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是多高?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8个回答

热心网友

展开3全部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又称为“市尺”,是流行于民间的长度计量单位。

在古代,每个朝代度量长度不一样,因此1尺所代表的长度也不相同。

古代单位长度(以明代为例)与现代换算1尺约为31.10cm。

现代单位长度1尺约为33.33cm。

根据换算数据可得

古代(以明代为例)7尺约等于217.7cm,7x31.1=217.7cm

现代7尺约等于233.31cm,7x33.33=233.31cm

扩展资料:

我国各朝代度量长度

商朝,一尺约16.95cm;

周朝,一尺约19.91cm ;

秦朝,一尺约23.1cm ;

汉朝,一尺约21.35;

南朝,一尺约25.8cm ;

隋朝,一尺约29.6cm ;

唐朝,一尺约30.7cm ;

宋元朝,一尺约27.68cm ;

明清朝,一尺约31.1cm。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市制

百度百科—尺

热心网友

七尺相当于现在的160-170厘米左右。不同时代的“尺”是不一样的,得看哪个朝代的“尺”。一般讲的“尺”,是秦汉时代的尺,约为现在的七寸,即23厘米左右。古代有七尺男儿的说法,其实七尺男儿放在今天来说,是不高的,古代人比现代人长得要矮。

1、一尺等于23厘米。

2、所以七尺也就大概:7尺=167厘米(cm)。

古代的一尺相当与现在的7、8寸的样子,7尺就是现在的165-175厘米左右。

拓展资料

七尺男儿的说法始于西周时期。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1.8米还多。

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尺

热心网友

1、一尺等于1/3米,也就是等于100/3厘米,即33.3厘米,其中最后一个3无限循环。

2、所以七尺也就大概:7尺 = 233.3333333厘米(cm)。

拓展资料:

七尺:

1、古代指二十岁。

《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清·田兰芳《哀袁信菴(袁可立孙)》:“七尺桐棺停啸史,一杯黄土瘗昂之。”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不同时代的“尺”是不一样的。得看哪个朝代的“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一般讲的“七尺男儿”中的“尺”,是秦汉时代的尺,约为现在的七寸,即23CM左右。七尺就是160cm左右。

扩展资料

拼 音 chǐ   chě

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

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丁字~。

3.像尺的东西:计算~。

4.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笔画

组词

米尺 卷尺 戒尺 尺牍 英尺 表尺 尺码

尺有所短 [ chǐ yǒu suǒ ǎn ] 

【解释】: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出自】:南朝·梁锤嵘《诗品》卷下:“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

【示例】:比喻又自然存在它的‘~’之处,任何比喻都仅仅是对比之中的一点罢了。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事物都有短处

得寸进尺 [ dé cùn jìn chǐ ] 

【解释】: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自】:《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示例】:法国~,五年以后吞并了整个南圻,而心犹未足,还打算攘夺北圻,仅留下中圻给越南。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热心网友

现今1尺=0.333米,7尺=2.331米;古代时常说的七尺男儿,大约是现在的165-175厘米左右。

拓展资料

各个时代一尺的长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尺》

热心网友

不同时代的“尺”是不一样的。得看哪个朝代的“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一般讲的“七尺男儿”中的“尺”,是秦汉时代的尺,约为现在的七寸,即23CM左右。七尺就是160cm左右。古人平均身高比今人要低。

热心网友

7尺大约相当于1.67米

热心网友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