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各种企业的经理人员出现;同时,分配方式的改革催生了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诞生。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的市场化转轨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权利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所以就可能带来财富和权力的交易,这就是为什么当前中国*精英和经济精英出现结盟的趋势。经济*转轨改变了以往的利益分配格局,使我国社会分层出现了新的阶层,同时又因为它的整合作用,使分化的阶层碎片进行聚合,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