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摘要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项具体活动中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从大的方面分为“德”与“才”两个方面。“德”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根基,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完成,逐步完善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是职业技能,包含职业知识、语言、思维、技术等方面,是支撑一个人的表象内容,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获得。如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会计学习和培训,一般在一定的年限内,都可以考取相应的证书,从事相应的工作。 对企事业单位来说,职业素养越高越好,从河源近几年的中职生招聘单位反馈来看,企事业单位对新入职的要求是:对企业忠诚,有归属感,综合素质好,友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专业技术的,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协作能力,认同企业文化,带*去工作。 学校则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下素养的中职生:(1)以德为本,诚实守信;(2)集体观念强,会合作;()善于创新;(4)终身学习,会自我管理,能塑造自我;(5)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6)较强的文化功底和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7)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中职生关于金融与金融数学素养调查现状 1、中职学校在校生金融与金融数学素养的调查结果 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以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大学生金融理财调查问卷》改编,适用于中职生的《中职生金融与金融数学素养调查问卷》,共5项分六个维度,对17级、18级发放共500份问卷,排除2份无效问卷,有效的是468份。调查结果显示,对理财知识方面,基本上都是缺失的,对金融的许多概念也是不清楚的,对于金融背后的数学原理更是茫然无知的,即便给出数学公式,计算方法,仍然有82.%的同学表示这些公式不可理解。当然,和专业有关,财会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调查的结果相对比较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8金融角度对劳动素养的关系与内涵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项具体活动中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从大的方面分为“德”与“才”两个方面。“德”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根基,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完成,逐步完善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是职业技能,包含职业知识、语言、思维、技术等方面,是支撑一个人的表象内容,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获得。如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会计学习和培训,一般在一定的年限内,都可以考取相应的证书,从事相应的工作。 对企事业单位来说,职业素养越高越好,从河源近几年的中职生招聘单位反馈来看,企事业单位对新入职的要求是:对企业忠诚,有归属感,综合素质好,友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专业技术的,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协作能力,认同企业文化,带*去工作。 学校则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下素养的中职生:(1)以德为本,诚实守信;(2)集体观念强,会合作;()善于创新;(4)终身学习,会自我管理,能塑造自我;(5)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6)较强的文化功底和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7)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中职生关于金融与金融数学素养调查现状 1、中职学校在校生金融与金融数学素养的调查结果 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以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大学生金融理财调查问卷》改编,适用于中职生的《中职生金融与金融数学素养调查问卷》,共5项分六个维度,对17级、18级发放共500份问卷,排除2份无效问卷,有效的是468份。调查结果显示,对理财知识方面,基本上都是缺失的,对金融的许多概念也是不清楚的,对于金融背后的数学原理更是茫然无知的,即便给出数学公式,计算方法,仍然有82.%的同学表示这些公式不可理解。当然,和专业有关,财会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调查的结果相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