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贯彻落实教育目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3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12

(1)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的。在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2)教育目的的落实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促进功能,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重视教育目的的落实。教育目的的落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目的的落实要注意人才素质的几个方面:
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这样几个方面:
a.创造精神。即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面对庞杂的信息世界.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决策,具有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
b.实践能力。所谓实践能力,既有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也包括直接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以致用不仅是巩固知识学习的需要,更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参加适度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c.开放思维。即要改变单一的思维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具有高度的宽容精神、开放胸怀.敢于接纳新生事物,特别要具有在国际视野中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d.崇高理想。创造精神和开放的胸怀只有与崇高的未来理想相结合才具有方向性。未来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有创造精神和开放思想,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为国家、社会的美好前途奋斗的精神。
②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几方面的关系: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更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教育目标还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其规律来确立。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教育目的由一般到具体的实现过程。所以应当对不同学校的教育目标有正确的理解与界定。
b.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如从内容结构上说,可以理解为应当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全面教育;如从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来说,是指应求得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育对象素质的全面发展又需要实现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所以正确处理诸育关系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至关重要。
在诸育关系的认识上,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诸育均有相对的性。应当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或领域的特点实施合乎规律的教育,有重点地完成整体教育目标,同时使德、智、体、美诸育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二是现实或真正的教育应是一体的。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所分工,但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兼有完成德、智、体、美诸育的任务,都应是德育兼智育、体育和美育工作者。只有这样,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
c.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一个具体要求。全面发展的一个维度是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是以个人合乎本性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或平面的发展,不同个体所处环境不同,具有的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也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所以,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
d.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在义务教育阶段,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使有特殊个性和才干的受教育者更有可能适应未来不同社会工作的需要;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各学段的教育则都直接具有职业定向的性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终究要在一定社会中生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就必须为不同的社会岗位培养人才。如果不管不同教育的性质和实际。一味片面强调划一的全面发展,反而会葬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中小学阶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激励中小学生努力学习,为自己的职业理想的实现和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途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