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意思为“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
此句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是南宋词人姜夔的,原文为“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翻译“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此词的特点:情词的传统风格偏于柔婉软媚,这首词却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所谓“意愈切而词愈微”,“感慨全在虚处”
热心网友
这是姜虁的词,叫《鹧鸪天》
重要的人分别之后,往往相思入梦
但分别久了,多了,终将逐渐淡化
当一次次的离别带给人的只是习惯,然后以致于麻木
再也找不回当初对于离别的,那种干净得几近于透明的不舍……
参考资料:这篇文字也与此有关,您可以看看http://hi.baidu.com/yalin_521/blog/item/1fc02f230ced095b93580707.html
热心网友
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这里借指画中人、意中人。
梦中不一定能再见到意中人。人间阴阳久别后,也无所谓悲了(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412310.html