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的方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5:4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36

两广地区用语,意思是在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时候,去祭扫祖先的坟墓,是一种祭祀先人的纪念活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旧时,不拘*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清明拜山并未如同想象中一样简单,必须按照习俗遵循一定的祭祀顺序。首先,就是要将墓园打扫干净。接着,可以将携带的酒食果品等物品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这是为了告知他人,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再叩头行礼祭拜。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依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 在传统民俗中,拜山并非全都是寄托哀思,也可以家人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踏青就是清明的一项重要活动。倘若周围有柳树,小朋友可以把柳条编成圈状,戴在头上,因为古语有云“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不过,玩乐之余,要小心不要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污言秽语,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 拜山要在3点前结束 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就具体时辰而言,古代清明拜山都在寅时,就是凌晨5-7点。现在这个要求有点苛刻,但不管如何,祭祀活动都要在下午3点前结束,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晦气。 拜山都要买些鲜花祭祀祖先,菊花比较合适。因为中国古代把菊花当做寄托之花,有思念的意义,其中白色菊花最适合,也可以搭配一些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衣着方面切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佩戴红色的配饰,但本命年者除外。 孕妇不宜拜山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清明拜山的。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以及来例假的女性都要避开,还有一些时运较低的人也尽量避开清明当天扫墓。所以建议所有人拜山当天,在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不宜拜山。此外,也有不少人由于各种原因陪同朋友去祭扫。建议最好不要,因为各自的气场是不一样的。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那么这需要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则会犯了禁忌。从风水来看,有人会担心拜山是否会将阴气带回家。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只要你怀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对四周的亡者也予以尊重,同时佩戴一些佛像、护身符,应该问题不大。必要时,可以在拜祭完进入家门之前,进行跨火盆仪式。 拜山前,隔天就到酒楼订购烧乳猪一只,备好水果、茶、酒、米饭、糖果、“鸡屎藤粄”、艾粄糕点、饼干、香烛、炮仗、金银纸钱等祭品。第二天一大早,全家或兄弟几家数十人,带上锄头、铁铲到坟山为先人坟墓除草、培土,在先人墓碑前,摆上祭品,敬上茶酒,以年长者开始顺至子孙,每人点燃三炷香,虔诚地向先人跪拜,口中诉说:“我们来看你了,带来你喜欢吃的用的穿的,希望祖先保佑子子孙孙平安大吉,事业有成。”然后,烧纸,续茶,续酒,燃放炮仗。 过去传统拜山祭毕,因为交通不便,只好在山上解决午饭。就地在山头挖坑垒灶,拾柴做饭,土称“吃山头”。如今交通便利,很快回到家里吃饭。回家时,留下其他祭品,只带回烧乳猪、苹果回去,把拜过山的烧乳猪和苹果分给兄弟各家吃,沿袭过去“分太公猪肉”的风俗;据说拜过山的烧乳猪,吃后会得到祖先庇佑,事事顺利,平安无事。路上每人还吃上一两颗拜过山的糖仔,回味亲人生前给后人的关爱,珍惜如今本族本房“枝繁叶旺”的幸福生活。 人民拜山很重视,港澳台同胞、海外的侨胞和亲属都赶回来拜祭。墓上有无新土判断墓主有无子孙的存在。乡间有“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谚语,老百姓口头禅也说:“有添丁,好拜山。”意思是说生个儿子,老(死)了好有后人拜山。于是,民间一直自发形成一种习俗压力。人们通过扫墓祭祖,在感念先人的恩惠同时,又深感后代繁衍兴旺。据说祖先在坟墓里安住,关系到子孙的繁荣,子孙的兴旺又能保证祖先的安宁与香火的延续。因此,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 烧鹅、烧猪、烧肉,一向被称为清明拜山三宝。江湖传闻,这三者要好吃,必定要按照传统方法来烧制,更时常听到行家说,某地的烧味是传统缸烧,然后大家齐齐静默一秒大吞口水发思古之幽情。难得2009年清明有3天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等于多了个小长假,而拜山更可以变成郊游。既然如此,不如来一趟元祖版三宝觅食之旅啦! 猪、鹅 清明拜山为何指定猪和鹅做主角?挑选烧猪作为祭品,有“铜皮赤壮”的寓意,希望祖先保佑子孙健康、家庭和睦。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抬着整只烧猪去拜山,普通人家只会买上一两斤。选烧鹅则因为鹅有髻,取后继有人之意。 乳猪 指刚出生两周到两个月的小猪,重量为2斤到10斤,特别肉少、皮薄、脂肪多而不油腻,肉味不浓,肉滑质软。 中猪 两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的猪,重量在20斤到45斤左右。肉较多,肉质变得较粗,不同部位开始出现不同味道及质感。但因为养多一两周就会变大猪,所以猪农甚少出售。也有人觉得用它们来拜山够体面,不过得提前预订。 大猪 三个月以上的猪,重量在45斤以上。脂肪多、肉厚,每个部位有不同质感和味道。以腩位最金贵,价格最高。

求采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